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6 07: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1885 年,Pelizaeus 率先报道了有5 例男性患儿的家系,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四肢麻痹、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等。Merzbacher 于1910 年再次对Pelizaeus 所报道的家系进行研究,此时受累的患者有14 例,有2 例女性患者,结果发现,此病具有X 连锁隐性遗传特征且在脑组织活检中发现白质髓鞘缺失故,将此病命名为PMD。此病病理表现为髓鞘区与脱髓鞘区交错,呈虎斑样外观,镜下可见嗜苏丹样物质沉积于半卵圆中心、脑干和小脑内。PMD是严重的致死、致残性神经遗传病,患者寿命均较短,严重者仅能存活至几岁,甚至生后即死亡。其发病率在美国为1/500 000~1/300 000, 我国尚缺乏相关的发病率研究,2007年本课题组首次在国内对一个PMD大家系进行了PLP1基因诊断与报道,并于2006年至今临床诊断PMD 76例,完成PLP1基因突变分析60例(其余患者基因分析正在进行之中),其中基因确诊57例。以下将从PMD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进行阐述。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1885 年,Pelizaeus 率先报道了有5 例男性患儿的家系,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四肢麻痹、共济失调、发育迟缓等。Merzbacher 于1910 年再次对Pelizaeus 所报道的家系进行研究,此时受累的患者有14 例,有2 例女性患者,结果发现,此病具有X 连锁隐性遗传特征且在脑组织活检中发现白质髓鞘缺失故,将此病命名为PMD。此病病理表现为髓鞘区与脱髓鞘区交错,呈虎斑样外观,镜下可见嗜苏丹样物质沉积于半卵圆中心、脑干和小脑内。PMD是严重的致死、致残性神经遗传病,患者寿命均较短,严重者仅能存活至几岁,甚至生后即死亡。其发病率在美国为1/500 000~1/300 000, 我国尚缺乏相关的发病率研究,2007年本课题组首次在国内对一个PMD大家系进行了PLP1基因诊断与报道,并于2006年至今临床诊断PMD 76例,完成PLP1基因突变分析60例(其余患者基因分析正在进行之中),其中基因确诊57例。以下将从PMD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