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1 03: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7:31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2) 同本义 (3)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4)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5) 近。通“迩”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6)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7) 浅近
词性变化
〈代〉 (1) 第二人称代词 (2) 你 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尔安敢轻吾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尔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兼管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 (3) 又如:尔当(你);尔躲(你身上);尔汝(尊对卑称;贵对贱称;朋友间的亲密互称);尔济(汝辈,你们) (4) 您;你们——通常放在关系词“所”之前。如:尔曹(你们大家) (5) 那 尔夜风恬月朗。——《世说新语》 (6) 又如:尔俸尔禄(那些俸禄。尔:其,那);尔语(那样言语);尔时(那时,彼时) (7) 这个;此 问君何能尔。——晋· 陶渊明《饮酒》 (8) 如:尔夕(今夕,这个晚上);尔日(当天,这天);尔为(这样,如此) (9) 如此;这样。 尔毋从从尔。——《礼记·檀弓》 (10) 又如:果尔;乃尔;尔馨(六朝时语词。即如此);尔为(如此);尔许(若此,如许。尔,此也。许,助辞);不尔;云尔 〈助〉 (1) 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 (2) 相当于“了” 非死则徒尔。——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应诺声。相当于“是” 。如:尔尔(应答之词。等于唯唯,是是) (4) 通“耳”,表示限止用在句末,可译为“而己”“罢了” 唯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 尔曹 ěrcáo:代词,汝辈,你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 ◎ 尔后 ěrhòu: 从此以后;今后 ◎ 尔来 ěrlái: 自那时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 尔汝 ěrrǔ: 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昵,不分彼此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尔雅 ěryǎ: 文雅;近于雅正 ◎ 尔雅 ěryǎ: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 ◎ 尔虞我诈 ěryú-wǒzhà: 互相诈骗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
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8、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