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1: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1 11:25
(博主注: 本段是智通比丘 请教三身四智所得机缘。六祖开示主要有二:一是唯实八识均可转为智慧。哲学家冯契说的“转识成智”其实就来源于佛学。二是四智成三身,三身在自性,,所以一切法都需内求,不可舍本求末,心外求玄。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34),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35)。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36),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37)。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38)。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39)。』」
(34)三身四智者,乃觉性功用得名也。所言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也。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
(35)顿悟入道要门论:「问曰: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
(36)三身从一自性而生,非三身中各有一自性也。
(37)问曰: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几个识共成一智,几个识独成一智。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意识独成妙观察智,第七心识独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识独成大圆镜智。
(38)指不必不闻不见,屏绝外缘,已能直入佛地。
(39)如四处奔驰求道者,虽夸口谈佛,却不明自心实相,无有利益。
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人。最初阅读《楞伽经》多达一千多遍,却不能领会三身和四智的意义,于是就来参礼六祖,恳求解说经中要义。
六祖说:“所谓三身:清净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报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是你的修行实践。如果离开本性,另外说有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无智;如果悟三身本无自性,这就叫作四智正觉。听我说偈:自性本来具有三身,由三身发明成四智。不必摒绝见闻外缘,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现在为你说的法,你要深信永无迷惑。莫学他人向外驰求,整天口中徒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40)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41),平等性智心无病(42),妙观察智见非功(43),成所作智同圆镜(44)。五八六七果因转(45),但用名言无实性(46);若于转处不留情(47),繁兴永处那伽定(48)。」
(40)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会,未有不明四智者,故曰何更问耶。
(41)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42)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无有爱憎,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
(43)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
(44)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注)佛果之四智,全称四智心品,为唯识宗所立,即将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四种无漏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45)五者乃指八识中之前五识也。如眼之能见色、耳之能闻声、鼻之能辨臭、 舌之能别味、身之能知冷热、对于色声香味触之五尘,有能起五识之性也。八者指八识中之第八识也,又名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凡为世间万物之本之种子皆收藏于此识之中也。前五识、及第八识皆属于果。六者指八识中之第六识也,因前五识之感觉而起分别判断之作用,故名曰意识。七者指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曰末那识。因六识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故又谓之我见识。第六识、及第七识皆属于因。
(46)此言转八识成四智,在文字上则谓之转,在实性(真如)上则无所谓转也。迷则为识,悟则为智,在实性本无改变也。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47)心迷则为识,心悟则为智。一悟悟至极处,不再退转,即所谓不留情也。
(48)虽复繁兴鼓跃,未始动于心源。
智通又再启请说:“是否能请求大师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领会自性三身的意义,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义,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谈说四智,这就叫作有智无身;即使有智,也等于无智。”
六祖又再说偈:“大圆镜智是本性清净体,平等性智的心体无所滞碍,妙观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成所作智如同大圆镜。虽然五八两识果上转,六七两识因中转,但只转其名而非转其实性体。如果在悟道转识时,不留余情,尽管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处于定中。”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1875年—1961年),分析心理学的始创者。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而佛教唯识宗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这三个层次构成的。如果将这三种心理结构学说加以比较,就会发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完全参照了佛教唯识宗。因为,荣格专程赴*学习过藏传佛教的唯识体系。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可以理解为唯识宗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也就是禅宗的自性。禅宗所说的自性,是建立在无相寂灭的第一义谛来说的,就是佛性。它具有本来具足、清净、不生灭、不动摇、能生万法的特点,圣人悟之而成道,凡夫迷之则流转生死。荣格也强调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同的遗传物,因此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是相同的,所不同者在于每个人对其开发的程度。
