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共有多少种蛇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6:5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5:50
蛇类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个大家族,也是爬行动物中数量最多的种类。目前已发现世界上约有蛇类近3000种。
我国蛇类资源比较丰富,也是产蛇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诸省区,长江以北蛇较少。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约有蛇219种,其中毒蛇类约有50多种,包括16种海蛇(均为剧毒蛇),陆地产剧毒蛇10多种,其余为无毒蛇。从总体来看,还是以无毒蛇种类居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5:51
93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5:51
蝮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毒蛇,其种下分类问题,颇多争论。这场争论长达60多年之久,主要是缺乏足够的根据以说服对方。为此,我们对全国各地的560条螟蛇标本及Maki(193)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鳞片数目、头型、色斑以及分布区域的不同,确定我国镇蛇可分为3个亚种,即中介亚种、短尾亚种及日本亚种。
中介蝮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东起内蒙古,西到新疆,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蒙新区及华北区的黄土高原亚区的西部。短尾蝮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南限约在北纬26°附近,属于东洋界华中区及西南区的一部分。但山西、河北、山东及东北三省是这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Smith(1943)把蝮蛇分布的南限延伸到北部湾的一个小岛上,这是严重的错误,他所说的这个小岛叫做小龙山Syoryuzan岛,其实就是蛇岛,在辽东半岛南端的西面,并非雷州半岛的西面。
秦岭是黄河和长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从古生代到现在,一直起着我国南北两大部分的分界作用,所以在动物地理的分布上,都认为是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天然障壁,这不仅对鸟兽有效,对蛇类的分布更为有效。但秦岭东段从伏牛山往东,山势突然低落,与华北平原接壤,分布于秦岭以南的短尾亚种通过这个地区与古北界的中介亚种相遇,形成两个亚种的同域分布区。
明显而有趣的例子是:在陕西,洋县和周至两地相距甚近,但中间隔着秦岭主峰太白山及首阳山,在山南洋县采到的蝮蛇是短尾亚种,在山北周至采到的则是中介亚种,表明秦岭对这两个亚种是起着地理隔离的作用的。
日本亚种在我国只分布在台湾省,与日本群岛所产的相同。中介蝮数量特多的地方,已发现有两处,一处在黑龙江西部,靠近蒙古的卓山车站附近,站北共有6个山头,长约3公里,宽一两公里不等,是铁路局的采石场,其中1~3号山头因蝮蛇太多而停止开采。另一处是蛇岛,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过去有人(长谷川秀治,1932)估计岛上有蝮蛇50万条,这显然是夸张了。1957年在岛上考察之后,我们估计大约有5万条蝮蛇。最近辽宁蛇岛考察队在岛上作了数量分布调查,认为现存蝮蛇约有2万条,这和我们当时的估计比较接近,因为该岛在1959年以后曾遭火灾及滥捕,损失的蝮蛇是相当多的。
