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伤必须在24小时报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2 04: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5 19:28
工伤范围是工伤认定的前提,一般由法律直接规定。各国及地区的工伤保险法律以及国际劳工公约对工伤范围的规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立法模式:概括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
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四、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法律依据:
各国及地区的工伤保险法律以及国际劳工公约对工伤范围的规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立法模式:概括式立法模式、列举式立法模式、混合式立法模式。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范围采取列举式立法模式,通过肯定性列举和否定性列举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拟规范的工伤范围。
工伤必须24小时内上报吗
1、如果遭受工伤是因为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或者是遭受治安甚至犯罪的暴力性侵害,建议劳动者第一时间报警处理,报警越早,越有利于公安机关调查核实事故真实情况。2、如果劳动者在工厂、车间或者建筑工地进行劳动生产时,遭受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受伤,应第一时间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案,以便安监部门查...
工伤纠纷是什么?工伤纠纷的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工伤认定办法、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
为什么工伤必须在24小时报案
报案的时间越早,就越容易确认工伤,能够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用人单位在24小时内报案,也提醒了其他职工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水平,防范工伤事故的发生。因此,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案,以确保工伤认定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报工伤必须24小时内备案吗
一、报工伤必须24小时内备案吗1、报工伤是否必须24小时内备案,需要视情况而定:(1)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一年,如申请资料齐全,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均会被主管行政机关予以受理;(2)但劳动者因某些特殊情况遭遇工伤事故,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24小时内报案,但还是越早及时报案越好。2、法律...
报工伤必须24小时内备案吗
报工伤必须24小时内备案。中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或者因工作原因患病,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单位报告,并由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报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这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旨在及时确认工伤事实,便于职工及时获得相关医疗保障和经济补偿。如果职工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工伤,可能会影响...
工伤超过24小时未报案
工伤没有规定必须24小时报案。应该是二十四小时之内报到省级社保局进行工伤认定,他们根据出工伤的时间,地点,原因等衡量一下,给当事人确定是否能认定,认定后出具工伤认定书,一式四份,当事人,社保局,单位劳人部,保险公司各执一份,有保险的就有保险公司负责所有费用,没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超过...
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用人单位必须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工伤保 ...
可能是地方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只规定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个人也觉得这是比较合理的。而24小时内报告很多情况下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要收集信息,人员的...
工伤报备时间是24小时还是48小时
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24小时内报案,但还是越早及时报案越好。报工伤不是必须在24个小时和48小时内备案。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并不是发生伤害事故后24...
工伤是不是必须在二十四小时报案,超过时间后就不能报工伤了?
发生工伤后,单位应当在30日内申报工伤认定,单位不申报的,个人可以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另外,实操当中,有的工伤保险机构(工伤保险)要求单位需在72小时内书面备案。不过这个是保险机构对单位的要求,与工伤员工本人无关。
工伤报案超过24小时是否会影响工伤认定
工伤报案超过24个小时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工伤认定,因为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当中规定,发生了用工安全事故之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之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不一定必须要在24个小时之内报案。 一、工伤报案超过24小时是否会影响工伤认定?...
工伤必须24小时报案吗
一、工伤必须24小时报案吗1、工伤不是必须24小时报案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为一年,申请资料齐全,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均会被主管行政机关予以受理。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