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6 08:3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2:15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预防诺如病毒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3.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应戴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2:16
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该病毒能够在宿主体外稳定存活,且只需很低的病毒载量便会引起感染,感染后缺乏长期免疫,因此,这种疾病也被称为"胃肠流感"。
流行特点:一般情况感染者自出症状开始排毒时间平均为4周,最长为8周,免疫低下的患者排毒时间可更长。人感染诺如病毒后无持久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且目前尚无疫苗可防。全年均有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一般分三类:人传染人模式、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
人与人接触传播,也包括接触病例的呕吐物、粪便等排泄物及接触被病例污染的环境等间接传播。
食物传播、水传播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食品、水源被感染者污染后易感者摄入病毒而感染。生食的凉拌蔬菜及制作好的即食制品引发的食源性诺如病毒疫情最常见。
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是24~48h,最短12h,最长可达72h。感染者大多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痛和非血性腹泻。儿童患者则呕吐较为普遍。腹泻及呕吐症状往往持续12~24h。病程1~7天。研究还显示,40%的患者在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头痛、寒战也是常见症状,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
个人及家庭防护方法:
1.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注意: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2.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喝开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
3. 患病期间居家隔离:患者需根据病情居家或入院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检测呈诺如病毒阳性但无感染性腹泻症状的隐*染者,也需居家隔离3天。
4. 居家消毒:患者家庭环境也应依据医务人员指导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患病后不要过于担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病情轻微,持续时间短,预后良好。患者应充分休息,清淡饮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2:16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预防诺如病毒应当做好以下几点: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2:17
预防诺如病毒的关键是采取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以下是个人和家庭可以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
手卫生:经常洗手,并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接触他人后。
社交距离:尽可能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和与他人接触时,戴口罩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
避免触摸脸部:尽可能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部位进入身体。
加强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在室内的传播风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聚集和旅行:避免参加大型聚集活动和非必要的旅行,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
总之,个人和家庭可以通过采取以上预防措施,降低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22:17
1. 遵守卫生规定: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勤换毛巾,勤换床单,勤换枕头套,勤换毛巾,勤换洗漱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