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公元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宋卫州(今河南汲县)人。未第进士。任侠好武。初为武官,后改文官,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以校勘图书而终老。工诗,能文,善词曲。其词或豪壮,或婉转,刚柔兼济。又喜引用前人诗句入词,皆浑沦自然,不露痕迹。传世作品有《庆湖遗老集》。词集名《东山寓声乐府》,又称《东山词》。
〔正 史〕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①,虽贵族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②。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遗弃,少加隐括③,皆出新奇。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初,娶宗女,隶籍右选,监太原工作,有贵人子同事,骄倨不相下④,铸廉得盗工作物⑤,屏侍吏,闭之密室,以杖数曰:“来,若⑥某时盗某物为某用,某时盗某物入于家,然乎⑦?”贵人子惶骇谢⑧有之。铸曰:“能从吾治,免白发⑨。”即起自袒其肤,杖之数下,贵人子叩头祈哀,即大笑释去。自是诸挟气力颉颃⑩者,皆侧目不敢仰视。是时,江、淮间有米芾以魁岸奇谲(11)知名,铸以气侠雄爽适(12)相先后,二人每相遇,瞋目抵掌(13),论辩锋起,终日各不能屈,谈者争传为口实。
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悴太平州(14)。竟以尚酒使气,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15)。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家贫,贷子钱自给(16),有负者,辄折券(17)与之,秋毫不以丐人(18)。
铸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建中靖国时,黄庭坚自黔中还,得其“江南梅子”之句,以为似谢玄晖。其所与交,终始厚者,惟信安程俱。铸自裒(19)歌词,名《东山乐府》,俱为序之。尝自言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
①可否不少假借:是对是错丝毫不留情面。少,稍。假借,宽容。②如次组绣:就像按次序编织而成的锦绣。次,编织。③隐括:意谓依照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和词句,而改写成另外一种体裁。④倨:傲慢。⑤廉得:访得。廉,考察,查访;工作物:公物。⑥若:汝,你。⑦然乎:是这样吗?⑧谢:*。⑨白发:公开告发。⑩颉颃(xie hang):不相上下。(11)魁岸奇谲:身材魁梧,思想怪异。(12)适:适值,恰值。(13)瞋目抵掌:两眼圆睁,拍着手掌。(14)倅(cui):副职。(15)轩轾: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的意思。(16)贷子钱:借高利贷。(17)折券:销毁债券,意谓拿地契房券等给人家作抵押。(18)秋毫不以丐人:丝毫不向别人乞讨。(19)裒(pou):裒集,聚集。
《贺铸》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贺铸》人物故事小传
贺铸(公元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宋卫州(今河南汲县)人。未第进士。任侠好武。初为武官,后改文官,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以校勘图书而终老。工诗,能文,善词曲。其词或豪壮,或婉转,刚柔兼济。又喜引用前人诗句入词,皆浑沦自然,不露痕迹。传世作品有《庆湖遗老集》...
《贺若弼》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贺若弼》人物故事小传
《贺若弼》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贺若弼》人物故事小传 贺若弼(公元544—607年),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贺若弼出身将门,苦练骑射,机智勇敢。初仕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贺若弼随郧国公韦孝宽伐陈,因作战有功,升任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刺史,开始步入军事领域。隋朝建立后,被命为吴州总管,...
《老舍之言》揭秘岳飞身边两个神秘女人丈母娘文身青史留名
真实的过程应该是,岳飞对何柱说的话是高度机密,或者说,贺铸认为岳飞是无辜的。然而,赵构从史书中删除了这些钥匙,这使这里的人们感到困惑。赵构听了贺铸的话,又惊又怕。这个大秘密不能传出去。他先威胁贺铸,只说他是当官的,然后命令秦桧马上杀了岳飞,把他杀了。秦桧曾建议岳飞和张喜安在法庭上对质,以示依法审判。
历史上有哪些长得丑但很有才的人
1、王粲 三国时曹魏名臣,作为”七子之冠冕”,王粲文学成就最高。《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王粲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王粲年约十七时,来到了荆州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但刘表认为“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
《李彪》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李彪》人物故事小传
《李彪》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李彪》人物故事小传 李彪(公元444—501年),字道固,顿兵卫国人,家世微贱,少年丧父,有大志,好学不倦。举孝廉。孝文帝初年任中书教学博士,升秘书丞,渐受孝文帝厚遇,擢御史中尉。后因罪贬为庶民。 李彪为官,酷严,制木手击打犯人胁肋,常将人打得晕而复醒。曾擒反叛胡人,先鞭脸...
《盖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盖氏》人物故事小传
1. 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的对比改写:盖氏,吉林凉水泉金广年的妻子,她的故事流传于世,不仅因为她的刚烈与坚韧,更因为她在困境中对尊严的坚守。正史《清史稿·列女传》中记载,盖氏面对丈夫的不忠与贫穷的家境,选择了以死维护自己的清白与家族的荣誉。当金广年被朋友戏言所动,竟然同意将她卖出时,盖...
《穆彰阿》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穆彰阿》人物故事小传
《穆彰阿》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穆彰阿》人物故事小传 穆彰阿(公元1782—1856年),字鹤舫,郭佳氏,满州镶蓝旗人。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进士,官至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宣宗时,穆彰阿主持国政,迎宣宗软弱求和之心理,打击林则徐等禁烟强硬派。丧权辱国,为天下人所痛恨。 〔正史〕 穆彰阿,字鹤舫,郭佳氏,满洲镶蓝旗...
【加急】浅析周瑜人物形象
1、 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上周瑜气量宽宏,三气之说为无稽之谈,周瑜与诸葛亮身为东吴蜀汉两集团臣子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做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
《邓禹》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邓禹》人物故事小传
《邓禹》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邓禹》人物故事小传 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军事将领。少游学京师,结识刘秀,甚被倚重。刘玄称帝后,劝刘秀起兵于河北,镇压铜马等部农民起义军,拜为前将军。建武元年(公元25年),率军入河东,镇压王匡、成丹等部绿林起义军。光武即位,拜为大司徒,封...
《王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符》人物故事小传
《王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王符》人物故事小传 王符(约公元85—162年),字节信,汉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终生隐居不仕。所著《潜夫论》,指摘时政得失,探讨治国安民之术,体现了一位正直文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态度。其遁隐本身,也是对黑暗混浊的世道的一种消极的反抗。 〔正史〕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