蝮蛇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区,栖息在石堆、草丛、水沟、坟堆、灌木丛及田野中。短尾蝮的洞穴多在向阳的斜坡上,洞口直径为1.5~4.5厘米,洞深可达1米左右,大多利用蛙、鼠等挖钻的旧洞。蛇岛的中介蝮多栖息在石缝、草丛及树枝上,静止不动,头部仰起向着天空。当小鸟停落在它附近时,即迅速向小鸟袭击。常见一棵小树上有几条蝮蛇。在一株高约两米的栾树上曾见有21条,一棵樱树上见有25条。小鸟稀少时,多潜伏于草丛及石缝中。例如:1957年9月15日,岛上小鸟极少,所捕获的413条蝮蛇中,草丛里捕到的占54.52%,岩石上捕到的占43.61%,树上捕到的只占1.87%。
温度对蝮蛇的影响
温度是决定蝮蛇活动的一个主要因素。短尾螟在2~38℃下能正常活动,最适温度为20~30℃。在浙江,野外捕到它的最低温度为9℃。在蛇岛,气温在4℃以上,即见中介蝮出来活动。
在饲养条件下,7℃时,还看到短尾蝮饮水及张口咬物,到5℃即盘团不动。蛇岛中介蝮的耐寒力稍强,0℃是它们自由活动的下限,此时,蛇体静止,仰头不动,对小白鼠没有咬物反应,但碰触蛇体还能稍稍移动。当气温降到-3℃时,头部即平俯于箱底,经过8小时,在42条中,僵硬的有4条,碰触无反应的16条,碰触有反应的21条,碰它能动的只有1条。把它们移置10℃气温中,僵硬的经9小时复苏,无反应的经2.5小时全部复苏。在-5℃下,20分钟内活动正常,到40分钟即呈现半僵状态,触之能微微移动,60分钟后针刺蛇体尚能稍稍蠕动,90分钟后针刺无反应,150分钟后针刺眼眶无反应,移人20℃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复苏。在-10℃下,20分钟内正常,到40分钟针刺蛇体已无反应,到70分钟,针刺眼眶亦无反应,过半小时取出,移人20℃温箱中,未见复苏。由此可见,针刺眼眶无反应,是中介蝮接近死亡的下限,移置适当气温中,还能苏醒。
对于高温,短尾蝮在30~35℃时,都避开向阳处而躲到荫蔽的地方去。其体温随气温而上升,升到25~30℃时,常盘曲不动,高于30℃,即开始*动,呼吸加快,高于35℃时,则剧烈窜动,呼吸迫促,高于40℃时,大多死亡。蛇岛中介蝮在45~50℃高温下,经过1小时才进入昏迷状态。昏迷5分钟后,用冷水冲洗,仍能恢复其生存能力,对高温的耐受性并不比温热地区的短尾蝮差。
冬眠是动物度过低温不利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浙江短尾蝮大致从小雪(11月23日)开始人洞冬眠,大雪(12月7日)后绝大多数都已人蛰,到第二年惊蛰(3月6日)前后出蛰。但在冬眠期中,气温回升时,可中断其休眠,暂时出来活动。这和Fitz Si mons(1962)所观察的蛇类并不连续冬眠的现象是一致的。蛇岛中介蝮的冬眠期远较短尾峻为长,在笼饲条件下,10月下旬就开始不吃东西,到第二年4月才进食。冬眠期的死亡率高达43.37%(Hirth所研究的3种蛇,过冬的死亡率为34~50%)。在蛇岛,冬季最低气温通常为-15℃左右,冻土最深可达1米。越冬的中介蝮如不能钻到1米以下的土壤或洞穴中去蛰伏的话,是难以活下去的。这可能是蛇岛蝮蛇数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75年辽宁省蛇岛考察队在4月中曾挖掘一冬眠洞穴,洞口宽约5厘米,为扁椭圆形,洞外有少量腐殖土、枯枝叶及零星蛇粪,靠近洞口,可闻到蛇的腥味,洞长约五米,其中有3条中介蝮,反应和行动均甚迟缓,状似刚刚苏醒,表明它们是利用较深的天然洞穴越冬的,并能群聚过冬。短尾蝮亦会群聚冬眠,在皖南和杭州都曾发现它和赤链蛇、鸟风蛇、白条锦蛇同穴冬眠的现象。在国外,Lesuyak(1962)曾在一个沙鼠的洞穴里(深160厘米)发现有16条蝮蛇在一起过冬。
