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9 09: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9:19
刚出生宝宝怎样护理
刚出生宝宝怎样护理,刚出生的婴儿的护理是所有人都非常关心和重视的一件事情,特别是一些新手爸妈,对于宝宝的护理很多都不懂,面对着娇嫩弱小的新生儿宝宝,往往不知该从哪里做起,以下了解刚出生宝宝怎样护理。
脐部消毒
出生1周后,脐带一般会干燥,自然脱落,但也有宝宝2周还未脱落的。平时可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擦拭脐孔,从脐孔*用棉签呈螺旋状向外擦拭。来回乱擦会把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
注意:
1、 脐部表面的痂皮,不要擦拭掉,应让它自然脱落。
2、 不要涂抹龙胆紫药水。这样不但会影响你观察,万一有感染,涂龙胆紫后表面容易结痂,但痂下会形成脓性溃疡。
3、 平时尿布不要覆盖住脐部,特别是男孩。
鼻腔清洁
宝宝鼻腔的排泄物多而鼻孔小,即使不感冒,也容易鼻塞,影响宝宝吸吮和睡觉,使宝宝哭闹。可用干净的消毒棉签蘸少量的水,轻轻卷入鼻腔,再轻轻卷出。
注意:通鼻药物都含有麻黄素,过量的麻黄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通鼻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偶尔使用,并严格掌握药量和次数。
哺乳后让宝宝打嗝
喂奶中途宝宝停下来休息时,你要给他一个打嗝的机会,排出吞下的气体。喂奶结束后让宝宝靠在你的肩上,轻轻拍他的背部;或者把宝宝抱在你的膝上,让他的身体向前倾,一只手在下巴处扶住他的头,另一只手轻轻拍或搓他的背。睡觉时,应该让宝宝侧躺,防止吐出的奶液误入气管。
提示:宝宝打嗝的同时可能会吐出少量的奶液,这是正常的。
预防湿疹和汗疹的发生
有的宝宝出生几周后,脸颊和眉毛上方会出现红色丘疹。刺痒经常惹得宝宝大声哭吵。这是婴儿湿疹,俗称“奶癣”,一般与宝宝体质过敏有关。
注意:用温水给宝宝洗脸,避免接触香皂或其他有刺激性的物品;洗脸后,涂抹奶癣药膏或其它止敏药物。剪短宝宝的手指甲,避免宝宝抓破皮肤。
不要穿得太厚过暖,宝宝的汗腺功能还不完善,过暖容易出汗发疹。出汗后可用温湿纱布擦身,保持干净,勤换衣服。
宝宝出生以后,注意事项包括宝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哭声表达、臀部护理、勤翻身、防溢乳、防损伤、防窒息,具体如下:
第一、宝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宝宝刚刚出生后,除了吃,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状态,睡眠的时间要18-22个小时左右,有浅睡眠、深睡眠,并且还有个体差异,随着日龄增长,宝宝的睡眠时间会得到调整,年龄越小,睡眠的时间越长,都属于正常现象。
第二、哭声表达:宝宝因为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哭声来代表一些不安或者生理上的需求,比如饥饿、不舒服,新妈妈要根据情况,观察形态,慢慢就要习惯各种哭声和神态,来进行调节。
第三、臀部护理:宝宝刚刚出生,大便、小便都没有规律,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护理,防止起尿布疹,尿布要注意勤换,尽量选择大超市透气比较好的尿布,适当的'情况下,可以给尿布晒晒太阳,注意臀部护理。
第四、勤翻身:宝宝刚出生,没有办法自主翻身,头部容易睡扁,所以要常帮宝宝翻身,两侧轮流着睡,右侧卧位、左侧卧位、仰卧位。
第五、防溢乳:要防止宝宝溢乳,喂奶的时候,喂完奶把宝宝的头放在妈妈的肩膀上,稍稍偏一侧,托起来,另外一只手在宝宝背部拍一拍,让宝宝打个嗝,就防止了溢乳和呛奶。
第六、防损伤:宝宝因为骨骼比较柔软,没有力量,一般尽量不要竖抱,抱的时候是一手托住腰和臀,另一手要托住颈部,防止意外发生。
第七、防窒息:给宝宝喂奶,一定要坐起来喂,尽量不要躺在床上,躺在床上容易发生溢奶,引起窒息。
第一、新生儿娇嫩,室内空气需要流动,但不能让新生儿被冷风吹到,同时室温不能太热或太冷,应该控制在22℃至25℃之间,空气湿度应在60%左右。
第二、宝贝你和谁睡在一起?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年轻爸妈。事实上,婴儿应该在单独的床上睡觉,这样父母不会压到孩子,并且还可以避免婴儿吸入大人呼出的废气。因此,最好为婴儿准备一个可移动的床,这也方便护理。
第三、新生儿舌头的表面有比较厚的舌苔。以前人们主要用白布包裹手指擦拭孩子的嘴、舌头,但由于布较硬、缺乏消毒,容易刮伤细腻的口腔粘膜,还会导致细菌进入,容易发生口炎、甚至败血症。
第四、刚出生的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应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随温度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衣服。
第五、小手套可能导致婴儿的手血液供应不足。婴儿一出生是用他的感官来理解世界,婴儿的小手通过触觉不断地感知世界,直接关系着大脑的发育,因此,新生儿出生后不要戴手套。
第六、如果需要清理婴儿的小鼻子,可以使用鼻吸入器,或用婴儿鼻滴剂待鼻屎软化后用棉签轻轻擦干,千万不要用手去抠。
第七、刚出生的宝宝千万不要去户外晒太阳,最好等到满月之后再把他带到户外,同时晒太阳的时间不宜过久。
新生儿护理的方法非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也非常多。没有经验的新妈妈面对一个娇弱的婴儿,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会感到非常的无助。其实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我们多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并随时遇到问题与家人沟通,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