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0 03: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8:45
文 / 路人锋
第一种:传统方式通读一遍;
第二种:先读本期推荐诗歌,自行赏析后,与本文赏析对比阅读;
第三种:可以跳过赏析部分,直接从诗歌写作部分阅读。
本期诗歌赏析开篇之前,首先感谢该诗歌的推荐人:作者"杨又扬"。
--给暖暖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晶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敻的秋空
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了
暖暖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我读着这首如阳光一样温暖的诗歌,不禁想起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位诗人,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手捧着一本古人吟咏秋天的诗集,懒懒的站在和煦的阳光下,远远地眺望。他看到树上最后凋落的树叶,看到湖沼旁的芦苇,抬头望着秋空里不见的雁群,使他想起古人那些悲秋的诗句。当惆怅和愁绪染上眉头的时候,感觉全身被阳光捂得暖暖的。他想在秋天,南方的花还有盛开的,马蹄一定将残落的留下了;在北方,虽然一切都衰败了,但在幽幽的寺院还有禅音可听。春天的一切太凉,夏天的一切太热,冬天的一切太冷,唯有秋天的一切,都是暖暖的。诗人沐浴在阳光里,望着即将离开的秋天,为它写下了一首关于暖暖的秋歌。
秋天,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充满肃杀和荒凉之气。这是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传统意识。我们想到秋天就想到落叶,纷纷凋零,象征一种生命的衰败和死亡。诗人将悬在半空,被西风吹着沙沙作响的秋叶,想象*一样,在瑟瑟的风中发抖。“最后的颤抖”,这样的画面顿现:一片黄叶,从光秃秃的树梢,颤抖着慢慢凋落入尘,它是最后一片秋叶。说明,秋天已深,一片荒凉,扑面而来。
湖沼就像一双眼睛,紫色的荻花,漂浮在蓝色的晶体上。一幅让人陶醉的美景。但是此刻,荻花已经消失,这样的美景已不复存在。让我们,隐隐感觉到有一种,美已远去的感慨和无奈。另外,也在强调,秋天真的深了。
“砧声”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用到,如:“清砧、寒砧、暮砧”等。杜甫在《秋兴》中的诗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这里的砧声是穿越城垣、穿越暮色急促的声音,有一种袭人心脾的寒意。这样的砧声属于晚秋。
七月的砧声,在诗人眼里,一定是这样的画面:妇女们聚在河边捣衣,一边劳作一边拉着家常,不远处孩子们叽叽喳喳在河里捉鱼,男人们在为自家缸里挑水,大伙其乐融融,悠然自得。可惜,这样的砧声远了,诗人又一次,让读者感觉到“秋天已深”的印象,使其进一步进行强化。
“暖暖”的突然出现,就像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点燃一支火把,它在黑夜里骄傲地舞蹈。在黑暗夜的衬托下,更显的无比的耀眼和珍贵。
秋天,大雁成群结队向南方迁徙,在天空中,一会排*字形,一会排成一字形。这样描写,大家一定会记起,曾经读过的小学课文。在这里,诗人让你看到一幅雁群南飞图。并且将它们拟人成一位擅长写十四行的诗人,雁队们不断变换的阵形,是它们写下的美丽诗行。被艺术化的画面,让人流连往返。但不幸的是,雁群已飞走了,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当然我们也看不到它们的诗行了。这一节,诗人再进一步加深“秋已深”的印象,让你心里无形升起一种愁绪,萦绕心怀,久久未能散去。
“暖暖”再次出现,就像当您深处绝境的时候,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持和鼓励你。暖暖,像是一种雪中送炭。这支火把,永远是在你即将落入黑暗的时候,照亮你。暖暖,就像一粒火种,在全诗里,安慰着这些充满萧飒之气的诗句。
第二节结尾处的暖暖,终于将诗人略带凄凉的情绪,捂得暖和起来。诗人开始遥想:在这晚秋时节,马儿一定留下了南国山径的残花,歌人一定留下了北方寺院破碎的琴韵。
这两句,让我突然想起海子,他在《秋》中的一句“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第三节被前两节的“失去氛围”而染满忧郁的眉头,此刻得到了舒展,情绪也从凄凉,逐渐变得温暖起来。暖暖为诗人带来了改变和希望,使整首诗的感情基调也一下明媚起来。
秋已深深的时节,马儿得到了残花,歌人得到了破碎的琴韵。那即将离开的秋天,它得到了什么,好像它一走,什么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只是将自己的一个暖暖留了下了。
