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0 09: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4:56
我一共发了两个 这是第一个 、判断句 古汉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等判断词表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者,……也”。
例:李将军广者者,陇西成纪人也。(5)“……,……者也”。
例: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6)“……,……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7)“……也”。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无标志词语。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二、省略句 (1)省略主语: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此)忠之属也。
(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
便要(渔人)还家。(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
急湍甚(于)箭。(5)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辩斗 三、倒装句1.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吾谁与归?3.定语后置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战于长勺 告之于帝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字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管夷吾举于士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五、固定格式 (1)“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3)“得无……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第二个 一、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者”(表停顿)“也”(表判断)表示。
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者,……也”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者,……” 例如:粟者,民之所种。(3)“……,……也” 例如: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5)“……者也” 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用动词“为”表示。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3、用副词“乃”“则”“即”“皆”“非”等表示。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4、用判断词“是”表示。此种表示形式出现较晚。
例如: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二、被动句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如下几种表示方式。1、用“于”表示:“……于……”。
例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为”表示:“为……”“为……所……”“为所……”。
如:例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巡船所物色。
若属皆且为所虏。3、用“见”(受)表示:“见……”“见……于……”“受……于……” 例如: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4、用“被”表示:“被……”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无被动标志,意念上的被动。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余羁縻不得还。三、省略句1、省略主语。
有四种情况。(1) 承前省。
(2) 蒙后省。(3) 自称时省。
(4) 对话中省。2、省略谓语动词。
3、省略宾语。(1) 省略动词的宾语。
(2) 省略介词的宾语。4、省略介词。
省略介词“于”或“以”。四、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四种:1、宾语前置。
有六种情况。(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3) 用“之”“是”将宾语前置。
(4) 为强调宾语而无条件前置。(5) 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6) 代词“自”作宾语,常常前置。2、定语后置。
有以下三种情况。(1) 用“之……者”或“者”表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2) 用“之”把形容词定语后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3) 数量词作定语常常后置。
例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3、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4、介宾短语后置。
(1)“于”(乎)宾短语常常后置。例如: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以”宾短语也有时后置。
例如:皆不可拘以时。
内容过多,只能复制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
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兵势”是“被兵势所*”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
(《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4: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 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 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 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穿讥扁客壮九憋循铂末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 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
文言文判断句例说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第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第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五、“。。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第六、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第八、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第九、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