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9 14:3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15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应试教育指的是在现实教育中的考试主义和考试中心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成了最终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使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所以,在教学中出现了题海战术和填鸭试等教学模式,各类学校都加班加点,节假日也大幅缩水,甚至最终取消,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重负在身,苦不堪言。实际教学中,我们把新旧教材对比,发现新教材里基本没有以往标注醒目的公式、定理、定律,取而代之的是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等。跟以往比较,很多教师都认为新教材比以往含糊,解析起来比以往费劲。我也存在这种认识,现在,我的观念扭转了过来,进而深入地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高教授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在十多年前听了一节关于“热胀冷缩”的物理公开课,授课教师对什么是“热胀冷缩”作了具体详细的阐述,后来请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现象是“热胀冷缩”,很多学生都按照书上的例子回答,什么夏天电线变长,冬天变短等,但其中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肉丸放在水里加热时会先变大后变小?这样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物理老师可以回答的,高教授后来请教了一个物理专家,他也说需要深入研究才能有答案。接着,高教授告诉我们,自然界和生活中都有很多问题不是直接运用书本上有限的公式、定理能够解决的,我们现在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思维,全面培养他们的素质。这个例子很浅显,却道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全面的素质。素质具有整体性,人的诸方面素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现行的课程总目标就包含了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对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要求,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要求。二、素质教育与学业评价的关系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扭转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人说:“素质教育还不是要考试?”按照这种逻辑,考试就不能是素质教育,那么全世界的教育就都不是素质教育了,全世界的升学都必须经过考试。我们之所以推进教育改革如此尴尬,只是因为大部分学校都围着中考的“指挥棒”转,中考考什么,学校就重视什么。学生怎样发展才全面,怎样才能在国家、世界中具有竞争力,很多学校是基本不睬,甚至完全不理的。在很多学校里,高考科目和非高考科目的地位是相距甚远的,甚至有些学校连基本的体育课也不开设。纠正这些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推行学业评价改革,要用好学业评价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必须理清以下几种关系。1、素质教育与学生学业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学生课业负担。学校教学的范围和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如果都要纳入到升学考试的范围,学生将不堪负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使某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学业压力和负担。对任何人来说,适当的压力就是动力,如果没有适当的练习,没有人能掌握任何知识和技能。2、素质教育与学生考试的关系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最终导致学生片面、畸型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素质教育不等于取消考试,素质教育则是把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与学生评价的关系孔子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提出“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这正是与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的。我们现在希望通过评价多元化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现代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因此素质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也在渐渐转变。物理教学评价就分为: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学业评价、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问题连续体四种。毕业生的档案里就多了一份综合素质评价表。我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渐次实施和逐步深化,评价多元化必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开辟广阔道路,促进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实现。三、加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培养全面的人才从物理科来看,在培养全面人才的要求下,我们的教学方向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这有别于过去过分地注重诠释理论,把教学淹没在公式和数字中。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但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是盲目的教育,如果不把传授的知识引导到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头脑里积累的知识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卷微缩胶卷或一张光盘而已。现在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就物理学科而言,当今我们培养的对象是要适应三个面向的新型人才,但他们的专业取向尚未完全确定,不可能个个都成为物理学家。我们进行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使受教育者建立起必要的观念、观点和思想方法,尤其是科学的新思想、新观点的建立和对新技术的了解。高教授在报告会上提出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强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和发展。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有较为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中的能力。我们现在的物理课本体现多元化,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这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相符合的,因为居民中绝大多数是工人、农民、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许多从业人员。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熟悉周围的科技环境,能够适应技术化社会的日常生活,能够应付本职工作中不断进步的技术要求,有能力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四、素质教育与培养人才的关系培养怎样的人才,其实说到底,还是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我们仍不乏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点,希望从读书而谋取“高尚”职业,忽视基础技术性行业的培训。我就遇到过一个家长,小孩对上大学的兴趣和能力都不高,但是对烹饪、饲养小动物非常有兴趣,有心得,表现得非常出色,但家长却非要让他读高中,考*类的大学,说要在政界混得出色才算好。也许一个很有造诣的人就这样变得平庸无常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是少数,培养全面人才和全面培养人才往往成了一句空话。有人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教育很成功,是我们的楷模。殊不知,他们也常常认为我们的教育有很多成功的地方值得他们借鉴。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永不停步地寻找适合自己国家的科学改革方案。因此,我认为,要从素质教育中提高全民的素质,关键还是先改变全民的教育观念。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15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