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05 01: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02:43
历史上甄姬是曹丕的老婆,曹植的嫂嫂,曹植和甄姬并没有情感纠葛。
曹植写《洛神赋》是”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而作,跟甄姬也没有关系。
甄氏三岁丧父。
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
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
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
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
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
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扩展资料:
最早传出甄宓与曹植有绯闻的是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中《洛神赋》的注解中讲了一个故事:最开始爱慕和想娶甄宓的是曹植,结果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念念不忘。
甄宓死后,曹植觐见哥哥,曹丕拿出甄宓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
晚上,曹叡宴请叔叔曹植,并把这个枕头送给了他。
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经洛水时梦见甄宓来与他幽会,有感而发,写成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个故事很动人,还把《洛神赋》的写作背景给交代清楚了,可惜编得有些不靠谱。
甄宓比曹植大差不多十岁,甄宓嫁给曹丕的时候21岁,曹丕17岁,而曹植只有十一二岁,从年龄上讲,曹植不大可能在曹丕之前就想娶甄宓。
再看看曹植有没有可能对甄宓心存爱意。
曹丕继位后,对几个弟兄深怀嫉妒,先是夺了二弟曹彰的兵权,又*四弟曹熊上了吊。
有一次命三弟曹植在七步内,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若是做诗不成就痛下杀手。
曹植出口成章:“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丕虽然冷酷薄情,却也有文人容易动情的一面,听了这首诗深受触动,便把曹植贬为安乡侯。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诗”。
对于曹丕的打压*,曹植毫无招架之力。
公元223年五月(黄初四年),曹植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前往京城朝拜。
曹彰乃是卞夫人所出,其人勇猛,武艺超群,深受曹操的喜爱,早年就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曾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曹丕对这个弟弟深为忌惮,害怕其势力越来越壮大,于是借朝拜之机将其毒杀,对外则宣称因急病暴毙。
据说卞太后很伤心,哭着对曹丕说:“你已经害死了我的子文(曹彰),绝不能再害了子建(曹植),否则我跟你没完。”曹丕害怕短时间内连杀两个弟弟,引起别人的怀疑,就放曹植和曹彪回到封地。
三人同去京城,回来的却只有两人,心中的悲苦和不安可想而知。
回各自封地的时候,曹植写了一篇《赠白马王彪并序》。
曹氏一门都是枭雄和文豪,这历史上都有确凿的记载,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李善的注解应该是为了《洛神赋》传播更广而杜撰的。
虽然故事编的拙劣,但却流传很广,后世之所以叫她“甄宓”或者“甄洛”,源头就是因为李善对《洛神赋》的注解,使得后世普遍相信洛神是甄氏的化身。
事实上甄宓在正史中只有姓氏,并没有名字,严谨一些的文章提到甄宓的时候会叫她“甄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