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乞骸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0 02: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8:32
1.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么意思
1、致仕( shi):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
古代*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2、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汉书·赵充国传》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2.伤仲永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mǐn)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yé)?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下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和从前的名声相当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来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安石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资,远远地高过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教育,尚且成为普通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恐怕连做一个普通人都不可能吧?
3.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么意思
“致仕”的释义: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乞骸骨”的释义: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致仕
【读音】:[zhì shì]
【造句】:
1.元代规定*的致仕年龄为70岁。
2.宋代以前,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完整而严密的官吏致仕即官吏退休制度。
3.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为民着想民方敬,致仕美誉价万千。
乞骸骨
【读音】:[qǐ hái gǔ]
【造句】:
1.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爰居章安,卒於家。
2.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