如何阅读一本书(七)——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0 11: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52
【本章重点】
1.论说性作品基本上分为实用性与理论性,前者是有关行动的问题,后者只和要传递的知识有关。此外,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为该书可能给你很多建议,却不能替你解决实际问题,但理论性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每个行动都有其特殊的场景,因此你没法照一般的反应来行动,要立即采取行动的特殊判断力,具体来说读者一定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才能知道如何将规则应用运用在实际的特殊状况中。
2.实用性的书里不仅包含了一些一般通用规则,同时也会说明规则下的原理。实用性的书大抵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篇在说明规则,另一类是在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许多伟大的经济、*、道德巨著就属于这一类。要通过理论性的原则去归纳出色的行事规则。诉诸原理的论述相对举例来说没有说服力,但却能将规则的理由说明得清楚一些。
在阅读探究规则背后的原理的实用性书时,与阅读纯理论书仍有不同。要读出实用原理的言外之意(即虽然没有明说,但却可以由原理衍生出来的规则),并要进一步寻找这些规则要如何实际应用。
3.判断实用性书中的行为准则是否是真理,标准有二:一是真的有效;二是能带引你到正确的结果,达到期望。
而就此也就引出了理论性书籍和实用性书籍的又一点不同:在评断一本理论性的书时,读者必须观察他自己与作者之间的原理与假设的一致性或差异性。在评断一本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你应当与与结果达成共识,而非方法,否则方法再真实有用,如果目的是我们不关心或不期望的结果,我们也不会有半点兴趣的。
4.在阅读实用性书籍时时刻记得问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如果真正读懂了一本实用的书,读者应当知道这本书的基本共识、主旨、论述,并能觉察出作者的雄辩。读者会觉察到某一段话是“情绪用字”。他知道自己是被说服的对象,他有办法处理这些诉求的重点。但是,一个读者如果完全不接受所有内容的诉求,那就不必阅读实用性的书了。
5.读实用性书籍的四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
一定要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要知道他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他想要做些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应当继续作出这本书的大纲架构。
第二,要能够找出作者的共识、主旨与论述。
这本是第二阶段的最后阅读的工作,当时这一规则要求你说出哪些是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但在阅读实用性书籍的时候,这个规则就变为你要发现并了解作者所建议的、达到他目标的方法。简言之,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并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第三,内容真实吗?
理论性的书可以让读者与个人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真实,但实用性的书更多是看你能不能接受作者的宗旨—他最终的目标,加上他建议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这要看你认为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什么才是最好的追求方法而定。
第四,这本书与我何干?
在阅读一本理论性的书后如果你对那个主题的观点有改变,那你对一般事物的看法也就多少会有些调整。但赞同一本实用性的书,却确实需要你照着作者希望你做的方式采取行动。否则就说明你并不是真的认同作者观点。
但要注意,某些作者提出的结论是非常通用的,但有些作者提出的结论只有少数人能使用(比如作者在书中提出教做巧克力慕斯的文章对一个虽然赞同但没做过慕斯的人并不完全适用)。这时候读者要去区分自己是否属于那少数人所在的阶层,如果不属于,他就没有义务按照作者建议采取行动。
【个人感悟】
1.作者提到了场景的特殊性来论证我们不能照搬规则,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一部分哲学的层面。很多人对此的态度却又趋于两个极端,一类认为我们不能按理论来,必须根据实际出发;另一类认为还是要重视理论。显然,这两类观点都是错的。
如果不吸取前人的理论成果,那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而已,没办法也没能力探索未知的世界;但如果一味重视理论,纸上谈兵的典故恐怕又将重现,关键在于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微妙平衡。
我的理解是先按照实际来,做一段无头苍蝇时间后,再去学习相关理论,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应当学习什么理论,并且能迅速判断出一种理论对自己是否有用,能极大地节省时间,然后再投入实际,将自己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作者提出读者应当察觉到实用性书籍中哪一段是作者的雄辩,对此我也高度认同。事实上在阅读实用性书籍的时候,作者就像一个推销员一样在试图把他的方法和观点推销给我们,为了成功地推销,书中多多少少会夹带一些话术来撩拨读者的情绪。这无可厚非,甚至我认为如果读者不能敏锐地察觉到哪些话是作者刻意说出来为了加强与读者之间共情从而说服读者的话,那这个读者必然不会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也就更谈不上独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