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诗话中陶然亭的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5 09: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4:32
京师外城西偏多闲旷地,其可供登眺者日陶然亭。近临睥睨,远望西山,左右多积水,芦苇生焉,渺然有江湖意。亭故汉阳江工部藻所创。江君自滇南入为工部郎,提督窑厂,往来于此,创数楹以供休憩,高明疏朗,人登之,意豁然。江君有记,有长古诗,刻石陷壁。诗如初唐体,文学欧阳永叔,书法甚似吾乡严宫允(绳孙),或即严所书。江君仕康熙时,其时士大夫从容有余力,风流所事如此,可羡也。
京师外城西偏多闲旷地,其可供登眺者日陶然亭。近临睥睨,远望西山,左右多积水,芦苇生焉,渺然有江湖意。亭故汉阳江工部藻所创。江君自滇南入为工部郎,提督窑厂,往来于此,创数楹以供休憩,高明疏朗,人登之,意豁然。江君有记,有长古诗,刻石陷壁。诗如初唐体,文学欧阳永叔,书法甚似吾乡严宫允(绳孙),或即严所书。江君仕康熙时,其时士大夫从容有余力,风流所事如此,可羡也。
秦朝纡这段笔记把江藻修陶然亭的经过,江写的碑记,以及陶然亭的风景说得很清楚。其中提到的严宫允(严绳孙)是江藻友人,是和江藻同时的著名书画家。康熙时举博学鸿词,屡征不就,屡辞不准,不得已进场,只做了一首诗便离开考场。后被授为检讨,又迁中允,所以秦朝钅于称他为“严宫允”。严是无锡人,秦是金匮人,清代建制,无锡城分无锡、金匮二县,都归常州府管,严、秦二人是同乡,所以秦文中称之为“吾乡严宫允”,是个颇有民族气节的人。未观其人,先观其友,从江藻的诗文法严书上石、或即严书上石一点看,也可多少想见江藻的襟怀。
江藻修陶然亭,是在康熙三卜四年,亦即公元一六八五年,正是修建太和殿工程完工的一年。江藻当时以工部郎中的官衔,提督窑厂事务,烧制琉璃砖瓦,这些窑厂,就在南下洼子、陶然亭所在地大悲庵的周围。这周围的地方,因为烧窑取土关系,越挖越低,只有这座古庙,未被挖掘,因而就显得特别高敞。江藻在这座破庙的西面,修整了一下,盖了一排东房和敞轩,作为公余休憩,和朋友们聚会的场所,以“更待菊黄佳酉襄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诗意,取名“陶然”。后来挂在庙门前的那块江藻写的大匾,只有“陶然”二字,并未加“亭”,但是从江藻时开始,大家便以“亭”呼之,实际并不是“亭”,只是几间比较高敞的、面西的敞轩而已。这几间敞轩,在建筑上并不讲究,甚至可以说是较为简易的,这座古庙也很小,只有一个院子,只是庙院的一个六棱石经幢,的确是辽代的东西,足以证明这个地方的古老的历史。
江藻修了陶然亭,又作诗,又作记,又树石,又刻字,真是一经品题,身价十倍,原来僻处城南一隅的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庙宇,不久就名闻遐迩,成了北京的文人学士流连咏觞的第一胜地。康熙以后,二百年中,在北京作京官的海内名士,大部分住在宣武门外,所谓“宣南”流寓,这些人,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游览过陶然亭。
陶然亭所谓“高明疏朗”,远可以眺望西山,无限缥缈,近可以放眼积潦,一派苍茫,可以说是说不尽的野趣和江湖之思,使这些久居日下、红尘攘攘、案牍劳神的京官老爷们精神为之一爽。这里宜春、宜夏、宜秋。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