关于季节活动,辽宁蛇岛考察队认为岛上蝮蛇“在4月中旬陆续出蛰后,5月前后大量采食,形成活动*,7月前后基本上不取食,进入夏眠,活动处于低潮,9~10月前后又大量进行采食,形成第二个活动*”。
短尾蝮的季节活动,据胡步青等的研究,从2月份(月平均温度为5.3℃)起活动开始上升,到6月份(月平均温度为24.6℃)达到最高峰,此后,7~9月(月平均温度为28.8~23.3℃)活动继续下降,到10月份(月平均温度为17.3℃)又略有回升,接着,活动又继续下降直到冬眠状态。
蛇岛中介蝮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即5~10时和15~19时。中午前后活动较少。杭州短尾蝮的昼夜活动亦有两个高峰,在芒种(6月5日)为12时(27℃)和22时(24℃),在秋分(9月25日)则为10时(26℃)和24时(22℃);而在炎热季节(立秋),其活动以上半夜为最多,中午前后最少。
光照对蝮蛇的影响
短尾蝮对光照的反应,因气温高低而有所不同。在炎热时多避光,在寒冷或暖和时则向光。它在全年12个月中,中午12时的出现率以7月份为最低,其次为8月份。而子夜零时的出现率适相反,以7月份为最高,6月份次之,说明它的活动频率不仅与光照有关,亦和气温有关。
雨水对蝮蛇的影响
小雨对蛇岛中介蝮的活动没什么影响,但雨后放晴、天气潮湿时,上树的较多,这与其说是雨水的影响,还不如说食物在起作用,因为这时小鸟活动最为频繁。已经上树的蝮蛇,亦不因风雨而离开。
短尾蝮在浙江,雨天及雨后上树的较多,在贵州则晴天比雨天出来活动的为多,这可能由于贵州是高原,气温较低的缘故。
蝮蛇很需要饮水,缺乏饮水,会缩短其寿命。蛇岛中介蝮能吮吸东北石竹花瓣上的露水,亦会吮吸地面上的积水。在笼饲时,亦观察到蝮蛇经常喝水。有人(Lop,1970)认为在缺水的情况下,水对蛇的化学感受器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物。
蝮蛇的食性
蝮蛇为广食性的种,这是它分布广阔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主要以脊椎动物为食料,包括泥鳅、鳝鱼、蛙、蜥蜴、鸟、鼠等,个别蝮蛇胃内发现蜘蛛,恐怕是吞食了蛙的缘故。蛇岛蝮蛇主要吃小型候鸟,在剖检的82例中,共有21种小鸟,属于3目8科,主要为雀形目的树栖种类。在地面活动的蝮蛇亦捕食鹌鹑、黄脚三趾鹑及鸫类等地栖性鸟类,也袭击体型较大的松雀鹰、山斑鸠及黑枕黄鹏等,但不能吞食,在蛇岛常可捡到这些鸟类的尸体和残骸。偶尔,它亦吞食褐家鼠。刚生出的小蝮蛇,全长280~330毫米,即能吞食黄眉、柳莺这样大的鸟,但它主要吃蜈蚣、长头蜈蚣及鼠妇。小螟蛇吃蜈蚣,这是世界上头一次记载。
在笼饲情况下,曾有全长为360毫米的中介蝮吞食全长为240毫米的虎斑游蛇,过了13天才排出粪便。在浙江,曾发现短尾蝮吃眼镜蛇的幼体。中介蝮亦会吞食其他中介蝮(秦耀庭,1960)。有一次,两中介蝮争食一小白鼠,甲蛇咬住鼠头,乙蛇咬住鼠足,均咬住不放,甲蛇吞咽头部比较顺利,不到10分钟,已把鼠吞了进去,乙蛇的头部也被吞人,约经半小时,一直吞到第十个横斑,不能再吞了,才把乙蛇吐了出来,刚被吐出的乙蛇,处于假死状态,但不久即逐渐恢复其活动能力。
在国外,Lesnyak(1964)剖检了50条蝮蛇,蛇体全长为400毫米的主要吃昆虫(60.6%),全长为400~500毫米的主要吃蜥蜴(46.1%),而大的蝮蛇则主要吃啮齿类动物(64.2%)。
蛇岛中介蝮能吃比它头部大得多的食物。1957年7月,在岛上剖检一雄蝮(体重153克),从胃里剖出一只鸟,重62.5克,体长232毫米,体周长为134毫米;1973年从一蛇胃中剖出一鸟,体周长为150毫米,直径为47.7毫米,为该蛇口腔横径的1.7倍。
