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16 01: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5:07
《愚公移山》的对比映衬《愚公移山》这篇神话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文章篇幅短小,但艺术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映衬手法, 一、对比。主要表现有三: 1.愚公与智叟对比。
愚公即“愚蠢的老头”,智叟即“聪明的老头”,一“愚”一“智”,对比鲜明。愚公挖山,看似“愚蠢”,但他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不愁不平,可以移走二山;智叟说他“不惠”,认为“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要移走二山,谈何容易,貌似“聪明”。
但结果愚公移山取得胜利,说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如此对比,不仅加重了文章的对比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2.愚公妻与智叟对比。对愚公的称呼,愚公妻称“君”,是尊称,含敬重之意;智叟叫“汝”,是一般称呼,隐含轻蔑之意。
对移山的态度,愚公妻只是“献疑”,并不完全反对,怜惜自己的丈夫;智叟“笑而止之”,既讥笑嘲讽,又完全反对、阻止。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爱护;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对愚公的讽刺挖苦。
两相对比,两人的性格特征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善一恶,鲜明突出。 3.京城氏之子与智叟对比。
智叟顽固不化,对愚公之举讥笑讽刺。京城氏之子则“跳往助之”。
这一对比,既说明智叟的顽固,也表明愚公移山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二、映衬。
主要表现有四: 1.用山势高大映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可见山势高而面积大,预示着移山何等艰难;而愚公不仅毫不惧怕,而且敢于迎难而进,将其移走。
从而衬托出愚公的无惧无畏。 2.用年高力衰映衬。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可见他年高力衰。生活中,如此年老之人生活能自理的也不多见,哪里还能挖石移山呢?而愚公却信心十足,决定挖山。
如此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用运土石的艰难映衬。
愚公移山人员少,只有“荷担者三夫”;运输工具是简陋的“箕畚”;处理土石的地点远,路途遥,“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往返时间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样的人力,这样的工具,这样的效率,没有千年万年,是难以移走二山的。
可愚公却无丝毫畏难情绪,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有挖山的实际行动,“叩石垦壤”。足见他毅力非凡。
4.用上天被感动映衬。愚公之举,使操蛇之神“惧其不已”,令“帝感其诚”。
这种“感天动地”的神话绝妙地衬托出愚公不畏艰难、敢于战斗、坚毅不屈的品质,也充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未找到愚公移山和静喻的,附上《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比较阅读答案
参*:
16.(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
17.(2分)D
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分)
(注意译准“固” “彻” “感” “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21.(2分)【示例】匡衡 凿壁偷光 / 孙康 映 雪照读 / 车胤 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1分)
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各1分)
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题。(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
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
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 【事例】
【人物】 【事例】
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愚公移山》的对比映衬
《愚公移山》这篇神话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文章篇幅短小,但艺术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映衬手法,
一、对比。主要表现有三:
1.愚公与智叟对比。愚公即“愚蠢的老头”,智叟即“聪明的老头”,一“愚”一“智”,对比鲜明。愚公挖山,看似“愚蠢”,但他认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不愁不平,可以移走二山;智叟说他“不惠”,认为“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要移走二山,谈何容易,貌似“聪明”。但结果愚公移山取得胜利,说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如此对比,不仅加重了文章的对比色彩,而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2.愚公妻与智叟对比。对愚公的称呼,愚公妻称“君”,是尊称,含敬重之意;智叟叫“汝”,是一般称呼,隐含轻蔑之意。对移山的态度,愚公妻只是“献疑”,并不完全反对,怜惜自己的丈夫;智叟“笑而止之”,既讥笑嘲讽,又完全反对、阻止。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爱护;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对愚公的讽刺挖苦。两相对比,两人的性格特征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善一恶,鲜明突出。
3.京城氏之子与智叟对比。智叟顽固不化,对愚公之举讥笑讽刺。京城氏之子则“跳往助之”。这一对比,既说明智叟的顽固,也表明愚公移山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拥护。
二、映衬。主要表现有四:
1.用山势高大映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可见山势高而面积大,预示着移山何等艰难;而愚公不仅毫不惧怕,而且敢于迎难而进,将其移走。从而衬托出愚公的无惧无畏。
2.用年高力衰映衬。“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可见他年高力衰。生活中,如此年老之人生活能自理的也不多见,哪里还能挖石移山呢?而愚公却信心十足,决定挖山。如此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用运土石的艰难映衬。愚公移山人员少,只有“荷担者三夫”;运输工具是简陋的“箕畚”;处理土石的地点远,路途遥,“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往返时间长,“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样的人力,这样的工具,这样的效率,没有千年万年,是难以移走二山的。可愚公却无丝毫畏难情绪,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有挖山的实际行动,“叩石垦壤”。足见他毅力非凡。4.用上天被感动映衬。愚公之举,使操蛇之神“惧其不已”,令“帝感其诚”。这种“感天动地”的神话绝妙地衬托出愚公不畏艰难、敢于战斗、坚毅不屈的品质,也充分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小题2:B小题3:(1)发扬光大 (2)曾经 (3)到(至)小题4:(1)翻译: 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
(2)翻译: 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拿什么来回答?。小题5:忠实小题1: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小题1:试题分析:这事实上是一道考查文言文断句子的题型。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
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此题因为是课内文言文断句子,凭借语感很简单。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之”字用法可用下面的口诀来记忆:这支部队代表到宾馆吃自助餐 。口诀解释: “这”表示“之”可作指示代词“这”,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支”表示虚词“之”;“部队代表”表示“之”可作代词,如“弗之怠”;“到”表示可作动词“到,往”,如“辍耕之垄上”; “宾馆”表示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吃自助餐”表示可作助词“的,得,取独”,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盖追先帝之殊遇”。
所以本题选B。小题3:试题分析: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虚词六种文言知识。
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的考查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日常加强归类记忆,就肯定不会失分。如果是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小题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
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1)句中的“秋”属于古今异义词,翻译时要注意。
小题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课外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题,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分析人物的动作、行为。有时,语言可以刻意去伪装,但行为、动作却很容易暴露自身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
(3)注意侧面描写(烘托)。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容易引起旁人的反应(议论),写旁人的反应和看法,就叫做侧面描写(烘托),如《愚公移山》中愚公的行为引起了京城氏*和邻人的大力支持。
(4)关注人物的神态(表情)。(5)分析具体事件。
事件反映人物什么品格,如《桃花源记》通过捕鱼者在桃花源的经历,表现了作者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认真阅读选文,就不难发现,文段写了鲁宗道对宋真宗无所欺瞒的事,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如“第以实言对。”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并且文章最后有对鲁宗道评价的句子“帝以为忠实可大用”据此,我们就可以得出鲁宗道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此题非常简单,学生失分率应该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