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3 1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26
wēn zhōng sǎn
温中散
陈曲(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麦芽(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炮)1分。
脾虚不能饮食,时发虚肿,胸胁胀满,夜睡不稳;及伤寒瘴疟后发浮肿。
每服2钱匕,空心盐汤点服,如睡不稳,疲倦,临卧再服。
上为散。
温中散
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干姜(炮裂,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为粗散。
温中散
厚朴、广皮、半夏、甘草、炮姜。
外感寒邪闭结,口噤不语。
温中散
人参1两半,厚朴(制)1两半,白术(炒)1两半,干姜1两半,白芍(酒炒)1两半,木香1两半,炙草6钱。
腹痛吐泻,脉细紧涩者。
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上为散。
产后脾土有亏,寒气袭入,气滞于中,故腹痛不止,吐泻不已。白术崇土以健脾气之虚,厚朴散满以化寒邪之滞,干姜温中散寒,白芍敛阴和脾,炙草缓中益胃,木香调气醒脾,人参扶元气以助气化。诸药合用,使脾土健运,寒邪自散,则腹痛吐泻自止。
温中散
白术、人参、白茯苓、甘草(炙)、陈皮、青皮、枣子、生姜。
肚腹疼痛。
温中散
白术1两,干姜1两,甘草6钱,人参7钱,茯苓8钱。
感寒腹痛,吐泻。
每服2钱,白汤调下。
上为末。
温中散
白芍药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气痢。腹内疼痛,不欲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枣2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上为散。
温中散
陈橘皮(去白,焙)1两半,干姜(炮)半两,白术1两,麦门冬(去心,炒)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诃黎勒(炮,去核)半两。
产后胃冷呕逆。
每服2钱匕,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上为散。
温中散
人参1两(去芦头),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干姜1分(炮裂锉),白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半两。
小儿霍乱,吐泻不止,小腹痛,面色青黄,四肢冷。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上为粗散。
温中散
人参随宜,白术1钱5分(土炒),当归2钱,厚朴8分(姜制),干姜4分,茯苓1钱,草豆蔻6分。
产后寒滞,块痛已除,霍乱吐泻。
上加生姜1片,水煎。温服。
单表里。及两解表里之法。俱不可用。所以难治。然温中散邪。俾阴气渐下而内消。客邪渐上而外散。两相开解...
《审视瑶函》:[卷六运气原证]眼科针灸要 *** 像之坚痞。白通汤(治少阴肾水客寒自利。宜通阳气。温中散寒。故用葱白通气。助干姜附子。温中散寒可也。)...
《症因脉治》:[卷一中风总论]外感口噤不语宜下者,三化汤下之;有痰,涤痰汤;寒邪闭结者,温中散;心肝有热,龙胆泻肝汤;若初起痰食凝结上焦,先...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论一首、证一首、方十首二升。分温再服。案薤白。本草。辛苦温。别录云。温中散结气。杜甫薤诗云。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可见...
《胎产心法》:[卷之下]霍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