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8 17:06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28 21:27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散学生的积极性,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数学教学如何发散学生的积极性
(一)思维速度的训练。就初中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新课后,教师可以出部分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出综合性较强的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规定时间内看有多少同学能够做出来,或让每一个同学在规定时间出一份试卷,看谁的试卷质量高。
(二)课本的同一性与发展需要的层次性的关系。现在学生都学同一数学课本(相对一定范围而言),但今后运用数学的层次又不同,这就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数学要求。因此,有专家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共同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如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发展其数学特长。
(三)数学难学与数学必学的关系。数学难学这是大多数学生的体会。数学现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它是人们必备的知识。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作支撑。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化难为易、化深奥为通俗,使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学好数学,为未来的发展打好数学基础。
2培养数学思维
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
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1;3600÷(3600×1/6÷4)-4;解2:(3600-3600×1/6)÷(3600×1/6÷4);解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4:1÷(1/6÷4)-4;解5:(1-1/6)÷(1/6÷4);解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 解7:4÷1/6-4;解8:4×(1÷1/6)-4;解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3营造数学氛围
巧设悬念,引入新课,激起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问题,让一个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导入时设置带有悬念的问题,为上好整堂课做好铺垫。
如在教学“速算星期几”时,教师先与学生对话:“今年9月6日是你10周岁的生日,我真希望那一天是星期天。但是很遗憾,那天是星期一。”“任何一年的某月某日是星期几我都可以算出来。”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计算的奥妙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再如在教学加法简便计算时,我有意识的让学生随意说出几个四位数,如:4533、4576、5698、6578、8712、6666、3333、8144等,然后我随意再写几个数(6667、3334、1856、5467、5424、4302、3422、1288),告诉学生,我能迅速算出这十几个数的和。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的计算奥妙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简便计算。这种紧扣教材且生动有趣的导言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引入了育人的知识境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圆柱时,我让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圆柱体的展开图,在学生制作时我观察各组制作过程,并参与到他们的制作过程中,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了他们在制作时的所思所想。个别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解决。在讲如何判断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先是倾听学生们的方法,然后让几个有代表性、思维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4培养数学兴趣
把握教材重点,做好准备工作
课堂最基本的学习手段就在于预习,预习不能够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它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为了将知识能够更好的教给学生,老师就必须十分深刻的把握知识的内涵,所以老师要深刻的把握数学教材中的重点,把最基础的东西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讲出来让学生接受。在做准备的同时还要根据内容的难易,分出等次,对待学习好的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学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对待接受能力不太好的同学又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把握知识。
老师要在讲课之前做好教案,让学生从易到难的跟上教案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逐步深入中了解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老师要强调预习的作用,让学生自主预习,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尽快的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而且能够把在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加深印象的解出来,能够使学习非常有效率,教学才能够事半功倍。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足见操作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学实验也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在教学中,适当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因为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比较肤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
这样的教学,学生学时既学得主动、学得心甘情愿,又能满足他们自我探索的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了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18:35
(一)上新课的兴趣过后,有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慢慢减弱,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只要我会,举不举手都是一样的。或是存在侥幸和懒惰心理,觉得反正我不回答,也会有其他同学回答。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那么怎么样改变这样的课堂状态。
1.渲染气氛,引发兴趣。课堂上,自己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要善于使用微笑教学,并辅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发言,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沟通情感,培养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学生对老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关系到对这个科目的喜爱和投入。所以自己要在情感上多付出,对学生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真切的感到老师是真心的要帮助他。他们才会大胆的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教学灵活,保持兴趣。这里面,我主要指对数学学习的处理和问题的设置,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少设置过易和过难的问题,多提开放性和发散性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积极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
4 让兴趣变为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19:53
你可以试试,提问的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