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0 18: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3:31
中国朝代那么多,为何国人偏爱明朝呢?理由很多,笔者在这里姑且说说明朝的血性和气节。
一览明朝276年的国祚,堪称是一幅辉煌而又悲壮的画卷。在电视剧和文学作品里,明朝*都是性情中人;而纵观中国历史,明朝充沛的血性、坚定的气节,堪称历朝之典范。
1、靖难之役中的读书人:朱元璋死后,朱棣与侄子朱允?伤浩屏称ぃ?扉σ浴熬改选蔽?煞⒍?秸?鄱嶂煸?苫饰弧S捎谌狈φ?治和军事经验,朱允?稍谡秸?惺О堋T谡獬≌?治斗争中,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个蹩脚的*家(朱允?傻闹饕?文保┪??堑牟怀墒旄冻隽瞬彝创?郏坏?胩?⒒谱映巍⒎叫⑷嫒?位读书人丝毫不向朱棣妥协,以死保全了读书人的气节。特别是方孝孺,朱棣希望他与自己合作,借方孝孺之笔(方孝孺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儒)为自己篡权行为“正名”,方孝孺大书特书——痛骂朱棣乱臣贼子,表现出了“坚决不合作态度”,后被朱棣诛“十族”(第十族: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其本人也被凌迟。
2、连中三元者(解元、会元、状元)——黄观。连中三元无疑是当时读书人的最高荣誉。明史记载,明朝276年的历史上获此荣誉的读书人只有一位:商辂。那么黄观呢?自幼家贫,读书刻苦,治学严谨,洪武二十四年状元(在之前的考试中均是第一名)。后辅佐朱允?桑?煸?筛占?瘢ǖ腔实畚唬┦保?扉Χ灾煸?杉?浒谅?,甚至入朝也不行君臣之礼。当时的大臣都害怕朱棣的权势,全都缄默不语。只有黄观敢站出来当面斥责朱棣的无礼,朱棣因此对其怀恨在心。后靖难之役爆发,黄观奉命出城募兵,后京城(南京)兵败的消息传来,黄观整理衣襟,说道,“我的妻子是个有气节的人,她一定会殉国的。(吾妻有志节,必死)”说罢,黄观往京城方向一拜,投江自尽。消息传至黄观妻子时,这位女子投水自尽了。朱棣当了皇帝后,将这位“不合作”的读书人从“登科簿”中划去。那么,明朝历史上连中三元者共两人:黄观和商辂。
3、不知名的樵夫:一名樵夫在听到靖难之役京城兵败的消息后,投湖自尽。这似乎很不可理解吧,不管天下是谁的,这名樵夫砍柴的工作不会受到丝毫干扰,皇帝也不是他家亲戚,他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所谓气节,并不限于某一类人的专利。
4、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为宦官王振蛊惑,亲征瓦剌也先,因指挥不当,明军大败,明英宗也因此北狩(在外打猎,史书中关于皇帝被俘的体面说法)。据传,当时明军将领战死,明军士兵均四散溃逃,瓦剌士兵则疯狂掠杀溃逃的明军;朱祁镇身边无一人保护,朱祁镇一人端坐于狼藉的战场*,无丝毫慌张之态;一名瓦剌士兵举刀欲杀朱祁镇,但被另一名瓦剌士兵制止(他认为此人在如此危乱情况下仍如此镇定,定是个大人物)。后朱祁镇被俘,敌人威*利诱,但朱祁镇丝毫不曾屈服。
崇祯皇帝——朱由检。朱由检被后人尊为“庄烈帝”。其登基之后勤于政事,但内忧外患,已然回天乏术。李自成的叛军攻入京城时,朱由检自缢殉国,其衣袍上书有“任贼*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皇帝尚且如此,那么其他人呢?在朱由检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明朝人的血性再次高涨,一方面,全国官民(特别是南方)纷纷举起旗帜誓死捍卫家园、力图恢复大明江山;另一方面,由京城蔓延开的自杀行为持续了十八年(直到1662年,南明覆灭),宰相、大臣、宫女、太监、士人、甚至普通老百姓纷纷以身殉国。明朝人的气节,上至皇帝,下至官民,展显的淋漓尽致。
另外,276年里,明朝无一次向异族屈服。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些,都称得上血性和气节吧。
诸位亲爱的读者,你们怎么看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3:31
只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太过片面和不严肃,被人误导了,还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