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1 13:0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52
第一次指的是明英宗的正宫皇后睿皇后是否可以附葬并且排位入祖庙,结果皇帝主张的另选地点没有通过,群臣的附葬建议成功。而第二次指的是明孝宗弟弟朱佑杬的儿子朱厚熜为其生父生母争取正统地位的礼仪之争。这次却是皇帝胜过了群臣,甚至引起了“左顺门”惨案。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52
明武宗过世后,朱厚熜(明世宗)被选为皇位继承人,在他入紫禁城时因为尚未登基被安排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明代规定从东安门进宫是皇太子进宫的道路,但朱厚熜认为自己是皇帝,他坚持要走大明门,入奉天殿(皇帝入宫的道路)。群臣不答应,认为与礼法不合,朱厚熜便坚持如不让他走大明门,他便不进宫做皇帝了。群臣无法便向张太后(孝宗张皇后)请示该怎么做,张太后思考后认为应以大局为重,尽快让国家有位君主,便答应了朱厚熜,最后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即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52
你是说关于嘉靖皇帝是否应认弘治皇帝为“父皇”的那次吧?事情是这样的。公元1521年,又是大明正德16年。皇帝十余载的正德皇帝走到了生命尽头。然而31岁的他并无子嗣,经过首辅杨廷和的挑选和皇帝批准,由其堂弟远在湖北安陆州的藩王朱厚璁(火字旁)即位。一个月后,这位亲王来到京城,成了明代第十一位皇帝,即明世宗,年号嘉靖。然而这位十五岁的皇帝即位不久就遇到了称呼上的麻烦。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上书让嘉靖认正德皇帝之父弘治(朱佑樘)为生父,认自己亲父(朱佑木元)为叔父的提案。这种无理的议案自然遭到嘉靖的反对。而为绕着这次认父风波,也暴发了明代著名“大礼议”事件。嘉靖为此梃杖了很多大臣,然而依旧无法消除大臣的执迷。于此同时,当时并不起眼的小官张聪上书力陈观点,引经据点的认为嘉靖不必认弘治为生父。最终让皇帝在这次大礼议中获胜。我想这就是你想要的。手机凭印象打出来的,累啊!望采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