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7 22: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17
上大学之后我才发现文言文很重要,有的朋友拿文言文给我发短信,看的我是又羡慕又嫉妒啊~~可是自己想破脑袋也挤不出来一句有水平的文言文,大学又没有时间学,就开始感叹初中和高中怎么不好好学呢……自己不努力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老师教课的问题了,,个人认为,如果老师按照如下所说给我讲课的话,我应该会听进去的:
1.先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不要以为平时不说文言文就认为它不重要,等你们上了大学,就等着被鄙视吧~·其实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偶尔一两句文言文更显得自己有才气。。如果别人对你说文言文的时候,也不至于什么都听不懂,并且还可以用文言文和他交流,这样对于自己以后交友也会有好处
2.要提高同学的兴趣,其实我觉得要让学生好好听课,就要给他们压力,怎么给呢,,就是上课一定要不定时的提问问题,让学生紧张起来,提的问题也要有趣,要让学生去猜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把某些文言课文编成小品,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话,上课用文言文表演;让学生尝试用文言文写作文,写日记,或者写信;老师上课提问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用文言文,这样经常用,大家对文言文就熟悉了,也就喜欢了
3.其实也可以培养大家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大家背诗词,学做诗词,因为凡是诗词好的基本上文言文都很厉害
4.将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生动,一定要和学生互动,要不然没几个人听的进去的,至于怎样互动,老师可以自己尝试一下,讲出自己的风格。
5.老师你自己的文言文一定要达标啊~·
“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用文言文为:”非不知也,乃不欲言也。“
其中”乃“是虚词。一般有三种用法:
1、副词,于是,才,竟然
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重修岳阳楼
2、表判断,译文中加“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代词,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言文概述: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常见虚词:
而: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因果关系。且:相当于“啊”
何:什么;怎么样;哪里;多么;为什么;怎么;啊;通“呵”,喝问。若:如同,像
乎:表疑问;相当于“吗”;表感叹;表祈使或命令,相当于“啊”“呀” 。所:也
乃 :你,你的;他的;此,这;这样,如此。
其:他(的),她(的),它(的);其中;难道;怎么。
常见的虚词还有:也、则、以、者、因、之、为、于、兮、焉、与、莫等。
没有知于不知这一说法,应该是知与不知。
出自《论语 · 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知与不知实际涉及到二者的辩证关系。
人生天地间,要学的知识就像那浩渺的宇宙,永无止境。一个懂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人,是真正的“知”者,正因为他深知自己所知有限,所以,他永远也不会停下自己求知的脚步。而且,不知就说不知,他诚实的态度,最终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一个不懂装懂的人,他失去的是宝贵的获取真知的机会。而且,他“装”出来的“懂”不过是一道虚幻的光环,终有一天,那“光环”会褪去色彩,那时,“以不知为知”者可笑的马脚就会格外醒目地显露在众人面前,这才是最大的“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