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7 19: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23:34
暑假,我有机会游览了云南滇池。
高原无海,高原人却向往海,因此高原人将湖称作“海”、“海子”。然而被称作“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云南滇池,以其湖面浩淼有了海的风貌,却既不叫“海”,也不叫“湖”,而是叫“池”,是高原上的圣洁池。滇池,她既有海的壮阔,也有湖的秀美,她是云南的母亲湖,她是我心中的圣水湖…
“滇池,又名昆明湖,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西南面,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海拔1886米,它是由古代发生地质断层陷落而形成,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
滇池延绵的湖岸线周围,分布着众多的自然村落,我随处能看见村庄,村庄里晾晒的鱼网,以及村里的渔民打鱼晚归的情景,“他们的生活可真随遇而安”我在想。
那天中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我们由滇池边大观公园的大观楼一侧乘船入滇池。游船缓缓的驶离湖岸,继而加快速度。滇池,天与水相接,水天一色;水面满满的,仿佛要漾出地平线;极目远望,白茫茫的,分不清水、天、山;近看浮光若金,刺人眼。游人们都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竞相拍影留念。
我更被这壮丽景色所吸引,身后的大观楼离我们渐渐远去,变成了一道风景。船划过水面,荡起的涟漪与散射的阳光相撞,折射出各种光圈,五光十色,十分迷人。我完全置身于巨大的水球当中,感畏滇池的神圣,那一刻,我的心灵不带一丝尘埃,仿佛就是一个圣女,融入滇池这浩淼、圣洁、壮观的“天湖”。右前方是傍水而依的西山,连绵的西山像一个睡美人,身着绿色的衣裙,在云雾缭绕的白纱映衬下含羞带笑。泛舟湖上,水天一色,山光波影,真切体会了浑然天成的超然境界。
傍晚时分,沿湖的村庄袅袅的升起了炊烟,渔船争先恐后的往回赶。船头和船尾都尖尖,又窄又长的小船里摆着几篓收获。船行靠撑篙,长长的竹篙比小船还长很多,渔民的撑船技巧相当娴熟。渔妇头上都戴斗笠围头巾,她们撑船也不输给男的,比赛似的,你追我赶,飞快的行驶。头顶的一群群白色的鸥类水鸟忙碌地飞着,好像要寻机抢吃船上的小鱼儿,或者在庆贺渔夫辛劳一天的收获。金红色的夕阳照得天空和湖面一片深蓝,此情此景和我小时候在画中看到的一样美。
滇池,你这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叠翠的滇中盆地,风姿绰约。
我赞美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水湖。
保护滇池母亲,家乡的景色
天地有灵,山川多情,红土高原饱浸了上苍厚爱,孕育出一位美丽的仙女。白云是她的纱巾,西山是她的头枕,碧波是她轻柔的臂膀,辽阔的湖面是她舒展的体态。滇池,一位从远古走来的母亲,她用甘甜似乳,清澈如碧的湖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昆明儿女,人们依偎在她身旁,织网捕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了滇池,才有昆明。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副大观楼长联描绘出了“高原明珠”滇池的绝美画卷。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的壮阔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
可今天,母亲再也不是昔日的仙女,而是一位得了重病的老人。昔日的水绿得像一块翡翠,而今天的水浑浊如一汪泥潭,昔日鱼虾自由的在水中嬉戏,而今天见到的,都是鱼虾的尸体。六十年前,滇池湖水清澈,喝起来清凉甘甜,水生动植物繁茂;五十年前也还清澈,只不过不能喝了,只能洗菜;四十年前的水比以前浑了,不过还可以游泳;三十年前水便浑得什么也干不了了。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是我们,是我们伤害了母亲。
滇池母亲已进入衰老期,湖盆在缩小,变浅,湖泊的自净能力较低。滇池周围没有大江大河注入,属于半封闭性湖泊,湖水滞留期较长。而随着昆明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流入滇池,盲目地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过度捕捞,更是加重了对母亲的摧残,是我们对她的蹂躏加速了她的衰老,把原本脆弱的她一步步推进了死亡的深渊。
作为小学生,虽然不能尽太大的力,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量力而行,尽自己所能保护滇池。我们可以弯腰拾起地上的垃圾,我们可以不往滇池里扔杂物,我们可以不抓海鸥拍照,我们可以把保护滇池母亲的重要性告诉自己的父母……要保护滇池,随时都可以。
昨天,清澈的滇池水是我们祖辈、父辈们对滇池的记忆;明天,经过治理后母亲湖慢慢舒展开来的笑靥,将是我们以及后代们对滇池的记忆。我相信,一个人的力量虽小,但是每个人都出一份力的话, “高原明珠”终将重放光彩。
2012年暑期,我有机会游览了云南滇池。
高原无海,高原人却向往海,因此高原人将湖称作“海”、“海子”。然而被称作“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云南滇池,以其湖面浩淼有了海的风貌,却既不叫“海”,也不叫“湖”,而是叫“池”,是高原上的圣洁池。