蝮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一次可吞食1~2只小白鼠或麻雀,能连续吃3~5只。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人,较大的鸟则需要15~18分钟。Barton认为非洲岩蟒只有在确定捕获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时,才开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
蝮蛇的食性和其栖息地能供应的食物种类有关。例如杭州艮山门外郊区,蛙类多、生活在这里的短尾蝮主要吃蛙,金华卫校附近多鼠,该地蝮蛇主要吃鼠;蛇岛小型候鸟多,岛上的中介蝮主要吃鸟,这种习性在笼饲时亦表现出来。如果同时投给鸟和鼠,常常先吃鸟、后吃鼠,这是它们长期适应蛇岛多鸟环境的结果。艮山门外和金华卫校附近捕获的蝮蛇,在宠饲时,亦有先吃“习惯食物”的现象。
蝮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经过5~6天才能消化完毕,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后22~50小时。如果吃得多,消化时间还要长些。蛇的消化速度与外界温度有关,Skoczylas(1970)观察到游蛇在5℃气温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时消化仍然很慢,消化过程长达6天左右,在25℃时,消化才加快进行。蝮蛇也有类似的现象。
在蛇园或蛇笼中,蝮蛇除捕食外,很少活动。蛇岛上的蝮蛇在树枝上能长时间静止不动。
试验的结果表明,蛇岛中介蝮食后的增重率(排粪后增重/摄人食物重),最高可达72.7%,最低的亦有6.4%,平均为33.4%,世界上恐怕没有一种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能达到像蝮蛇这样的高度,至少在脊椎动物里是如此。但它的分解代谢却很低,尤其是在冬季,在10℃室温下,完全处于饥饿状态,其体重却很少减轻,饿了132天,体重减少率(减少的体重/原体重)仅为2.3%~12.0%,平均减少5.0%。蝮蛇所以能忍耐长期的饥饿,是和这种代谢方式分不开的。蝮蛇的耐饿能力跟饮水与否有密切关系。在供水条件下,蛇岛中介蝮可耐饿80~392天,平均活148.4天,体重平均减少24.7%;不供水,只能生活34~107天,平均活78.2天,体重平均减少33.6%;刚生出的小蝮蛇,只供水,不给食物,亦能生活很久,最长的活346天,平均活274天,体重平均减少24.3%。
蝮蛇的繁殖习性
蛇岛中介蝮的性比为100(○十):98�。在岛上,5、8、9、10月都看到过蝮蛇交配,上下午都有。其中一例在10月6日10时30分发现,在海拔约150米处的叶底珠的树枝上。当时多云,气温为16.6℃,开始时,雄蛇伏于雌蛇体背,其尾部绕过树枝与雌蛇尾部缠绕,雌蛇静止不动,不久,即进行交配,雄蛇稍向前移,同时频频点头,当雄蛇头部与雌蛇头部接近时,雌蛇微微抬头,并点头,到10时48分,雄蛇尾部下垂,交接处分开,此时两蛇仍静止不动,经人惊扰后,雄蛇才开始爬开,而雌蛇迟迟不动。
杭州短尾蝮在饲养条件下,曾见到在4、5及9月交配。怀卵数(肉眼可见的)为5~30枚。一次交配的精子可以贮用3年,第一年产仔7条,第二年4条,第三年为14条。
蛇岛中介蝮的怀卵数为5~46枚,其数量随着蛇的全长增加,但全长超过800毫米的,怀卵数明显减少。卵巢的平均长度亦随全长增加,全长超过750毫米的,则有所减少。至于*及半*,全长为651毫米的雄蝮中,已经达到完全发育的程度。
蝮蛇为卵胎生。中介蝮6~9月份都能产仔,每窝2~7条,平均4.3条,死胎占19.1%。初生仔蛇全长为219~341毫米,平均为300毫米,291~330毫米的占总数的75.9%;其体重为6.0~18.0克,平均为13.2克,10~16克的占总数83.3%。
