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与传播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1 10: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9 06:2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群体内,需要语言的交流,交流多了,语言的功能就侧重社交,自然也会产生流言八卦。
就如同一个班上,身处话题漩涡中的一般只有几位同学——班上的风云人物。他们不是成绩好就是面容俊俏,再不就是特立独行。全是那个时期少年们最渴求的特性。不然,相对平凡的同学,是不足以被提及的。
从传播学来看,流言八卦也是一种信息,少不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效果理想与否,取决于传播者的说话技巧,这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八卦得以流传除了主人公的光芒功劳以外,还需要传播者大肆宣扬。一方面压低声线和你咬耳朵,一方面要你信誓旦旦做保证,不可外传,其实他早已是第n个流传者。然而传播的动机都不纯良(也不乏无关大雅的小事),传播者怀揣着促狭的心态,过足台下点评的瘾。
是什么引得传播者做出这样的行为?大概分两个内外因。内因,就是嫉妒。有趣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善妒,通常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上者只有别人妒忌的份,下者自知无望,更无须妒忌,只有艳羡的份。恰恰中者,有机会迈上一步变上等,可惜寻不得法,只好先说是非,用作抗击以免受伤。外因则是为了成为群体一部分。为了引起注意,融入社团,马路新闻的记者开始收集谈资。
相互排斥的团体,主要是核心人物的共同优点令对方生厌。同样好看,同样学科优秀等等。相异的优点只会收获夸赞,而不会招致攻讦。有些人是因为出众被八卦,有些人则是因为缺点被贬损。其实,缺点确实有,优点也不容忽视。这种人往往乐于助人,出手大方。或许自知被抹黑,需要在其他方面展露优点。
有好事者,也会有置身事外者。对流言是非无动于衷,这样很容易成为社团的边缘人(受者对传者反馈不够)。还有少数人,知八卦不八卦。被过足嘴瘾的别人催得急了(总会叫你表明立场),好坏参半地对主人公评论一番,最终使人有归属感。
八卦先锋兼电台评论员Walter Winchell说过一句话,“Gossip is the art of saying nothing in a way that leaves practically nothing unsaid.”此时“无言”胜“有言”,意有所指,耐人寻味。如果跟随附和,索然无味;说得太过,得罪主角,这就需要语言的艺术了。
群体生活,gossip势必不能缺少,不一定是八卦,闲谈也需要。姑妄听闲话,暗自分析,自己活学活用,果然没有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