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牛头马面成语造句和典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02:2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7:20

成语名称: 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牛头马面】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牛头马面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牛头马面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成语出处]  《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矟;驱入城门。”

[近义]   牛鬼蛇神 妖魔鬼怪

[用法]  含贬义。一般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老人们经常说阎王手下有~两个鬼。

[英译]   devils in animal forms

百科解释如下:

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  

牛头

牛头

目录 • 成语 • 简介 • 传说 • 资料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回目录]

  发音 niú tóu mǎ miàn

  释义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马面

马面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

  示例 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近义词:牛鬼蛇神、妖魔鬼怪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凶恶的人

  英文:ox-headed and horse-faced demons in Hades

  日文:牛头(ごず)と马头(めず),〈喻〉いろいろな邪悪(じゃあく)な人间(にんげん)のたとえ

  牛头,马面是迷信中阴曹地府的鬼卒。

  牛头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据《铁城泥犁经》说,牛头“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死后为鬼卒,牛头人身”。有的佛经牛头人又作“防逻人”,巡逻访捕逃跑犯人之意。

  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八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有时是阎王、判官的爪牙,有时爱占点小便宜,有时干点违法乱纪的事,有时又很有同情心。这些也是封建时代人间差役的形象。

  牛头马面等鬼卒,本出自佛教,后被道教吸收。在佛教并不常见,而在道观中常能见到他们的影子。

简介[回目录]

  牛头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 ,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

  结论: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

  1、《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大白牛车” 法华经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这三乘都是权乘,大白牛车喻佛乘,这一乘才是实乘。

  2、《法华经》中的一段故事:

  说佛是一所大宅子的家长,世人就是在大宅子里嬉戏的孩子。宅子虽大却只有一扇门。有一天佛知道有大火将至,便告诉孩子们,让大家赶快逃生。但孩子们一点也不惊慌,他们不相信如此安全美丽的房子会发生火灾。眼看大火就要烧到屋子,佛就对孩子们说:你们快出来,我有好东西送给你们,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已经在屋外等着你们,车上什么玩物都有,还有珍稀七宝。孩子们想到有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就都跑了出来,逃过了火灾。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佛所说的羊车鹿车和牛车,而是他们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车,载满宝物,一人一辆。

  注解其中的譬喻:

  首先以声闻、缘觉、菩萨,的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做引诱,然后开示最高的幸福境界:唯一佛乘(大白牛车)。这就是开三显一。 这大白牛车的长宽高度,有五百由旬(约三千五百公尺)。金的车轮、白银的柱梁、镶金的绳子,装饰着八万四千个宝铃。车内搭乘所有的佛菩萨。佛招待持有一乘佛(妙法莲华经)的我们,乘坐这个极美的大白牛车。乘坐此大白牛车,就能永远在这无限大宇宙中,自由自在地奔走。

传说[回目录]

  传说,牛头马面原在地府掌管实权,后来为什么只当了阎王手下的一个捉人差役?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

在很久很久以前,丰都城有个姓马的员外,在城内算是个财权双全的巨头。按说,他也该心满意足了,但有一件事情却总是耿耿于怀,因他年已六旬,先后娶了十一个“偏房”,才仅有一个独丁。无论怎么求神许愿,终不能如愿以偿。不用说,马员外对他那个独子马一春,就视如掌上明珠了。但他十分担心,如果万一不幸,不仅断了马家香火。而且万贯家业也无后继之人。为此,他日夜忧愁,不知所措。

  哪料屋漏又遇连夜雨。一天,马员外用过早餐,准备出门备办酒菜,为儿子明日满十八周岁办个喜酒。说来也巧,正在这时,有个八字先生从门前经过,口中琅琅有词:“算命罗,算命!”

  马员外听见喊声,心中大喜,竟把出门之事忘记得一干二净。于是手提长衫,疾步走下台阶,恭请八字先生进屋上坐,茶毕,马员外诚恳地说:“先生,请给我家小儿算个命好吗?”

