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1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到了21%。考研人数的暴增让22考研内卷到了一个新高度,考研国家线也有普遍提高。因此,很多人认为考研正在逐渐“高考化”。虽然考研“内卷”越来越严重,但是在我看来考研并不会“高考化”。
1_考研与高考有所不同
高考考试只有笔试,最后的结果只看卷面成绩,这是纯粹的应试,甚至可以说是“唯分数论”,只要你努力学习,疯狂刷题,在高考中考了高分就能够进入大学。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为了高考,目前还是只能采用应试的方法。
但是考研不一样,考研除了笔试之外,还有面试环节,即使你考过了笔试,在面试中也会有被刷的可能。这种例子有很多,22考研中就有一个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信息交叉学院的高考状元,在考研复试中被刷了。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初试成绩第一,但是复试之后分数被逆袭的。这种例子很多网上搜搜就有,可见考研并不是只要分数高就行,面试成绩也是很重要的,这也反映出了研究生教育对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看重。而且考研也并不像高考一样公平,有很多学习还会歧视你的本科出身,而且考研的复试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所以考研和高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考研也不会完全变得和高考一样。
2_考研不是唯一出路
高考可以说是高中毕业时的唯一出路了,高中学校里学习的学科知识并不能支撑我们进入社会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我们都在为高考最准备,所以高考就是我们那时的唯一出路。
但是考研并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除了考研之外,找工作,考公,考编都是出路。现在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考研,那是因为与其他几条出路相比,考研还是比较容易地。之前看到过一条有关考公的信息,一个公务员岗位,2000多人报名只招1个,相比下了,即使是预测的23考研会有超70%学生落榜,那上岸的概率也要比2000分之1要高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学生选择去考研。如果有一天考研也内卷到了2000分之1的上岸率,那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还会挤破头去考研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矮个子里挑个高的也就是考研了。
3_考研“高考化”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考研会“高考化”主要是因为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了。但是也不是只有考研人数在上涨啊,高考人数也在逐年升高,以河南为例,19年高考考生就100多万,此后几年人数也一直在增加,分数线也一直在上涨。
考生越来越多的原因还是我国人口越来越来越多的原因。从2000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人口一直是增长状态,新生儿多成长起来后参加高考的人也就多,而且大学一直在扩招上大学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考研人数自然也会往上涨。但是就近几年的出生率和结婚率来看,新生人口可能会越来越少,多年以后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考生了,考生少了,因为人多而产生的考研“高考化”现象自然也就不会继续下去了。
现在的考研是很卷,但也不会变得和高考一样。高考是唯一的选择,但考研不是。考研的人多是因为考研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如果考研上岸比考公上岸还难,比找工作还难,那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去考研了。现在22考研已经进入了尾声,想要参加23考研的同学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如果你决定了要考研,那就坚持下去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2
考研日渐高考化,那是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历了,学历可以帮助你有更好的起点,而且学历高能帮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并且在别人失业的情况下你不会被裁掉,因为不可替代性。但是高考的时候我们每天日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压力还是难以承受的,不过我说和考研相比还是不一样的,因为考研不*地域相当于全国统一,高考就不一样了,每个省份都会有自己的录取分数线,除非本地户口否则不允许外省市报考本地高中,因为这是为了保护本省的教育资源。所以竞争人数还是不一样的。
还有个原因就是近些年大学生数量激增,因为就业岗位增加的速度,和毕业人数不成正比,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们不得不提升学历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考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难度最近创了新高,因为人数增加各大院校不得不提高录取分数线来控制人数,所以考研日渐高考化也是有相似之处的。
考研日渐高考化,也代表着中国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教育需求更加的旺盛,对于企业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招到更多的人才。但是考研不容易考上这就是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了,有的人能一次上岸有的人则不能,这和自己的学习方式有关,还有金钱压力,大学毕业已经20多岁了总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吧,不然就会让父母说你啃老,一生气就赶你出去,当然开个玩笑,对于普通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边工作边考研这对于自控力要求非常高,忙里的一天又学习这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只要你有心总会考到自己的理想院校。
这是我对考研日渐高考化的看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2
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这一报考规模为何惊人?要知道,200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为79.7万,还不及今年较去年的报考增长人数。为什么会出现持续高涨的考研热?这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当下,不仅考研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在一些“双非”高校,大学生活也变成了“高四”,很多人从入学起就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在一些考研大省,很多备考的同学,其刻苦程度丝毫不亚于“超级中学”里那些勤奋的中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持续高涨的考研热?这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
