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评价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0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1 18:31
前言:
维吉尼亚·萨提亚以家庭治疗闻名于世,是家庭治疗的先驱。但也有人把她的理论和实践归结为沟通学派,因为萨提亚特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沟通姿态”就是萨提亚模式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调整沟通姿态来提高自我价值是萨提亚个人成长模式的一条主线。
本章主要介绍一般性的沟通交流中常见的问题和改善方法。本文中案例均引用自《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六章。
如果说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那么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就是一种修行。不带评价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01
先说一个案例: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清官难断的往往就是这类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这个案例里有两个典型的沟通陷阱,第一个叫做“先入为主的理解”。特德先入为主的认为儿子想要用家里的车,这种理解引发了自己的情绪。
掉进这种沟通陷阱的人很多,下边这个案例也属于这种。
另一个沟通陷阱是“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儿子汤姆认为爸爸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人们总会认为“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或者“如果你在乎我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有时甚至自己什么都不说,也觉着对方应该明白自己的意思。
下面这个例子属于这种。
在亲子关系案例里,大量充斥着这种对话。有无数的人、无数次的落入上边这两种沟通陷阱中。
02
沟者渠也,通者连也。
良好的沟通就是建立交流渠道,让彼此心意相通。这需要对话双方有活在当下的能力。
只是人们往往会在沟通的管道中加入自己的“评价”,制造了沟通陷阱。这个评价并不是“苹果好吃,香蕉难吃”这种评价,而是“他真是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人”这种自我对话的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会在潜意识里无数次的自动发生,连自己也不知道。这种“评价”让自己离开了当下正在发生的对话,去到了过去或者未来。
196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人类在沟通中全部的表达信息=7%的语言信息+38%的声音信息+55%的情绪及肢体语言信息。
是不是太出乎意料了?为什么语言信息只占7%?少的太措不及防了吧?
这个公式意味着在人际沟通中,表达同样的语言内容,但使用的语气、语调、音色、音量、情绪、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息不同,那么接受方的感受和理解就会完全不同,而且人们会更依赖非语言信息来理解对方所传达的意思。
03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原因就是在人际沟通中人们会不自觉的加入大量的自我对话式的“评价”,这些评价几乎都是指向非语言信息的。所以非语言信息对人们沟通结果的影响非常巨大。更可怕的是很多评价是在沟通还未开始时就已经发生了。
看下面这个例子。(两人见面,还未开始对话前的刹那间)
评价来源于过往的生活经验。这种评价会让人们混淆当下和过去。
除了对外貌、表情等“图像”信息会有潜意识的评价外,人们对“声音”信息也会有评价。
比如这个声音代表对方在犹豫,那个声音代表对方不够自信等等。人们会依据这些自动的评价做出自动的反应。而且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对自己声音所传递的信息,其实并不了解。
想一想你第一次听到自己说话声音的那一刻,是不是很吃惊,觉得那个声音一点都不像自己。再有,如果你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听,很多时候你会觉着自己说话的逻辑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完美。
04
最好的沟通是两个人完全活在当下,如实观察、如实反馈、如实倾听、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如果说不随便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那么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就是一种修行。不带评价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
欲知更多沟通模式,且听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