滇池,她既有海的壮阔,也有湖的秀美,她是云南的母亲湖,她是我心中的圣水湖… “滇池,又名昆明湖,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西南面,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海拔1886米,它是由古代发生地质断层陷落而形成,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 滇池延绵的湖岸线周围,分布着众多的自然村落,我随处能看见村庄,村庄里晾晒的鱼网,以及村里的渔民打鱼晚归的情景,“他们的生活可真随遇而安”我在想。
那天中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我们由滇池边大观公园的大观楼一侧乘船入滇池。
游船缓缓的驶离湖岸,继而加快速度。滇池,天与水相接,水天一色;水面满满的,仿佛要漾出地平线;极目远望,白茫茫的,分不清水、天、山;近看浮光若金,刺人眼。
游人们都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竞相拍影留念。 我更被这壮丽景色所吸引,身后的大观楼离我们渐渐远去,变成了一道风景。
船划过水面,荡起的涟漪与散射的阳光相撞,折射出各种光圈,五光十色,十分迷人。我完全置身于巨大的水球当中,感畏滇池的神圣,那一刻,我的心灵不带一丝尘埃,仿佛就是一个圣女,融入滇池这浩淼、圣洁、壮观的“天湖”。
右前方是傍水而依的西山,连绵的西山像一个睡美人,身着绿色的衣裙,在云雾缭绕的白纱映衬下含羞带笑。泛舟湖上,水天一色,山光波影,真切体会了浑然天成的超然境界。
傍晚时分,沿湖的村庄袅袅的升起了炊烟,渔船争先恐后的往回赶。船头和船尾都尖尖,又窄又长的小船里摆着几篓收获。
船行靠撑篙,长长的竹篙比小船还长很多,渔民的撑船技巧相当娴熟。渔妇头上都戴斗笠围头巾,她们撑船也不输给男的,比赛似的,你追我赶,飞快的行驶。
头顶的一群群白色的鸥类水鸟忙碌地飞着,好像要寻机抢吃船上的小鱼儿,或者在庆贺渔夫辛劳一天的收获。金红色的夕阳照得天空和湖面一片深蓝,此情此景和我小时候在画中看到的一样美。
滇池,你这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叠翠的滇中盆地,风姿绰约。 我赞美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水湖。
昆明向来都有“春城”的美誉,在这座充满活力的美丽城市中,一种能够凝聚昆明“大家庭”中的每一员的“城市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活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城市市民整体面貌的体现。
作为昆明“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做一名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朝气蓬勃、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有追求、有理想的小主人。可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我们必须总结昆明的昨天,之后要了解昆明的今天,最终让我们尽情展望昆明的明天!正是这样,“昆明精神”便成了这一计划中的主角,“昆明精神”是一种倡导开放进娶包容大度、创新发展、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
当外地人问起昆明的历史时,我总会滔滔不绝地向他说很多昆明的英雄人物、山光水色、风土人情,因为昆明的历史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大家一定认识举世闻名的航海家郑和吧!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他出生在云南的晋南县,从小就听他爸爸说过西洋国家的故事,这给予郑和很大的影响。他分别于1405年、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和1431年七次出使西洋各国,先后到达非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早87年,是历史上最早、最伟大、最有成就的航海家!当有人谈起昆明的今天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因为“高原明珠”滇池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原来清澈见底的湖水,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流进了我们亲爱的母亲湖里,还有生活污水的排放,让母亲湖脏乱不堪、死气沉沉、蓝藻肆虐。听妈妈说,二十年前的滇池还可以游泳。那时的滇池充满了生机,不仅景色迷人、环境优美,还能经常看到人们在水中畅游嬉戏、追逐打闹的场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是多么向往那样的情景啊!当我联想起昆明的明天时,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因为那是由我们中国共-产主义接-班人创造的世界。到那时,昆明城将焕然一新;到那时,我们昆明将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到那时,昆明将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游览。那将是一副怎样繁荣昌盛的情景呀!
