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1 20: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6 10:06
伏 [fú]
伏(拼音:fú)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早期金文,字形从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表示趴下、俯伏之义;或以为像一只狗正俯身守候在一个人的后边,准备袭击他。本义是“伺机狙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想隐藏自己的时候,一般都会趴下不动,所以又引申指潜藏、埋伏。中国农历节气中有“三伏”之说。“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伏字共有6画,笔画顺序为: 撇、竖、横、撇、捺、点
字源源流
会意字。“伏”字形出现较晚,现有最早的古文字材料只有金文。金文字形作图1,左上方是一个“人”,右下方是一只“犬”。秦篆(图3)字形与金文相同,只是人与犬并列了。汉隶(图4)字形沿袭秦并且字形方块化,而成为楷书的“伏”字。“伏”由“人”与“犬”构成,学术界对此字有多种解释:一说,犬趴在人的脚边;一说,犬由后面把人拽伏倒;一说,人像犬一样匍匐在地,以伺机面行动。不管解释如何不同,但都含有趴下之义,这大概是“伏”的最初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