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08:04
中国佛教经南北朝时期的拓展发扬,随著隋唐的统一,在*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融和及帝王的护持等条件下,使得佛教经典翻译更有系统,义理更为明确,南北各学派的思想学说特色更加明显,且因各有师承、专重的经典及独到的思想主张,於是八大宗派在隋唐正式形成,开创了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兹将大乘八宗在中国的开展分述如下: 关于本宗之传承,于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夜从兜率天降至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说《瑜伽师地论》;无着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不久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唐代玄奘入印,师事*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其中,神昉着《唯识文义记》;玄应着《唯识开发》;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着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迹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着有《瑜
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迹。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本宗之传承:释尊→弥勒→无着→世亲→陈那→无性→*→戒贤→玄奘→窥基
至于法相宗(或瑜伽宗)最主要的经典则为“一经一论”--《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其根本经典,根据《成唯识论述记》,则为“六经十一论” :
A、 六经
1. 解深密经
2.华严经
3. 密严经(又名厚严经)
4.楞伽经
5. 如来出现功德经
6. 大乘阿毗达磨经(最后二经未译成汉文)
B、 十一论
1.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
2. 显扬圣教论
3. 大乘庄严经论
4.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5. 摄大乘论(以上无着菩萨造)
6. 辩中边论(本颂弥勒菩萨说,世亲菩萨造释论)
7. 分别瑜伽论(本颂弥勒菩萨说,世亲菩萨造释论、此论未传译)
8. 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
9. 十地经论(世亲菩萨造,系解释华严经“十地品”者)
10.集量论(陈那菩萨造、义净译、已亡佚。系因明学之论典、发挥现比二量、及识之三分说)
11.观所缘缘论(陈那菩萨造)
此可知,瑜伽宗的根本经典,其中之六经是佛说;其十一论,则为菩萨说或造,包括弥勒、无着、世亲、陈那等。
最后,从瑜伽宗的根本经典之六经来看(,除了最后二经中土未译外,其余四经(解深密经,华严经,密严经,楞伽经),皆是所谓“性相圆融”,亦即,有性有相,并非纯是法相之学。更有进者,这四部经同时也是性宗的根本经典;尤其是楞伽经,更是禅宗达摩祖师传以印心的(直到六祖改成金刚经)。可见,即使在禅宗的正法眼藏用以印心的,在六祖以前,本是性相圆融、性相不分的。不但性相不分,而且也是显密不分的:因为华严、密严、解深密、乃至楞伽也是显密二教所共尊的。然而其后,以众生根器转钝,不堪受持全体*,因此分门修学,各擅其长。然而依法之本源与发展来看,此系不得已之事,并非法本有分派,而实系人根器转浅所致:并非法有二种、三种或多种;种种法教实系如来法身之一体;众生不堪全体*,故别受其部分之法。然其要者,若欲求无上菩提,切莫以自所修学之一部分法,或性或相、或显或密,执摸象之解而言:“这就是如来法的全部!”因而得少为足,甚或是自非他,种种妄想分别,乃至互相攻讦(jié),诤斗、如是即是迷人,枉受辛勤,不入正理. 律宗以研习及持守戒律得名。东晋时陆续传入《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五分律》等律典。北魏法聪弘《四分律》,慧光承之,继而唐朝道宣律师更以大乘教义阐扬《四分律》,撰著律学五大部,创南山律宗。另与道宣同一时代的,尚有法砺所创相部律宗,怀素所开东塔律宗,合称为「律部三宗」。后唯存南山宗独秀,後代所称的律宗即指此宗。南山律宗将戒律分为止持戒及作持戒;教理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判一代时教为化教及制教。