诗人最后道出: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这里的暖暖的意义,得到了全面升华。这一节是全诗的*,如同旭日喷薄而出。全诗也在这*中嘎然而止,接下来的留白,诗人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去想象。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诗是一个典型的范本。
通过对本首诗的阅读和赏析,我们会发现本诗,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色,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本诗择取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砧声、马蹄、雁子、落花、琴韵、寺院”,这使读者一下子感觉整首诗进入唯美的古典意境,这就是现代诗歌,从古典诗词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具有深深的民族烙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吸取古人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丰富我们现代诗歌的途径之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富有空间感的晚秋景象,从而营造出秋天独有的凄美的意境。不仅意象和意境传承了中国风,连精神也有所传承,但是诗人是不甘从流的,它逆流而上,勇敢的将暖暖放在全诗的始末,这就是一种对传统的悖逆,也是一种创造。所以诗歌要积极创造,而不是单单对意象进行重新组合。
我在这里要着重说一下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象就是具体的事物,比如生活日常的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诗歌的意象。意境就是一组意象,共同构成的一种抽象的情感、氛围和场景,有了意境,读者才能感觉到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好比造一座楼阁,意象是一块块砖一条条木,意境就是由砖木建成的楼阁。你从楼阁的造型、布局、装饰,于是就明白了它的风格、意趣、用途和意义。
(1)拟人
“叶子颤抖”、“雁子写诗”,拟人化,增加意趣之外,还是使意象陌生化,使人产生兴趣,且让读者可以产生更丰富的想象。
(2)比喻
“湖沼的蓝晶”、“破碎的琴韵”。比喻,使要表达的意象,更加形象化,让读者可观可感,印象深刻。
(3)象征
“暖暖”的意象,就是一种象征。开篇你可以当作是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是爱人、亲人、知己,也可以是一种暖暖的奉献的品格和精神,抑或是秋天里的暖阳带来的暖暖。无论怎么理解,暖暖象征的是一种抚慰人心的正能量。即使全世界进入深秋,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但暖暖一定要永存心间。这就是象征的作用,可以使你的句子具有多义性,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延展性(我在《漫山遍野的今天》 赏析文中,着重讲过象征手法的运用)。
(4)双关
本诗中有两处用到了相关手法,“留下”、“暖暖”这两个词的运用,使这首诗,有了很多不同的理解。“留下”、“暖暖”都是运用了词语的多义性。这样使整首诗的想象空间,无形中扩大,让人回味无穷。另一种,借助于多音而构成的双关,最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晴与情的谐音,从而增加意趣。
本诗情感驱动就像是一个日出的过程,第一节和第二节就像是,日出前充斥着黑暗、寒冷。第三节的感情像是,随着黑暗的地平线上渐渐升起一道曙光,感情开朗了。第四节和第五节,曙光慢慢扩大范围,旭日从曙光中喷薄而出。诗歌是以情为本,结构是骨架,意象是血肉,意境是灵魂。
诗人开篇以落叶、荻花、想象的砧声、飞走的雁群来渲染出了秋天典型凄美意境,起着一种情感的渲染和加强的作用,两节具有并列的关系;第三节中的马蹄与落花、歌人与琴韵,一个身处南国、一个身处北方,是一组并列意象,但在全诗中起着转折作用。前面全是“失去”,第三节有了“得到”的意味,从而引出了秋天留下了什么的自问式句子。最后点明主题: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卒章显志的好处,我在《漫山遍野的今天》 中详细讲过,我就不再赘述,请谅解。)
谈诗歌--顾 城 《小巷》**
谈诗歌--叶 舟 《漫山遍野的今天》 **
谈诗歌--郑愁予《错误》
谈诗歌--瘂弦《秋歌--给暖暖》
2016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