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剃发的诗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17: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22:44
1. 关于剃发的诗句
关于剃发的诗句 1. “半月一剃发”出自哪一首诗词
1、“半月一剃发”出自宋代诗人释智圆的《松下自遣》
2、《松下自遣》 宋朝 释智圆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
2. 关于头发与剪头发的诗句
头发与剪头发的诗句: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送惠师》 唐 韩愈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
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
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
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
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
吹木石,澎湃闻韶钧。
……
《送惠师》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词作品之一。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3. 朱元璋剃头诗
闻到头堪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亦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清末《赌棋山庄笔记》云:相传有塾师教其徒作试帖,以“剃头”为题,自拟数联,有“剃则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等句;且谓此时通套妙调,虽八股也不过此法。所以油腔滑笔,相习成风;彼此摩仿,十有五六。
可概也!明亡后,清廷下剃头令,强令汉人全仿清俗剃头,时下有“剃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有个文人针对此,作了一首打油诗:“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作者不明,但极有可能是明未遗老雪庵和尚。十年*期间,作家夏衍在狱中改写这首“剃头诗”,以表示对“四人帮”整人的*:“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该诗末两句常用来讽刺那些为恶的人们,恶人更有恶人磨,你整人,总也被人整的。
4. 一个人在剃头的成语
一个人在剃光头看图猜成语——削发明志。
削发明志
【解释】剃头发来表明自己对志向的坚定。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时候认为头发是父母所赐不可轻易损毁,削发是一种耻辱,就像是给奴隶在脸上用烙铁刺字一样的羞辱,削发的人以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提醒自己要铭记所受的耻辱,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一雪前耻。
【典故】越王勾践,他和吴王夫差打仗,结果输了。他就采取了一种很极端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头发剪了,住在破旧的草屋,每天*着苦胆,用来惩罚自己,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志向。因此有一句话就叫削发明志,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