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2 19: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10:16
议题式教学的优点
传统教学的优点我们有目共睹:第一,效率高。第二,条理清晰。经过教师的加工整理,学科知识逻辑清晰、教学重难点明确。第三,可控性强。然而,传统教学却存在不少缺点:第一,脱离生活和实践,重理论宣传或灌输说教。
第二,脱离学生和职业。虽然“生本”教育实施多年,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因受到各种*,学生难以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实现的效果不够理想。于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浪潮下,议题式教学应运而生。
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通过设计与当前社会、学生生活或专业相关,能引起学生争议的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思辨的过程通过“事实叙述”“深度辨析”和“说理论证”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寻找“灵魂”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通过有关文献学习,梳理相关内容如下:
1.议题的范围
议题犹如一个课题,其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它有别于话题、主题和问题,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在实施议题式教学的过程,“话题”可以是过程的引入,“主题”可以是议题式教学过程探讨的“学科”内容之一,“问题”则是议题式教学的表现形式,师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议论、争议或讨论。
2.议题的指向
正如新课标指出,“议题的确定应既包含学科课程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既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议题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难点。
在议题式教学下,议题有充分的讨论空间,又建立在基本观点正确、引领方向明确的基础上。而这个方向,就是我们要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
3.议题的形式
在议题式教学的实现形式方面,围绕议题展开的情境创设、问题探究、活动设计,包括提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运用资料的方法,提供表达和解释的机会等,都是议题的表现形式。
议题式教学要学生去“议”,而“议”的具体形式,是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活动体验、方法指引、展示交流等方式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与落实。
4.议题的框架
议题式教学通常围绕“议题选择——情境创设——问题牵引——活动开展——展示交流——总结评价”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议题的选择是基于学科知识的具体化、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是实现议题式教学的主要载体。
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创设情境时,需要体现时代性、生活性和典型性,需要根据议题内容进行系列化创设若干情境。问题牵引,“是为完成议题讨论而给学生设计的思维阶梯”,是对情境的进一步细化。
围绕议题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职场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