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中提出以意反意的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9:18
“以意反意”是古代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命题,其含义是读者应通过自己读作品时的感受,反过来推测诗人创作的本意和作品的主旨。古代提出“以意反意”的是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以意逆志”,今人表述为以意反意。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万章章句上》)。意思是: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的主旨、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才是真正把握了诗的旨趣,读懂了诗。“以意逆志”的命题, 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重视。
“以意逆志”一语,现代有人表述为“以意反意”,意思是一样的,“逆”意即为反,“志”意即为意。“以意反意”,就是要求理解诗歌作品时,应当设身处地以“意”(即人之常事之常理)来揣摩领会诗人的创作用心、旨趣,反过来把握诗的主旨和作者本意,避免产生误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待考),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南宋直至清末,四书是科举必考之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有三万五千多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9:18
“以意反意”是古代古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命题,其含义是读者应通过自己读作品时的感受,反过来推测诗人创作的本意和作品的主旨。古代提出“以意反意”的是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以意逆志”,今人表述为以意反意。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万章章句上》)。意思是: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的主旨、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才是真正把握了诗的旨趣,读懂了诗。“以意逆志”的命题, 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重视。
“以意逆志”一语,现代有人表述为“以意反意”,意思是一样的,“逆”意即为反,“志”意即为意。“以意反意”,就是要求理解诗歌作品时,应当设身处地以“意”(即人之常事之常理)来揣摩领会诗人的创作用心、旨趣,反过来把握诗的主旨和作者本意,避免产生误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或子居,待考),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南宋直至清末,四书是科举必考之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有三万五千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