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08:40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
当春天的风吹着,扶摇而上的还有春天的记忆。 春天去看望一位诗人,他的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是乘着春天和煦的风离我们而去,沐浴在花开的温暖中,选择了将理念融于生命的歌谣。他同永远守护着他的麦地和村庄,他那些孩子的天真和那个抢人军帽的小孩以及心目中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使一起离开了。 如果把海子的生命比作一朵花,那么是在诗韵文坛的万艳芳季中压枝的一朵。诗歌是海子的生命,隔壁、麦地 、太阳、月亮、大碗、镰刀、黑夜是诗人的语言,但“麦地”是诗人诗歌的中心意象。那些永远属于诗人的麦子,呈碧波般涌向未来。 花开着,年年终不似一朵。柳燕青飞,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记忆,人走后留下满身的绚烂让人惊艳,传送了唯美的诗句让人吟唱。诗人仿佛是自己精神领域的帝王,孤傲地守着高贵的凄凉,让生命在春天里*地绽放。而那些永远留在春天里的记忆总是让人惊艳,完美但却易碎 何不尝试一下什么也不带,只带一份回忆。去哪里无所谓,一个人,静静的走在田间,走在树林里,走在阳光下,走在春天的记忆里。
海子曾写过一首有关法国天才诗人、通灵者兰波的短诗,题目叫《诗歌烈士》。在今天,当我们谈论海子时,我们有理由用对兰波的敬意来称呼海子自己。说海子是一个“诗歌烈士”,这当然跟他年轻的死亡,以及他所选择的死亡方式有关,因为那次死亡对海子和他的诗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意味着超越。骆一禾以一个比喻来论说海子。骆一禾写道:海子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取圣杯的年轻骑士,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得圣杯而骤现,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结。”这就是说,跟大多数死得太晚和死得太早的人不同,海子正死得其时。
法国作家马尔罗在小说《人的命运》里借吉佐尔之口说:“造人九月,杀人一日……造人岂只九个月,而是需要六十年。六十年的牺牲、意志与其他种种!而当此人一旦造就,当他身上再没有童真、青春,当他真正*,则唯堪一死。”这话神似中国的古训: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是马尔罗要比孔子极端得多。联系海子,我们看到,海子并不需要六十年。因为他动用了冲刺的速度,以全部的青春生命和意志力为诗歌牺牲,并最终选择死亡来标点他灿烂诗篇的警叹号。
海子所熟悉的尼采认为死亡是人生应该学习的最美的庆典。死得其时,则生命意义完全发挥,命运被战胜,并且带给生者激励与应许。海子自愿赴死,因为海子认识到他的时机已经成熟,死亡一事正符合他的人生和诗歌所追求的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说,海子之死正是他和他的诗歌最美的庆典。
一九*年二月,海子自杀前一个月,他谈到对自己和诗歌的希望。海子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的诗,正是他所希望的越来越趋向行动的诗,而他的诗歌行动,则以青春生命为手段和代价。他的诗歌走向导致了他的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黄昏,——这次自杀作为一项最后,也是最初的行动,又反过来成为海子诗歌重要的一部分。 是海子纯洁的生涯,是他异于众人的诗歌走向和他大质量的诗篇使得他的死成为必然,而且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