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组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1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3:32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转变理念,尝试和运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整体效率。浅谈了对于运用“学案导学”、班内分层教学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信息技术课有别于其他课堂,有着自己独特的课堂魅力。通过计算机可以制作出各种各类的作品,有声有色的Flash动画,让人惊讶的VB编程,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制作等。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是时代赋予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在实践教学中又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通过教师制订学案指导学生参与学习
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出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案。以学案为载体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此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进行相应的辅导和点拨,整个教学流程都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种以学案进行导学的方式将课堂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学案的制订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在哪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参考的资料有哪些,本课学完后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等。如,在《创建网站制作首页》一课中我制订的学习目标是:建立站点,设计制作一个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专题网站首页。重点是学会创建一个站点,明确站点创建的目的和意义;难点是在首页设计制作工程中的一些素材的导入技巧。可以借鉴的素材在教学光盘第3章课例素材中可以找到,要学会用DW制作一个网站首页。然后学案中需要以设问的方式体现课堂的递进和层次关系。比如,在讲到《动画基础知识》这课中,我设计的问题分别是观察动画,思考动画形成的原理是什么?每秒至少播放多少幅静止的图片才能形成动作连续的动画?动画是如何分类的?如何获取计算机动画?通过这种问题的设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同时也条理清晰地展示了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
2.课堂上如何用学案进行教学,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查找和实践操作。(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针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以组内合作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将小组解决不了的或者是还存在质疑的环节,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集中解答和释疑。(4)课堂练习内容,我一般都不以纸质稿的形式提前呈现在学案上,而是根据小组反馈的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多的环节,当堂出示练习题。
二、班内小组合作教学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对这门课的兴趣程度各有不同,在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接受能力也各有差异,如何促进整体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班级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1.在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对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是要了解学生对这门课是否感兴趣和对哪些制作技巧感兴趣。我会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在软件运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了,你会如何对待?A.迎难而上;B.看难易度而定;C.直接放弃;你喜欢学习哪方面软件的制作?A.小报编辑;B.Flash动画制作;C.VB编程;D.都不感兴趣。结合上述问卷调查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有学习的积极性,勇于探索;B层:有一定的兴趣,但缺乏自信;C层:毫无兴趣可言,教师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对于A层的学生要布置拓展类的操作题,对于B层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对于C层的学生要进行情感上的多交流,多沟通,学生认可你这个老师了,也一般都会认可这个课堂。
2.以自由组队的方式进行小组分组。之所以考虑以自由组队的方式进行,为的就是能让学生间更融洽,更有默契。首先让自愿担任组长的学生站起来,作为“主机”。然后将班级的其余学生分别赋予“鼠标”“键盘”“显示器”“音箱”的角色。让这些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哪台“主机”的行列。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进行小组划分。
3.要明确组内成员的职责。起初我在课堂开展小组化学习之初,忽略了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部,所有的事情都由组长一人完成。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也让小组合成变成了形式主义了。后来我明确了,每个组内都要配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纪律员。组长负责组织开展问题的讨论,记录员负责记载小组成员的意见,发言人负责在本组意见一致时阐述本组见解,纪律员负责维持小组纪律,协调讨论和交流的进行。
4.各组员的角色要定期更换,职责定期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关注后进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5.强调“合作”并不是意味着不需要独立思考。教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给予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1.陶冶式教学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并结合多媒体演示,为学生描绘和展现出一个个场景,引发学生学习的*和热情。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这节课中,关于什么是信息的这个问题,我首先描述了“秋天来了,树叶发黄了。”并用课件呈现了出来,问道,大家马上想到什么呢?秋天“红灯亮起来了,你想到了什么呢?”并呈现出红灯亮起,路人在旁等候的照片。以合适的语言和课件的方式往往能更形象、直观地切入课堂的主题,也方便学生对于问题的把握和思考。
2.探究式教学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是课堂上布置一个实践操作任务,然后以这个操作任务为点,从而在组内以线和班级以面的方式进行全面铺开。教学实例:在Flash动画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动画补间和形状补间动画制作过程中素材的选用。我提供给大家两组素材(一组是矢量图、一组是位图),来分别完成两组动画效果。结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用位图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时候,图层变为虚线。在用矢量图制作补间动画的时候也出现了虚线。然后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进行思考,每位组员积极参与,要找到问题的原因,这就是组内以线的方式进行。如果组内没有得出结论,那就需要在全班进行探讨,这个就是全班以面的方式进行。最后总结出答案,即形状补间动画首尾帧要用矢量图,动画补间制作要用位图素材。
3.激励式教学尤其是在讲到一些枯燥冗长的概念性内容时,学生的表现往往会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如果此时教师还是一味地继续授课,那么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进行激励和鼓舞,开展小组竞赛制。比如,在《TCP/IP协议和IP地址》这节中,如果只是按照教学目标讲网络终端的通信和终端间的识别方式,肯定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换了种方式,在课前我就和学生说好,本节课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快速抢答,抢答成功的学生将会为小组加上分数。排名前3的小组组员最终会获得一份神秘的大奖。一听说又是有大奖又是抢答的,学生一个个兴致可高了,在我上课的时候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的,回答问题的时候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如何合理有效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是需要每个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相信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思考,必将能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