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3
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勇敢的选择了自由恋爱,留下千古佳话。事实真是如此吗?
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之人而改名司马相如。他是西汉的辞赋家,曾作有多首著名汉赋。他还是一个散文名家,是一个非常有学识的人,是中国文化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司马相如凭借他的才学,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可见司马相如的才学到底有多高。
卓文君是汉代才女,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有娇美的姿色,又精通音律着实是一个才女。人们常说才子配佳人,从这点来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还是很般配的。
司马相如和临邛县令王吉是好友,在王吉的邀请下,司马相如来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对于这个才子好友天天拜访,但是司马相如托病不见,于是王吉就更加的恭敬。后来当地的一户富豪得知县令有贵客来了,就设宴与其结交,王吉再次邀请司马相如,他才前去赴宴。
这户富豪名字叫做卓王孙,正是卓文君的父亲。卓文君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出嫁,只是出嫁几年之后丈夫就死了,这时候的她已经回到家中。因早已听闻司马相如的才名,卓文君就在宴席上从屏风后面偷看司马相如。
对于卓文君的*,司马相如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还是装作不知道,并在受邀之下抚琴轻弹,弹出一曲《凤求凰》,来倾吐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精通音律,听出了司马相如的弦外之音,顿生爱慕之情。
宴会之后,司马相如托卓文君的侍者向其转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两人情投意合,但是司马相如当时只是一个没有本事又没钱的穷小子,卓文君的父亲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于是卓文君就在夜里偷偷逃出家门,和司马相如私奔。
一开始的时候两人逃往成都,但是司马相如着实是家徒四壁,无以生计,卓文君就说要回临邛。司马相如也同意了卓文君的话,于是二人回到临邛,卖掉了马车,开起一家小酒馆。
从这件事来看,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的确是千古佳话,让人羡慕,但是仔细想想却并非如此。
当初的司马相如一无所有却又恃才而傲,县令王吉多次见他他都称病不见,后来卓王孙邀请他之后他却前去赴宴。宴席之上,司马相如明知卓文君在偷看他,于是故意弹奏《凤求凰》来表达爱慕之意,在此之前他又根本没有见过卓文君,自然没有一见钟情之说。
卓王孙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他的女儿也就是大家闺秀,而司马相如除了才学之外什么都没有。此时他向一个不曾见过面闻过名的富家小姐弹曲送意,说起来也是有点轻薄之意,加上卓文君的家庭背景,司马相如对卓文君倾诉爱慕之意一事难免也有“求富”之嫌。
这件事情存疑的话就先不说,再来说说他们两人后来的感情发展。
司马相如曾为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写过一首《子虚赋》,深受梁孝王刘武的喜爱,但是当时汉景帝并不好辞赋,司马相如也没有得到赏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看到了司马相如的这首《子虚赋》,非常的喜欢。司马相如知道之后,又为汉武帝写了一首《上林赋》,之后因此赋被汉武帝封为郎。
司马相如发迹之后,不久就想要纳茂陵女子为妾,还冷落了卓文君。毕竟是一个才子,司马相如将自己的纳妾之意也不隐藏,于是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寄给卓文君,以此来表达自己现在不喜欢她了,想要纳一个小妾。
卓文君是才女,一看这封书信中唯独少了亿,“无亿”即“无意”。知道了司马相如的心意之后,卓文君写下一首《怨郞诗》寄给司马相如: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后来卓文君又写下一首《白头吟》寄给司马相如,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在看到卓文君的信之后,司马相如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原来如此才华横溢,又想起两人昔日情分,感到非常的羞愧,自此绝口不提纳妾之事,这才和卓文君厮守终身。
尚未见面就因为家庭背景而向卓文君倾吐爱慕之意,刚刚发迹就又冷落卓文君,想要重新纳妾,仅此两样,足以见司马相如的无耻。所谓《凤求凰》的佳话,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司马相如骗财骗色的故事,可见这千古佳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的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