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写作》——文章如何打动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7 05: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5:47
如何让文章感动人?很简单,也很难。作者很难把握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带来难忘的感动。作为读者也所求不多,只要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思考,将文章传达到他们的大脑,就能够打动他们的内心。
作者希望在读者短促的阅读时光里,创造出难忘的记忆。然而读者大脑空间有限,即使读完一篇文章,也难以逐字逐句复诵,顶多只能记住个大概意思,或是引述印象深刻的句子。
是啊,刻意背诵的文章,都记不住,怎么可能记住一篇过眼云烟的文章。但是,我们看电影、电视剧,还有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我们会记住很多精彩的画面,甚至一些微小的细节,也能记得清清楚楚。
不同的内容形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想想也不难理解。人类在数十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打猎、采摘、养儿育女,主要靠得都是视觉画面。也就是通过扫描眼前的事物,就能大致了解整体状况。相对而言,文字才发明几千年,法国认知心理学迪昂在《脑与阅读》中就指出:文字发明出来的时间太短了,短到还来不及形成一个阅读专属的神经回路。他认为,阅读真的很烧恼,需要集中视力,逐字扫描,判断文字的形、音、义,最后组成一个有意义的信息联结,进而了解文章的内容。
因此,如果句子太长、内容太复杂、结构太混乱,跟读者没有关联,他们的大脑就很难记住。
我们常用的知识或观念,其实是外在于读者的客观事实。这些外在的客观事实要通过阅读的消化和转换,跟读者自己的主观经验相连,才能真正被读者理解,变成读者的内在真实。
从事实到真实,是作者通过写作有效组织素材的结果;从阅读到理解,是读者自己消化的结果。作者能够为读者提供的服务,除了运用聚焦主题与结构梳理文字密林、立正路径与指示牌,就是要协助读者有效地吸收文字内容,产生画面、印象,加深记忆。
这种写作能力,就是情节力。
比如,国王死了,王后后来也死了,这是两个接连发生的事情,看起来没有关系,读者不会有联接感与记忆感。但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王后后来也心碎而死,就有了故事情节。
事件和情节的差异,在于因果关系和情绪感受。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彼此只有时间上的关联,没有因果关系。多了“心碎”两字,就有了因果关系。读者了解了原因,就更容易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碎”的经验,两者结合,就产生强大的情节力。
只要写作的目的还是希望读者深入理解、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不论什么类型的文章,都需要情节力。而情节力在可以文章中打动、说服读者。
那么怎么样描写情节,才能打动读者呢?
三个要素:具体、可信、关心。我们写一篇文章,首先抛出观点,也就是抽象的概念。而我们所表达观点和传授知识,要变成读者内在的真实,就需要要具体、可信、关心三个要素,举出跟读者有关联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来抓住读者。
具体是一种越描越多的表达方式。比如,一个我们想表达一个花园很“美丽”,“美丽”就是抽象的,因为每个人对美丽的认知不同。我们只有再作具体描述,让脑海里填入更多的画面,才能感受到花园的美丽。例如有多少种花,什么颜色、气味,有多少种鸟,发出什么样的叫声,“视、听、闻、触、智”五感越丰富,画面越具体,越有感受力。
可信,不能信口胡说,有根据、有数据、有权威,才有说服力。可信与具体是相辅相成的,文章越具体、有根据、有细节,真实感越强;反而含糊不清、根据不明、数据不多,读者就会有很多疑问。
关心,就是要写读者关心的事情,要有熟悉感,要新奇有趣。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
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家丘吉尔失去首相宝座,去美国演讲。当时,苏联开始扩张势力范围,丘吉尔思索怎么提醒世人提防苏联的野心。他在火车上看着欧洲地图,用笔画下苏联试图侵占的势力范围,这时突然灵感乍现,在演讲稿下写下这几句名言: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一道沉重的铁幕布在欧洲*落下。
仿佛真的有道铁幕落下,发出巨大的声响。这段有力的演讲,向全世界作出了预警,推动了拯救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促成了对抗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丘吉尔这段文字,不仅具体,可信,更让人关心。“具体”是有一个铁幕的画面感,仿佛让人感受到;“可信”是他画出一道铁幕的线,有地点,有位置,而且出自他这位重量级人物之口;“关心”是刚刚打完二战,人们渴望和平,决不允许有人破坏和平。
你看,一个情节、一段演讲有多大的魅力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