  八字先生点头说道:“可以,可以。”

  马员外立即给儿子报了生庚时辰。八字先生屈指一算,不禁大惊失色,脱口而出道:“哎呀,不好!”

  马员外大吃一惊,顿时吓得冷汗直流:“啥?”

  “小人不便启齿。”八字先生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马员外心里越发慌张,但为了急于弄个清楚,央求道:“请先生免虑,直说不防。”

  八字先生迟疑片刻,说道:“你家少爷衣禄不错,可惜阳寿太短,太短啊!”

  “多少?”

  “十八岁。”

  马员外“妈呀”一声,晕到在地,半天才苏醒过来,面色如土。想不到明日小儿的十八岁生日,竟成了他寿终之期。想到此,便是一阵碎心裂肝的痛哭。又过了好一阵,才抽泣着问道:“先生,先生,求求你想各个办法,救救我那可怜的儿子吧!”

  八字先生想了一会说:“凡人哪有办法,只有一条,不知员外舍不舍得破费呢?”

  马员外听说还有办法可想,心里自然就平静多了,忙说:“只要能救儿子,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八字先生这才告诉他:在明晚半夜子时,你办一桌最丰盛的酒菜,用食盒装好,端到“鬼门关”前十二级台阶上,把酒菜送给那两个下棋的人。不过,你要连请他们三次,耐心等待,切莫急躁。马员外一一记在心上。

  第二天,当他来到指定地点,果见有两个人正在那里专心下棋。这两位不是别人,正是牛头、马面。

  马员外不敢惊动他们,只好悄悄跪在一旁,把食盒顶在头上默默第看着。当他俩下完了一盘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请道:“二位神爷,请吃了饭再下吧!”

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

那二人似听非听,不语不答,又下起第二盘棋来。

  马员外如此恭候到第二局完,还是不见动静。他有些急了,但又不敢冒犯,只好虔诚地跪在那里静候。又过了一会,牛头突然把棋子一放:“马老弟,我们走吧,时辰到了。”马面也忙放下棋子,收好棋盘,准备下山。

  这下,马员外着慌了,担心错过机会,误了大事,忙提高嗓子喊道:“二位神爷,请吃过饭再走吧!” 牛头马面回头看了一眼,问道:“你是谁?”

  马员外见时机已到,忙讨好地说道:“二位神爷太辛苦了,想此时腹中已经饥饿,小人略备素酒简肴,请神爷们充饥解渴!”

  牛头、马面见此人这般诚心,又看盒中的美味佳肴那么丰盛,不禁垂涎欲滴。马面悄悄的对牛头说:“牛大哥,我们此番出差,尚未用饭,就此饱餐一顿吧。也难为这人一片心意,你看如何?”牛头也早有此意,只是不便启齿,当下点头说道:“吃了下山也不为迟。”说罢,便犹如风卷残叶般,以下便将饭菜吃个精光,正要扬长而去,见送饭人还跪在地上,于是问道:“你为我等破费,想必有事相求吗?”

  马员外忙叩头作揖道:“小人正有为难之事,求二位神爷帮助。”说着还烧了一串钱纸。

  牛头马面过意不去,只好说:“你有何事,快快讲吧!我等还有要事远行呢。”

  “二位神爷,我只有一个命子,阳寿快终,求二位神爷高抬贵手吧。”

  “叫啥名字呢?”

  “马一春。”

  牛头翻开崔判官给他的“勾魂令”一看,大惊道:“马老弟,我俩要去捉拿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只是时辰未到,没想到......这......”

  马员外连连磕头:“二位神爷若能延他的阳寿,小人感恩不尽,定当重谢!” 牛头说:“阴曹律条严明,不好办哪!”

  马员外暗暗着急,灵机一动,转向马面说:“我有个姓马的兄长也在阴曹地府掌管大权,你们不办,我只好去找他了。”

  马面听了,心想,这阴曹地府从王到鬼我都认识,姓马的除了我就无他人了。如果这亲戚是我,可我又没有见到过他,于是便试探地问道:“我也姓马,不知你那兄长是谁?”