[作文 迷人的滇池]迷人的滇池 我非常喜欢家乡昆明的滇池,因为它无论何时都很迷人,作文 迷人的滇池。
春天,阳光照在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好看极了,岸边那悄悄开放着的花朵,给滇池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春风姑娘轻轻地吹拂着水面,滇池就泛起了层层波纹。
水边的柳树轻轻地摆动着它们的手臂,向游客们打招呼。 天气炎热的夏天,滇池仍然非常美丽、迷人,水中映着雄伟的西山的倒影,非常壮观。
湖水是那样清澈,清得能看到湖底青绿色的石头和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活泼机灵的小鱼。远远望去,滇池好像没有边际,似乎和天连在了一起。
你站在岸边,偶尔会感受到一阵微风吹来,凉爽极了。夜晚,你抬头仰望着炫丽的星空,能看到点点繁星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挂在夜空中。
你看,那些小星星正朝你眨眼睛呢! 秋天,滇池旁边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小松鼠在树上上窜下跳,非常可爱,小学三年级作文《作文 迷人的滇池》。滇池的湖面上漂浮着一些渔船,渔夫们撒下网,耐心地等待着鱼儿游进他们的网里。
傍晚,鱼儿满仓,渔夫们满脸喜悦,划着他们的渔船回去了。这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象啊! 滇池的冬天与众不同,它没有刺骨的寒风,也没有漫天飞舞的大雪。
它是温暖的、热情的。瞧!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不远万里都飞来了。
它们有的停歇在镜子般光滑的湖面上,有的在滇池的上空盘旋。不时有一些游人逗弄着可爱的红嘴鸥,构成了一道奇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风景! 这就是美丽迷人的滇池,这就是昆明的“高原明珠”。
50字叫作文?500字吧?
《爱我滇池,美在昆明》
滇池之美,在于她的宽广浩瀚。滇池,又叫昆明湖,由构造陷落而成,有盘龙江等二十多条河流注入,是我国内陆第六大淡水湖,位于昆明市西南西山脚下。
以前一直以为滇池的秀美仅限那一望有际的湛蓝湖面和时飞时落的红嘴鸥。
走上石板铺就的石阶,石阶很短,几步之遥就上了滇池大坝。满眼的人潮,视线的左前方,竖立着一块巨石,上书:“最佳观鸥点”五个红红的大字。挤身大坝的近前, 放眼昆明湖,湖水连着山,山接着天。蓝蓝的天飘忽着白云朵朵。波光粼粼的湖面,红嘴鸥如白色的珍珠点缀着。瞬间,心旷神怡。
漫步在坝道上,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时而的微风吹拂面颊,空气清新如晨。坝道的右边是整齐的漂亮绿化带,然后是机动车道,隔着车道的是一幢幢的别墅。左边是滇池的支流,规整不一的湖面被小小的丘陵分隔成若干个小巧的湖中岛,恰似袖珍版的千岛湖。岛上种植着小灌木,有云杉、小叶榕、杨柳树。。岛的四周种植着水生植物, 有葛嘴、旱伞草、荷花、芦苇。.湖中零星的栏养着珠贝,唯有水杉光秃秃的枝条显露着冬的季节。春城的冬天依然花红叶绿。
走下坝道的绿荫小径,绕着长廊穿行在湖水的深处,盘根交错的植物,让你置身恍如深林的密处。湖水静的一望湖中的倒影,有种意境让人留连。游览且行且停,湖栏边靠靠,香榭长廊上座座,轻听鸟儿的歌喉,静观湖水树木的窃窃私语。转湖转林之间,静默于恬淡。虽无一语,然似与自然寻幽寻思寻味,寻寻觅觅于心间。
转出湖央,返回到坝道,坝道湖边的芦苇错落有致。风起时,苇絮随风摇曳,似仙女飘然若舞. 绣红的颜色里透着黄的冬色章显着季节的存在.
