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寻找美好的风景,后来在泗水流,看到了景象。,说明了什么的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8 04: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09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时间所在是非常美好的春天,那么地点所在“泗水滨”踏青的好去处。春天去郊游、去踏春,时间、地点、情景都给介绍了,但是他接着一句叫“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一句里他没有写具体的景色,他说“无边的光景”,什么景色就都一览无遗了。他没有写一山一水,也没有写草木虫鱼,要把这些东西写了呀,就把他的心写小了。他就是在不写中写,才显出一种春光浩荡,才显出一种活泼泼的这种春天的生命感觉涨满了心头。不凝聚于哪个具体的事物,而是物物皆有生机。“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就是一种很随便的很休闲的这么一种心情之下认识了春风。东风也就是春风的面,他把春风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漂亮女子的脸来去认识它,就把这个自然生命化了。“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这个春天是万紫千红的,而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也不是那种很枯槁的春天,是满园的春色、满脸的春花。
这么一首诗他写出来之后,我们如果从字面上来了解,它给我们一种非常从容的、非常开阔的、又非常舒服的这么一种春天的感受。但是我们想宋人的诗是比较重理趣、比较重文字背后的那种思想寄托。朱熹也讲过这个话,是说“道,道者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就是说我们这些文字只不过是它的叶子,你看到它的叶子还要看到它的根本,根本就是“道”。那么我们再找找这首诗背后存在的这个“道”是在哪里呢?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泗水在哪?在山东的泗水县,我们读《论语》的时候就知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么他看到的这个“川”就是泗水,孔夫子是在“洙泗上”教他的门徒的,也就是说这里即圣人之地。实际上他“胜日寻芳”不是真正在这个泗水滨,这个泗水滨只不过他想象的一个圣人之地。那么他用这么一个意象,实际上告诉我们他在春日寻芳,寻找的这个“芳”、这个芬芳的东西是孔孟之道的芬芳、是人间的圣人之学的芬芳。他找到了没有呢?他找到了什么呢?他找到了万紫千红,找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景象,就这个民族和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存价值。还是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这么一种希望在里面,所以他在从容沉着的这么一种风景描写之中透露的是一种自信和喜悦。
在一首诗中它包含着两重意义,这就是我们读诗的时候既要读它的文字上的意义,也要读它的深层意义。那么我们在这里和朱熹所共享的就是内心的那种对春的期望、对民族精神和人生意义的充满信心的书写,所以这首诗是一个思想家在自然从容地给我们讲了一个民族的道理,讲了一个人生的道理。
这个是我在网上找到,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满意请采纳^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