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如今,“优秀=读研究生”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考研越来越“热”,也日渐成为事实上的“二次高考”。然而,研究生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现实中,太多学生与家长把研究生当成更高层次的大学来读。一时间,适合的、不适合的学生纷纷涌入。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过长时间、过多优秀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刷题准备考研,不仅造成了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缺失,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甚至造成新的厌学状况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缺失。
研究生高考化,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仅靠教育部门无法解决,改变唯学历的用人标准是根本。但加强招生考试的改革,遏制过度应试化趋势,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却是当下亟需加强的。
对此,很多人也积极建言献策。在今年全国*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研究生招生应该效仿其他国家,推出自己的大学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申请审核制”,曾勇委员则提出应该扩大“推免”比例。笔者认为,考虑到国情文化不同,在目前的情况下,推广扩大推免制可能是一个更容易实施、切合实际的办法。
多年前推出的“推免”制度,是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笔试而直接参加复试的一种招生形式。它以大学生三年在校成绩为基础,综合多方面表现进行“推免”。
这一制度下的研究生招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赢得了广大高校与导师的普遍欢迎。很多研究生导师告诉笔者,推免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更高,也更适合进行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深造。
但遗憾的是,因为存在推免生占比过高影响公平公正等争议,这一更为科学的招生改革近年来未能继续扩大。
其实,推免制度在实现综合评价、科学选拔的同时,也有公平公正的保障。推免生资格的获得主要是按学生大学三年在校成绩确认,然后是在班级和学校进行公示,即要接受利益攸关方——同学之间的监督。这种监督其实比泛化的网络公示更有意义,也有力地保障了推免制度的公平性。
当然,对于推免制度,一些学生也会存有疑虑。比如,对很多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存在无法获得推免名额,或名额过少的问题。对此,完全可以考虑扩大推免学校与比例来解决。当然,原来的全国统考渠道可以继续保持在一定比例(比如不低于50%),逐步通过招生考试改革,让平时表现优异、真正适合深造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总之,考研越来越“内卷”的背后,是社会竞争前置导致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相关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趋势,根本的解决,还需要回到社会竞争与评价层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3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的考研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其中研究生在读数量也突破了300万的大关,考研也被逐渐高考化,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进行考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这也导致考研市场变得更加竞争激烈,考取研究生只是大学毕业后的一个途径之一,所以很多学生千万不要将自己未来的道路固化,提前步入就业市场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学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也是让很多人选择考研的因素之一。中国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然而相关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增加多少,这就导致一个岗位有更多的人来竞争,还有一些企业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学历,如果不是研究生以上,根本就不考虑有很多毕业生为了延迟自己的就有压力,为了在以后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于是就选择去读研究生。
在高中时期有很多老师就对学生讲过读了大学就好了,可是现在大学的压力并没有减少,考研也是高考的另一个复制,很多考研的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特别是在图书馆和教室里面都坐着很多复习资料的考研学生,现在大学文凭在就业市场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才会得到企业的青睐。
考研被高考化也会增加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多大学生最好要做好两手准备,首先要积极的备战考研,如果考研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要及时校招找工作,出现研究生没有考起工作也没有找到的尴尬局面,当然也有很多学生希望能从事研究和高科技方面,研究生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现在大学生的学历在不断的贬值,也可以预见以后研究生的学历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03
在当今疫情造就的大环境下,我觉得考研日渐高考化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就业环境不太好。
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明显感觉找工作难度大,职位匹配度低,想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毕业之后在职场工作几年,发现晋升困难,于是通过考研来提升职场的竞争力。另外,近年来大学不断扩招也是一个主要原因,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909万,这个数字基数本身就很庞大,这也是考研人数多竞争力大的最直接原因。
考研日趋激烈,也有不少同学是因为第一年没有发挥好,二战甚至是三战考研。也有同学是因为复试不满意,最后也没有调剂到合适的学校,还有同学是对考研或者名校有执念,一直在考研的路上。
作为一个在读大学生,我觉得每个人对待考研都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知,认真分析规划自身的发展,不要盲目跟随考研热。
首先明白考研对自己的利弊,再决定要不要考研。
考研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提升学历,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找工作时多一些竞争力;弊端是相比本科生,进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欠缺,找工作时有时候学历未必能竞争过经验。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随,怎么选,这就要看对自己如何规划了。
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考研的出发点是什么?
提升自己的学历?希望多学点知识?身边人都考我也考?逃避就业压力?如果决定了考研,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考什么专业,尽自己所能,考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好持之以恒的准备。
如果不想考研,又很迷茫怎么办?
趁着所剩不多的大学时光,找准一个点去努力,一点一点去积累,不一定非本专业不可。总要在某一方面有所突出,将来找工作才能有个明确的方向和竞争力。
其实考研与否,大家都要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同。不管考不考研,读书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