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03: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07:37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精粹,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图表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教会学生解读地理图表信息,是地理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培养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供大家参考!
培养高中地理图表解读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
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对图表做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综合、分析、归纳,得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判断、推理、阐释,最终解决地理问题。教师要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就非常值得地理教师进行探究。
地理图表,是地理事实的骨架。它是地理知识的出发点,也是地理知识的归宿。一图一表,胜过千言万语。地理图表类型可谓五花八门,例如,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等。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各种图表常交替使用、相互配合,即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又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图表的解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要让学生达到对图表做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综合、分析,获取各种有用信息,判断、推理,最终解决地理问题,地理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图表解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解读图表能力就值得地理教师进行思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图文转换能力、区域空间定位能力、挖掘隐含条件能力、图表归纳整合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1.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被称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地图以图象、符号等形式,表现了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使人们容易接受,它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的重要工具,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教材。地图能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建立形象思维。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图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提取信息,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是落实新课标“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过程。
2.地理教材及习题中图表的普遍应用。地理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图表数量多。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各种图表比比皆是;地理高考题和平时考试题、练习题,涉及地图的试题比重很大。因此,正确运用图表解决地理问题成为高中学生特别是文科生的基本地理技能,地图教学也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地理教学及学生读图能力的现状
初中阶段虽然开设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地理课程,但是中考不考地理知识,导致薄弱学校不安排专职地理教师,地理教学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都不重视地理课的学习。
高中阶段,地理课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各校有了专职地理教师。高一段每周二节地理课,上课以外不安排辅导和月考;加之学生课程多、高二文理要分科,学理科的学生不重视,学校的地理教学仍然很艰难。到了高二后,理科班每周一节地理课,只是应付学业水平考试;只有文科学生才真正开始了地理课的学习,也就是说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是从高二文科班开始重视的。
根据教学、辅导、学生做习题及试卷分析情况,刚进入高二的学生读图能力非常差,有的学生连最基本最简单的地形图,政区图都看不懂,更别说用图来分析地理问题了。所以,在高二文科班的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培养便成为重要而紧迫的教学任务。
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措施
(一)、明确读图程序。
1、熟悉地图类型,明确要查找的地理要素。不同的地图反映不同的内容,在查找地理要素时应在相应主题的图上去找,这样的主题图内容清晰易找。如找城市、看某行政区的位置、轮廓形状,最好在“政区图”上找;看某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应看“设色地形图”或“等高线地形图”。
2、认识地图上的方向和图例。地图上的方向和图例就是读图的钥匙,认清了方向、读懂了图例就为读图做好了准备。特别是在极地地区图及大范围区域图上,判断方向要慎重。另外,了解图例和注记,才能正确读图和理解图。
3、准确用图。在做到明确查找要素、找对地图类型、认清了方向和图例之后,再细心的去看图、思考、分析。
(二)、掌握读图技巧
1、把地理事物的特征与熟悉的事物联系。如记忆一些国家及省区的轮廓形状、河流干流及水系形状等,应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记亿。
2. 按照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理解记忆。(1)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如读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地球运动图、流量过程曲线图、人口增长统计图、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等。(2)按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顺序理解记亿图。如气压带风带图、气候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等等都有分布规律可循。
3、重视空间定位。读出事物的地理位置,是读图的基本要求,其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及事物间的相对位置。
4、图文结合,加强联系。将文字中提到的地理事物与图形中的具体位置结合,使人感到明晰。一方面图形可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文字又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5、利用地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图中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稠密区,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先提出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再让学生观察该地区的地形、城市、工农业分布,认识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找出答案。即将一个区域的各种地图“叠加”起来读,便于了解该区域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
(三)、培养读图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动力。老师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 将成为培养学生读图、用图习惯的重要一环。
1、明确地图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使其对地图产生兴趣和学习的*。
2、确定学习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看图思考,以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
3、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把不同地理要素放置在不同图幅上,这样展示的每幅图内容单一,观看清析明确;多媒体顺次将学习内容展出,避免大量内容同时出现,学生看后印象深效果好;多媒体展现的图幅大,色彩丰富,还可配上音乐、讲解等,观看效果好。
4、把地图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地理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理解问题。如在电视上看天气预报、旅游前对所到地区气候的了解(高中地理www.gaozhong.cc)及物品准备、查找旅游线路、查找新闻事件的位置等等。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体验成功感。
5、野外观察,加深对地图的理解。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郊游,观察当地及途经地的地形地貌、岩层、土壤、植被、方位等,以形成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应地图内容的理解。
6、看图讲课。为了激发学生读图、用图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看着地图讲或在黑版上便画便讲。如讲天体运动、区域地理。
(四)、讲课多用图
教师在课堂上多用图、绘图,能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识图方法、培养学生绘图能力,使学生形成绘图用图的习惯。
(五)、课后多练习
课后让学生做适当的读图、填图、绘图训练,以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巩固提高和技能的养成。
以上为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学生读图能力的形成,需要地理教师重视并长期有意识的引导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中地理知识记忆策略:用好地图、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作为高中文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如果不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起来势必会吃力很多。下面是由高中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记忆策略,希望对大家学习和记忆高中地理知识有帮助!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复习中国地理:可看10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高中地理:分布(区位选择)、成因、特点、问题、解决措施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地理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开天辟地之初,大自然就在不知疲倦地塑造着地球的沧海桑田,也带给了古老的人类无穷的好奇与想象。忽忽数十个世纪,人类一直在感受着自然造物的神奇,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往来交流中,地理学不断被拓展出新的意义与内涵。时至今日,地理事物与现象变成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不仅仅局限于经典意义上的山川面貌、星辰运行等自然地理的内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旅游等人文层面的印记。由此延伸,进而折射出社会风貌真实的投影。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还需要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为什么学地理?学地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学习有三个层次: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很多进入高一的学生,会觉得地理很难学,原因是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上册的自然地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解难度大;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如学生对四季更替,边远地区乡村学生对工业布局都缺乏感性认识。其实地理很简单,学习地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册、选修教材一和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即形成“脑图”。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
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分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④联系实际。学会变图,如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图文转换等。
学会用图,如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用图记忆等。用图记忆就是记的时候,应该直接把文字放到图上记,当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反映出来的是有文字的图片而不单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读图一样回答各种问题了,不管是文字题还是读图题都可以解决。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鲜活生动的地理知识和敏感具体的地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课外同学们也要注意博览群书,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走进图书馆,访问互联网站,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等,及时查阅收集、检索处理地理信息。这不仅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同学们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充实知识、丰富阅历的有效途径。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知识,要使自己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勇于实践、创新学习的意识。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