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7 22: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41
孙子兵法中的虚实概念是指在战场上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造成我强敌弱的形势来战胜敌人。
《虚实》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第六篇。“虚实”是指在战场上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造成我强敌弱的形势来战胜敌人。
孙武认为“兵形象水”,对兵形的掌握运用,其规律就像水的流动一样。“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战争的胜利,是避开敌人牢固设防处而攻其虚懈薄弱环节。“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采取制胜方略。由此孙武得出结论:“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此,用兵作战没有定势,正如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流向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才叫作用兵如神。
以上说法为千百年来兵家所熟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了《孙子兵法》竹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易为“兵无成势,无恒形”,脱开了水的比喻,但仍归结于用兵的“形”和“势”。
这也正是“虚实篇”所论述的主旨所在。其主旨奥义就是创造虚实,创造关键节点上实敌虚之机。
从这个视角出发,就会发现无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要求,还是利之、害之的方法,亦或是“攻其所必救”、“乖其所之”的操作实务都为了实现调动敌人,使其“无所不备,无所不寡”的部署效果,而调动敌人则是为了在敌人的要害之处创造“我实敌虚”的相对优势。
所以,强调“虚实篇”之“虚”是战略重心,旨在强调两个层面,一是这个攻击地必须是突破口、关键点、要害之地;二是必须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形成我方的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