母蝮产前几天常常不吃不动,性较凶猛。产仔开始时,泄殖肛孔前面逐渐膨大,尾部翘起,蛇体收缩蠕动,泄殖肛孔张开,有的则排出大量粘液,当包在透明膜中的仔蛇产出约40毫米时,仔蛇卷在膜内,清晰可见,到产出60毫米时,膜破,仔蛇突然弹伸而出,头部扬起,慢慢摇动,作向外挣扎状,同时,母蝮继续收缩,仔蛇即迅速产出。有时到产出后膜才破裂。仔蛇没有卵齿,在肛鳞前15~16或16~17腹鳞之间有“脐带”,仔蛇爬行时,带被擦落,此时可见有脐缝,但很快就消失,不久即进行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仔蛇的全长可增加10毫米左右。产仔绝大多数在一天内产完,在29条母蝮中,一窝产6仔的,其产程为8小时30分,只有一条母蝮先产2仔,过了3天又产出4仔。绝大多数均在白天产出。母蝮产仔后,体重显著减轻,一是由于仔蛇脱离母体,二是仔蛇从母体带出一些液体,三是产仔时的能量消耗,后两者所失体重占产前体重的5.1%~44.8%,平均为17.9%。
浙江短尾蝮产仔期为8~9月份,产仔数为2~12条。每窝仔蛇在5条以内的,5~6小时产完,5条以上的需要36小时才产完。初生仔蛇全长为140~170毫米,比中介蝮的仔蛇小得多。
蝮蛇生长的速度决定于它活动季节的长短与食物的丰富程度。一般来说,仔蛇经过两年左右即可达到性成熟期。
蝮蛇的定向行为
蛇岛中介蝮具有定向活动能力。把它抛人海中,能对着岛的方向游过来,屡试不爽。辽宁蛇岛考察队还发现蝮蛇有返回原栖息地的能力。带有标志的蝮蛇头一天下树后,第二天能回到原来栖息的树枝上,等候捕鸟。曾见数例蝮蛇因受惊而他去,不久又返回原处。有趣的是黄榆树上的一条蝮蛇,于1973年9月29日下午4时许下树,第二天6时45分自树基开始上树,爬爬停停,前后上下经过9个树枝,历时53分钟,最后到达原树枝,在原位置原姿态栖息。到10月6日,时隔6天,仍在原处栖息。奇怪的是到1974年6月,隔了8个多月,又在原树枝上发现了这条蛇。可见其定向能力之强。
蝮蛇的蛇毒及其毒性
中介蝮毒腺的重量及毒牙的长度是随着全长而增加的,但全长超过800毫米的,则有所减少。其毒腺重为50~310毫克,平均163毫克,雌雄无差别。毒牙长为4.5~10.0毫米,雌的平均为7.3毫米,雄的稍长。
短尾蝮的毒牙长为3.5~65毫米,平均为5.1毫米,远较中介蝮的为短,这是由于它的体型较小而短的缘故。
中介蝮(全长600毫米)咬物一次的排毒量为82.4毫克,短尾蝮(全长645毫米)为50.8毫克。排毒量不仅因亚种而不同,亦和蛇体大小有关,例如短尾蝮,全长为300~399毫米的,平均每次排毒干重为6.24毫克,400~499毫米的,为17.45毫克,500毫米以上的为31.98毫克。并且排毒量也因蛇体的生理状态及环境不同而有差异。饱食的毒蛇,排毒量很少。大约有20%的毒蛇咬伤不出现临床症状,与此有关。
对被咬伤的动物来说,变温动物的抗毒力常较恒温动物为强。对于人来说,个体也有差异,对蛇毒敏感的人,毒性反应也较大。对毒蛇本身来说,毒液的主要作用是捕食和消化食物,其次才是防御天敌。所以Porges(1953)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看,认为蛇毒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它的消化功能。蝮蛇也不例外。这不难理解,因为毒腺是从唾液腺进化而来的。被蝮蛇咬死的动物,尸体容易腐烂,与毒液中的消化酶、特别是和蛋白质水解酶有关。
蝮蛇虽有抗同种蛇毒的能力,但毒量大时,也会出现中毒症状,互咬或自咬也会中毒,以至于死亡。奇怪的是被咬的蝮蛇有大量喝水的现象。在其他毒蛇中,亦有互咬或自咬中毒致死的例子。
复制必死!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15:52
hengo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