荣格的“个人无意识”,也就是唯识论之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恒常在审察,在思量,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所有的烦恼都是这末那识的执著而生起的。在禅宗中称为“坚固妄想”。《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荣格的“意识”,佛教也称作意识,为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类似于职业经理人,迷时受七识末那识的制约,与“眼、耳、鼻、舌、身”五个部门相互服务。佛教的修行就是通过调整调动意识的主导作用,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证,摆脱末那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现“大圆镜智”。
六祖为智通讲“转八识为四智”时,说道:“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末那识位于阿赖耶识与意识之间。在本质上,它是人的*,表现在人的动机、要求、情绪、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它以阿赖耶识为存在的根据,又以其为占有的对象,即想把阿赖耶识的一切都执著为自我的内容和自我个体。同时,它又要对意识(第六识)加以控制,使意识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完全由它所驱使。由于意识是人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窗口,末那识则在两个方面对意识加以控制:一方面控制意识区别我和非我,把意识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排除在我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又控制意识尽量对外部世界加以占有,使之成为“我的世界”。这种不断地把外在的变成内在的,又把内在的变成外在的过程,就是末那识的运动过程。
正因为末那识是人的欲念,是自我的代表,所以在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佛教所说的人生的“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以及人的贪、瞋、痴、慢、疑等弱点,均来自末那识。所以,佛教唯识论称末那识为“染污识”,是“我执”和“法执”的代表。佛教的修行,就是要彻底根除末那识的染污,破除我执和法执,使人进入无我的清净状态,让如来藏之光明直接去照彻意识。当意识冲破末那识的遮拦,被佛性全部照亮的时候,就是佛的“三身四智”的实现。这时的人就可以超越三界,了脱生死,进入常、乐、我、净的常寂光净土了。
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护众生的“同体”,是真实证量的体现。如左手帮助右手般理所如是,法尔自然,其动力来源绝不是如众生为大众服务所依靠的“道德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在修证后可以上升为“佛佛道同,众生平等,诸佛一体,法性一如”。如《金刚经》中的第十八分《一体同观分》所讲: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无论在凡、在贤、在圣,与凡夫、诸天、小乘之人、菩萨、诸佛一体无别,与众生平等;如来能用智慧知见三界众生各种妄心,照了诸法实相,彻观真理。
我们的思想中具有佛性(第八识),习性(第七识)和理性(第六识)。我们的佛性智慧完全相同,理性思维也差不多,但习性却相差甚远。习性作为潜意识在内心深处对我们的理性思维影响巨大,崇高或堕落,快乐或烦恼都由它所造成。不过,我们不能用善恶、对错来评判习性。因为,它只是个被我们生生世世以来宠坏了的“调皮小孩”。我们须时时返观内照,只要觉察烦恼心和分别念一启动,就当知道是习性这个小孩又要调皮了,立刻跟它说:“乖,听话,不要闹!我们发了菩提心,是要成佛的。”于是,它就乖乖安下来。我们就可以用佛性智慧和理性思维应对生命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了。
“调皮小孩”就是第七识末那识,修行的过程就是转化“调皮小孩”的过程。“调皮小孩”乖一层,修行就上一层。它转为平等性智,八识也就转为四智,就是转凡成圣。
正因为“调皮小孩”末那识使人产生欲念和自我,所以在自我欲念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它就打滚哭闹不止,就会产生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佛教所说的人生的“八苦”,以及人产生烦恼等弱点,均来自末那识的调皮。所以,唯识学称末那识为“染污识”,是“我执”和“法执”的代表。
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转变“调皮小孩”末那识的染污,使之转为“平等性智”,进入无分别执著的清净状态: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意识的理性调伏末那识的分别染污,让阿赖耶识本具的光明无碍显现,就是佛的“大圆镜智”的实现,第六识自然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这时,我们就可以超越三界,了生脱死,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了。
有三首偈语也可以让大家认识八个心识:
“五识眼耳鼻舌身,心识能合又能分,末那传达作使者,赖耶如山似海深。”
“赖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锋,心居中枢总指挥,五识活动如追风。”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诸事各持分,五个出外作买卖,心识居家独自尊。眼观耳闻鼻作探,舌味身触心难安,末那执我作传达,赖耶罪福怎能堪。”
(博主注:这三首偈语,非常形象生动。关于八识义理,可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49);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51)。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52);妙旨(53)因师晓,终亡染污名(54)。」
(49)昔以为得菩提后方可得四智,今乃知四智本于自心,心悟则转八识成四智。
(50)三身以四智为体,四智以三身为用,体用合一,故曰无碍。
(51)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52)本具身智何劳修治,凡有修治皆是妄动,若执守三身四智亦不是。
(53)三身四智之旨也。
(54)终亡假名之染污。
智通闻偈后立即领悟了本性四智,于是呈偈说道:三身原来是我的体性,四智原本是明彻的心。三身四智圆融无障碍,应物随缘任意而现形。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动,守住也不是最好办法。身智妙旨因师得晓悟,从此尽无染污诸假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