  马员外惊喜地说:“小人有眼无珠,一笔难写二个‘马’字,有劳兄长了。”

  马面说:“你说你是我兄弟,我怎么不记得?”

  “你到阴曹地府后就喝了迷魂茶,阳间地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哪里还记得?” 马面一想,他说的着实不假,如今又吃了他的东西,这事不办不好,便个牛头交换了一个眼色。牛头会意,既然如此,干脆就作个人情吧,也图他几个零钱花。于是,趁着醉酒,便回曹作罢。这事被阎罗天子知道了,派白无常亲自查明,确有其事。阎罗天子顿时火冒三丈,即令把牛头、马面押上殿来。为了杀一敬百,他当着群臣之面,将他俩各重责四十大板,接着又吹了两口阴风,顿时,牛头、马面便还了原形。阎罗天子见他俩实有悔改之心,就将其削官为役,留在地府当了捉人的小差。

资料[回目录]

  牛头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 ,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结论: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

  牛头,马面是迷信中阴曹地府的鬼卒。

  牛头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经》说:“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据《铁城泥犁经》说,牛头“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死后为鬼卒,牛头人身”。有的佛经牛头人又作“防逻人”,巡逻访捕逃跑犯人之意。

  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楞严经》卷八称“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面罗刹,手持*矛,驱入城内,向无间狱。”

  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有时是阎王、判官的爪牙,有时爱占点小便宜,有时干点违法乱纪的事,有时又很有同情心。这些也是封建时代人间差役的形象。

  牛头马面等鬼卒,本出自佛教,后被道教吸收。在佛教并不常见,而在道观中常能见到他们的影子。

百度百科地址:ke.baidu.com/view/50725.htm

SOSO百科地址:ke.soso.com/v189153.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银耳茉莉汤制作要诀 茉莉银耳羹制作过程 银耳饮料茉莉银耳汤 发几张很好看的手机壁纸来 无纺壁纸的优缺点有哪些? 移动破碎机价格多少钱一台,移动破碎机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你知道窝瓜和倭瓜的区别是啥吗? 窝瓜和倭瓜是一种东西吗? 经常吃韭菜有什么危害 像素标定板 生活中说人阴风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有人说我阴风是什么意思 库里30张高清手绘插画手机星空壁纸分享 阴错阳差的成语是那个故事引用过来的吗? 什么是阴错阳差 一个女生说一个男生经看是什么意思。 ...旦夕忧思.曾几何起,莫若无知.这几句诗句什么意思? 曾几何处,旦夕忧思.曾几何起,莫若无知.什么意思? 网络流动性 交通网络流量分析问题的来源 孝子顺孙同义词 远方遇故人成语是什么 《桃花源记》中哪句与“赢氏乱天纪,闲者避其世。”这句诗表达意思相近...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介绍 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都冷北风是什么节气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的那段话有什么深层意思?大家帮我找找有没有历史... p3 歇后语 单衣背北风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出自哪里 刘备死时,留给诸葛亮的最后的话是什么? 三等九格是什么意思? 三等九格什么意思 偷合苟容近义词 《申鉴》杂言上第四 《尚书》尚书 序 清朝皇帝宝座后面的那篇文章的全文是什么? 清净自性后一句是什么 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谁? 千禾0添加9度糯米醋是白醋吗醋是白醋 千禾零添加特醋是什么醋2.5升 斑斑什么什么成语 斑斑什么影成语 铜墙铁壁感染不了 谜语 铜墙铁壁,感人肺腑(打一物品) 根据意思进行联想:铜墙铁壁 登高原文注音及翻译 求杜甫登高全文 关于“香山”的诗有哪些? 藏头诗(愿哥哥永远幸福) 与君初相见,犹似故人归,初入姑苏留园,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