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宁古塔堪比十个黄泉路,为什么女犯人宁愿自刎都不愿意发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7 03: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32
在清宫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镜头,在某个官做错事情后,皇上大怒对身边的侍卫说:“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这句话成为清宫皇帝愤怒的口头禅,也是大臣们噩梦的开始。
众所周知清朝有“十大残酷刑”,其中有“流放”的刑罚。虽然比死刑轻,但是这种流放堪比走十个黄泉路,让人生不如死。被判定为“流放”的犯人,无论身份多么高贵,今后也只能是所谓的“流人”身份。清代很多“流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宁古塔最早的记录在《清太祖实录》。
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录》中写道:“宁古塔位于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宁古塔也是一个极冷之地,离京城很远,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都说紫禁城是养人的风水宝地,但去宁古塔有七八千里的路程。有很多被发配的人都坚持不到那里。
宁古塔在黑龙江牡丹江附近。这里一年四季都结冰。宁古塔在满语中是“六个”的意思,满清皇帝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生了六个儿子。他们就是在这里繁衍的,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所以,清朝皇室都把宁古塔看作是他们的发源之地。
但是,实际上爱新觉罗的发源地应该是宁安市旁边的“觉罗”古城,住在这里的*部分叫觉罗,宁古塔是爱新觉罗的发祥地的可能性很低。由于 历史 原因,清皇帝还是把宁古塔作为自己祖先的发祥地供奉起来。
首先,宁古塔太冷了,是当时中国冬天最冷的地方。
最初女真人六十为了躲避严寒,来到了中原。所以再回到那里的话,简直就像噩梦一样。对南方来的汉人仕子,把他们送到这里就像是把他们送去坟墓一样。
其实除了寒冷,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繁重的工作在这里,通常被发配到这里的凡犯人都要被折磨致死。对于手无寸铁的文人来说,没有强大的求生欲是无法生存的。
第二个重点是远而险。比发配宁古塔更可怕的是“永世不得入关”。
宁古塔确实是严寒之地,从京都到宁古塔有七八千里路,一年到头都因大雪封山。实际上古人说得有点夸张,实际上根据我们现在的百度地图是告诉我的。全程就只有1400公里。
其实一个古人距离单位里要比现在的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古人要翻山、越岭、渡河,走得都不是直线距离。所以这个七八千里真的不是虚数。一路上各种洪水猛兽,处处考验犯人。
这对于有着落叶归根情节的汉人来说,考验也是巨大的。即使中途死去,也永远不能进入祖先的坟墓。“永远进不了关”意味着世世代代只能留在关口给人做奴隶。
第三,犯官女眷们发配给披甲人为奴,那是最考验道德的事情。
宁古塔作为清初边疆的重镇,是东北各族百姓向朝廷进贡的转收站,清关外的重要性仅次于盛京。但是,随着清朝进入海关,宁古塔的地位一下子下降了,虽然是兵营,但更像是监狱。
披甲人实际上就是帮助保护清王朝边境的军人。但是,由于满洲人的特殊八旗制度,实际上这些披甲人的成分很复杂的,大多数都是以前的战争而投降归建的,地位只是高于阿哈(满语奴隶)。
但是,被很多犯人的家眷很多都是接受过良好的文化。给披甲人当奴隶的话,连阿哈都不如。更何况,在寒冷地区的披甲人,长年缺少女性。这些女性到了宁古塔。一想到后果就毛骨悚然。所以很多女眷听到发配宁古塔,在给披甲人做奴隶的时候,为了保持贞操,毅然自杀了。
清八旗制度的核心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
旗丁根据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阿哈”是奴隶,大部分都是汉人和朝鲜人。“旗丁”是指女真人。
正如其名,披甲人就是披着铠甲的人。说白了,就是清朝时代的军人。主要以旗人为主。但是他们和严格意义上的军人又不一样。“披甲人”在战时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就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军人;和平年代解甲归农,捕猎为生,自给自足,他们就成了地道的猎人。
把犯人发给“披甲人”为奴,就是让他们去服侍这些军人。
不过,满清时期,守卫宁古塔的“披甲人”,还算善待罪犯。
如有发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会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没能成功脱逃而返回,“披甲人”还会作证是犯人主动自首以减轻责罚。
“披甲人”还有很高的捕猎本领。
“披甲人”四季都可以狩猎。狩猎的时间是有限的。短的是一天,长的是几十天。他们可以靠野兽的踪迹追踪数十里。少数的“披甲人”可以一个人杀死老虎或熊。
在清朝时期,“披甲人”和被流放的犯人一起,把中国文明的种子撒在了宁古塔这一荒废的后进边境,并教当地人种田、经商。
从顺治一直到咸丰,有很多犯人都被发配到了宁古塔。但是进入近代之后,随着沙俄的南下,宁古塔地区也不再安全。就这样,清朝改变了流放的区域。在近代 历史 上,发配西北地区的犯人逐步增多。熟悉近代史的朋友会发现,发配伊犁取代了发配宁古塔。当年,林则徐大人也曾经被发配到了西北。不过人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再加上自己的女婿实在是争气,自然不会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