唐末五代,律宗与诸宗衰落,直至宋代,因有允堪、元照律师的弘传,加上天台宗师多兼弘戒学,律宗乃应运中兴。明末清初古心律师及其法嗣三昧律师在宝华山主持戒席达百馀坛,宝华戒坛名震一时。清末民初因有弘一、慈舟律师的弘扬,律宗乃存续不衰。 此系汉传纯正密教,由开元三大士所传之如来正密。非藏传,盖因八大宗派形成或完善在唐代,是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而*旧称吐蕃,非我大唐国土。因此中国佛教八大宗派自无其吐蕃之份,不可不知。
密教真言宗因受法身大日如来真实言教的传授,且须经灌顶等入教仪式和秘密传授方可传习,故称密教或真言宗。该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主要教义为胎藏界、金刚界两部曼荼罗所代表大日如来智德显现的宇宙万有之说;另以一切万法的六大本体,四曼相大,三密用大,阐明本自具足如来德性,当身即是大日觉位,修习手结契印,口诵真言,心观大日如来的三密加持,则能达到「即身成佛」,顿证当体大日佛位。密教思想早在三国时期传入,至玄宗开元年间,印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陆续来华,译出弘传《大日经》、《金刚顶经》後,始形成宗派。该宗传承法系为:
龙树(即龙猛)-龙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一行-惠果-空海。
真言宗在唐会昌法难后即受到严重打击,唐末战乱更是将其彻底毁灭,故真言一脉在中国断绝一千两百年之久。如今,庆幸的是惠果大师有先见之明,故将法脉传给日本空海大师,大师归国后大弘真言密教,并于公元816年在日本高野山建立金刚峰寺是为真言密教的根本道场(总本山)。 禅宗的「禅」,即梵语「禅那」的简称,原义是心念的专一。禅宗即因主张以禅为生活中的修持而闻名。本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著称,此思想乃根源於佛陀在灵鷲山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的典故,成就了「以心传心」的美谈,此後历代祖师「以心传心」次第传承。
南朝时,菩提达摩携付法衣钵东来,被奉为中国禅宗初祖。再传慧可,三传僧璨,至唐朝四祖道信,融和达摩所传《楞伽经》禅法与《般若经》离言绝相之教,进一步开展出「随心自在」的禅修生活,成为中国禅宗的基本风格。五祖弘忍发展道信倡导的修行与农耕结合,强调於日常生活中持守真心,成为自然的农禅生活。中国禅宗即在道信及弘忍师徒的弘传下正式形成。其後分为神秀、惠能二派,北宗神秀主渐悟说,南宗惠能主顿悟说。南宗因神会的力争,乃逐渐取代了北宗地位,於中唐後独盛。六祖惠能的弟子有荷泽神会、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三系,後二系更开演为五家七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禅宗重视心性的特殊教法,虽历经唐末至明清各代的战乱,仍能屹立不摇。今日台湾许多道场如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等,皆为禅宗丛林,其影响之深远可知。 净土宗以专念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得名。根本经论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
《阿弥陀经》和《往生论》等三经一论。主要思想可归纳为信、愿、行三资粮--由信发愿,由愿起行。行则包括四种念佛、十六种佛观、发三种心、修五念门等种种法门,其中尤以念佛法门,仗佛愿力接引往生,三根普被,而称为易行道。 本宗的弘扬以东晋慧远於庐山结社念佛为开端,乃中国净土的主流,後有北魏昙鸾的弘扬,至唐代道绰、善导承其旨。开元初年,慧日倡禅净双修、戒净并弘的「不舍万行」,承远、法照、飞锡继其说。因此,净土宗在唐代可分为慧远、善导、慧日三系。唯该宗并无祖徒相传承的直接法系,直到宋朝石芝宗晓法师,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者,如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和省常等诸位大师列为净宗七祖,明代又举袾宏、智旭,清代举行策、省庵、彻悟及*印光共成十三祖。 净土法门不仅禅师力倡兼修,亦为天台、律家所重,又因简单易行,彻上遍下,无所不宜,故流传广远,历代不衰,至今仍弘传兴盛。近代台湾以广钦、煮云、李炳南及妙莲等倡导念佛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