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17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2:52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第二首诗中,作者将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最后所写午梦残破颇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意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
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园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诗集中,作者所写有关杨德逢的诗,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
其中《示德逢》七律一首,对了解杨的为人较有帮助。诗一开头就说:“先生贫敝古人风,缅想柴桑在眼中。”“柴桑”是陶渊明隐居之所,可见王安石是把陶杨看成同一类型的人物的。李壁说作者和杨是“邻曲”,其实杨居山而王居园,并非近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4:10
王安石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全诗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如下:
茅草房的屋顶,经常梳理更换,洁净如新,没有一丝青苔,庭院里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成行成畦,院子外面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将绿油油的土地紧紧环绕,两座青山好象推开的大门,送来了清凉的风和清秀的景色。
院外的桑树枝叶稀疏,但楝花十分繁盛。微风轻拂,送来楝花的余香,越过墙头直达心间。*的小鸟轻轻地几声啼叫,惊醒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诗意如下:
诗的前两句写到湖阴先生家里的庭院,茅草的屋顶经常更换茅草,鲜亮如新,没有结块成苔,院子里也干净整洁,亲手种植的花木赏心悦目。
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院外,写出了庭院所处的大环境。有山、有水、有田地,“护”和“送”两个字将景物描写得亲切自然,好像世外桃源活脱脱地就在眼前。
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惯,诗兴大发,提笔就来,本诗就是作者在借眼前的景物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一位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里好友。诗歌本身是写的湖阴先生的居所,但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诗人借景也传达了对主人的夸赞之意,“长扫”、“自栽”、都是说主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水护田”“山送青”山水都如此有情,更是表明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人工创造的庭院之美和天造地设的天然之美巧妙结合,把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和自然环境对主人的爱融为一体,成为了千古名句。这样清新舒雅的生活,也成为我们心之所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5:4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宋代王安石的诗
书湖阴先生壁意思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壁上。
湖阴先生是诗人王安石在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名叫杨骥,湖阴先生是他的别号。
原诗: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时常打扫的茅檐干净得没有一点青苔,成片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所栽。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地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两座青山好像是推开的两扇门,送来满目的青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7:36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原句出自《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2.护田:保护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
3.排闼:推开门。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赏析: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 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9:44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
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2:09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原句出自《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2.护田:保护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将:携带。绿:指水色。
3.排闼:推开门。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赏析: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 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4:50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第一首诗。[1]
作品名称
书湖阴先生壁 (其一)
创作年代
宋代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王安石
诗词正文
(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1]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这里指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畦:被田埂整齐分划成的方块园地。
5.护田:将:携带。绿:指水色。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6.绿:指绿油油的田地。
7.无苔:没有青苔
8.排闼: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9.送青来:送来绿色。[1]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这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解说]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 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1]
赏析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 (今江苏省南京市) 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前两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净”指的是干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7:48
译文全译逐句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注释
(1)书: 书写,题。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2)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3)成畦: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4)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5)排闼: 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花: “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盐阜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中国古代杰出的*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作品大都收集在王临川集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市)钟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1:03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原句出自《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如下: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0:34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赏析
《书湖阴先生壁》是北宋文学家、*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4:22
王安石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全诗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如下:
茅草房的屋顶,经常梳理更换,洁净如新,没有一丝青苔,庭院里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成行成畦,院子外面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将绿油油的土地紧紧环绕,两座青山好象推开的大门,送来了清凉的风和清秀的景色。
院外的桑树枝叶稀疏,但楝花十分繁盛。微风轻拂,送来楝花的余香,越过墙头直达心间。*的小鸟轻轻地几声啼叫,惊醒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诗意如下:
诗的前两句写到湖阴先生家里的庭院,茅草的屋顶经常更换茅草,鲜亮如新,没有结块成苔,院子里也干净整洁,亲手种植的花木赏心悦目。
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院外,写出了庭院所处的大环境。有山、有水、有田地,“护”和“送”两个字将景物描写得亲切自然,好像世外桃源活脱脱地就在眼前。
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惯,诗兴大发,提笔就来,本诗就是作者在借眼前的景物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一位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里好友。诗歌本身是写的湖阴先生的居所,但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诗人借景也传达了对主人的夸赞之意,“长扫”、“自栽”、都是说主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水护田”“山送青”山水都如此有情,更是表明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人工创造的庭院之美和天造地设的天然之美巧妙结合,把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和自然环境对主人的爱融为一体,成为了千古名句。这样清新舒雅的生活,也成为我们心之所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8:27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
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2:48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原句出自《书湖阴先生壁》,原文如下: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17:26
王安石古诗《书湖阴先生壁》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全诗如下: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如下:
茅草房的屋顶,经常梳理更换,洁净如新,没有一丝青苔,庭院里亲手栽种的花草树木,成行成畦,院子外面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将绿油油的土地紧紧环绕,两座青山好象推开的大门,送来了清凉的风和清秀的景色。
院外的桑树枝叶稀疏,但楝花十分繁盛。微风轻拂,送来楝花的余香,越过墙头直达心间。*的小鸟轻轻地几声啼叫,惊醒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诗意如下:
诗的前两句写到湖阴先生家里的庭院,茅草的屋顶经常更换茅草,鲜亮如新,没有结块成苔,院子里也干净整洁,亲手种植的花木赏心悦目。
后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院外,写出了庭院所处的大环境。有山、有水、有田地,“护”和“送”两个字将景物描写得亲切自然,好像世外桃源活脱脱地就在眼前。
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惯,诗兴大发,提笔就来,本诗就是作者在借眼前的景物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一位隐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里好友。诗歌本身是写的湖阴先生的居所,但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
诗人借景也传达了对主人的夸赞之意,“长扫”、“自栽”、都是说主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水护田”“山送青”山水都如此有情,更是表明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人工创造的庭院之美和天造地设的天然之美巧妙结合,把主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和自然环境对主人的爱融为一体,成为了千古名句。这样清新舒雅的生活,也成为我们心之所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22:21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邻居的院子的样子,写出了杨骥爱干净的特点。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第三和第四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茅厕旁边的木椅,因为经常打扫,没有找出青苔。写出了杨骥爱干净。一排排整齐的花丝树木都是由他亲手栽种的。小河把田地环绕起来,两座青山送绿色树木给你看,一打开门就能看到。
一水两山,数字相对。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胡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苔,青苔,这里只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