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7 13: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18
安之若命的典故出自《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人知道自己的不幸不可奈何,却甘心承受,将之看作是命中注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人间世》是一本记录庄子思想的一部书籍。本书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唐玄宗时期尊奉为为“南华真人 ”,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人间世》简介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
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
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
“无用”之用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6:19
安之若命的典故出自《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安之若命,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出自:先秦 庄周《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人知道自己的不幸不可奈何,却甘心承受,将之看作是命中注定,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命”可以理解为“天命”或者是“自然规律”。所以这里庄子讲的安之若命,其实是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的意思,所以,庄子说,知道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办到的,知道我们的能力边界,顺势而为是一种最高的德性,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前面我们讲“自然无为”是道家思想的精髓,这里也体现了这一点。
庄子《人间世》简介:
《人间世》是一篇《庄子》内篇中的文章。本书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慎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