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8 11: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00:27
管仲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早年和鲍叔牙两人曾一起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本而多
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
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管仲临阵逃脱,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
是怕死;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
春秋时,齐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管仲跟随公子纠,而他的
朋友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
齐国发生内乱,纠与小白分别逃到邻国。后来,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率鲍叔牙等人,公子
纠率管仲等人,分别向齐国进发,争夺王位。
两股队伍在山东路上相遇。管仲为把公子纠扶上王位,对准公子小白*一箭,正好射中。
管仲等人以为公子小白已死,带着公子纠慢悠悠地向齐国前进。然而,公子小白并没有死,
那一箭只射在了衣钩上。他抢先登上了王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感谢鲍叔牙,决定任用鲍叔牙为相,并下令捉拿杀死管仲。鲍叔牙却推荐管仲为相,
自己情愿当副手。齐桓公很想不通,但鲍叔牙说:"那时我与管仲都是各为其主,管仲射您
的时候,他心中只有公子纠。管仲强我千倍,如果您想富国强兵,成就霸业,非用管仲为相
不可。您要是重用他,他将为您射得天下,哪里只射得衣带钩呢?"于是,齐桓公不计前嫌
,拜管仲为相,实施改革。
管仲*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
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
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
在国内*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
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前681年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
「存邢救卫」,伐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为王平戎
难,甚至征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
宋、卫、郑、许、曹等国召来葵丘(今河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管仲作为齐国的*家,其对内、对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过渡性。但是,他毕竟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孔子说:「(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当是事实。
管仲对内实行经济、*、军事诸多方面的整顿改革,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齐国
由乱而治,称雄于诸侯,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前悲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后人即以「管鲍之
交」表示不以物移、坚贞真挚的情谊。称赞朋友之间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