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人们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9 16: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10:07
疫情下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情绪困扰
一是疑病和焦虑
主要表现为偶有咳嗽,就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整天关注疫情的进展消息,反复查看相关内容;出门办事 “看谁都是病毒携带者”“不敢出门,更不敢去医院”“感到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等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推动焦虑情绪发展为恐慌情绪,导致产生一系列盲目从众的行为,比如:过量使用消毒剂、过量吸烟饮酒,抢购囤积口罩、75%医用酒精、蔬菜食品等。种种的暗示行为,加重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是睡眠障碍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产生担忧和恐惧。失眠和恐惧一样,是我们人类的古老反应模式。面对危险,我们的反应模式只有两种:“战”或“逃”。无论哪种,我们的睡眠都必然会受到影响。面对疫情,容易出现入睡困难、频繁醒来、早醒、睡眠表浅以及白天精力不足、困倦等失眠症状,短期失眠是人们在面对外界压力和应激性事件时常常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多数在事件过后可恢复正常,因而需要正确看待和面对,学会接受,不必对此过度担忧。然而,如果一部分人在短期失眠出现后,不能进行正确应对,发展出一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则容易转化为慢性失眠。
三是恐惧和愤怒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往往会看到一些充满“戾气”的文字,面对疫情的风险和人人自危的压力情境,人们会产生愤怒情绪,其实是增强控制感,进行自我防卫的自然反应(“挫折—攻击模型”)。但是这种群体情绪,可能会成为网络暴力的温床,甚至被有心煽动者利用。许多谣言恰恰是针对人们的恐慌心理,诱使我们过度地发泄自己的不安,而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四是悲伤和抑郁
居家隔离过程中,有的人情绪低落,甚至悲伤、绝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感到十分疲劳、精神不振,很难集中注意力,忍不住想哭泣。在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以及身边其他人传递给的沮丧情绪,可能产生抑郁,如果持续时间长了,会导致生理紊乱,影响正常的睡眠和饮食,还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抑郁的伴随症状增多,如:思维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社会功能的损害加重,甚至达到严重抑郁症的程度。
五是强迫的行为
一部分人反反复复地查看手机信息,或者一天到晚守着电视机看各个台的新闻;或者总怀疑自己没有消毒干净,反复对自己的用品和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如果不反复消毒,自己总是不放心。
六是盲目的乐观
一部分人抱有“我不可能被感染”的侥幸心理,产生盲目的乐观,不仅会放松警惕,而且会增加自己和别人感染的风险。当后续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时,这些人可能放松预防措施,过早的开始旅行、聚餐等活动,有可能造成疫情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