远眺坐拥昆明湖的山脊,恰似一睡美人静卧在那里,接大地之灵气,润湖水之神韵,与人文共通和谐。沿来时的路往回走直向大坝,依坝子探身向湖望远,此时的山脊更似一长发飘逸的少女静听着湖水的耳鬓厮磨和红嘴鸥的打逗嘻戏。阳光从云朵里折射, 波光粼粼的湖面白鸥点点。..
与红嘴鸥亲密接触好不兴奋,扬起鸥粮的那瞬间,数十只的红嘴鸥争先恐后峰拥而上,你听得到“咕咕”的鸥叫声和“扑扑”的翅膀拍打声。若你高举着鸥粮的手停在空中,红嘴鸥会府冲而至夺下鸥粮,那一刻抢拍下的镜头,最真实的人与自然的写照。
与鸥嘻戏的时间, 举着相机抢拍了无数张红嘴鸥骄健的身影。人与自然这样的和谐,红尘中一切的不快荡然无存。路边游人和景点照像师傅为我拍下了珍贵的照片,记忆在那一瞬间定格。 大自然静好,置身其中,烦恼皆无。
昆明的美在我心幕上留下了五彩缤纷的画廊,就像在我疲倦的翅膀上落满了快乐的音符,挥之不去…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进晋宁县内,距市区5千米,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
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千米。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
形似弦月,南北长39千米,东西宽13.5千米,平均宽度约8千米。湖岸线长约200千米,湖面面积300平方千米,距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
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客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副美丽的天然画卷。
昆明湖简称滇池,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南,方圆300平方公里,海拔在1800多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
周围名山、名寺、名园无数,池上烟波浩淼,湖水碧绿,景致极佳。因此,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滇池的形成是滇中的底层由于断层的陷落,形成湖泊。四周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地下溶洞不计其数,辽宁的本溪水洞和桓仁的望天洞,沈阳的藏军洞与其相比,如同蜗牛和大象。美不胜收的大观楼,就在湖畔。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幅长联出自于此,受到毛*的推崇。四周的西山险而壮观,海埂公园、郑和公园闻名于世,聂耳墓让人肃然起敬,石寨山、白鱼口、观音山秀丽多姿,古墓群遗址让人联想这里古时的繁荣。
登高一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那份心情极爽。湖上帆影点点,养殖业也发展很快。
近年来,修了山路和旅游服务设施,游人如云。碧鸡山和金马山很形象,在湖的两岸夹侍,树茂林密。
隐现的古寺一座又一座,尤其是严华寺僧人念经洪亮的声音和着晨钟暮鼓,回荡在山野,是一幅怡人的图画。当地少数民族很多,如白族、傣族、撒尼族,服饰精美。
摊床前是不贵的民族工艺品,如蜡染的服装和装饰物。风味小吃很多,我索性午餐和晚餐不回会议吃,一样尝点就饱了。
明代诗人杨滇有诗曰: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就是赞美这里的气候和美景,看来又弥补了游山玩水的一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