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06: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3:10
《长安十二时辰》里展示的望楼的确可以传递信息。其实在第一集的时候,男主人公就解释过望楼的作用:既可以监视长安城内的情况,也可以利用墙上的白板传递秘密信息而不被外人知道。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大唐并没有这样的望楼,只有一种叫“岗楼”的岗位设置,岗楼起到和监控器一样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传信。
要说我国古代的密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传说中是姜子牙发明了“ 阴符”和“阴书”:阴符是一种尺寸长短不同的简或者是牍片,不同的尺寸的简就代表不同的含义,一共八种。但这八种简单的符号对于传递复杂的军情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又有了“阴书”。阴书就是把完整的文书分给三个人携带,这样即使一个人被抓也不会泄露机密。
当然,这种密码体系并不完善。于是到了宋代时期,军事家曾么亮发明了一种密码系统。他将战场上常用的短语分别编号,然后将另外一首没有重复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的工具。当部将率军出征时,主将就会分发给他们一本密码本,并临时约定某首诗作为解码的工具。这样主将只要看到上级发来文书中所包含的诗中“字”,就可以在密码本上翻译出对应的意思。
和周朝时期的密码比起来,宋代这种传递密码的方式已经先进很多,而且可靠性也增加了不少,可以说是现代密码的雏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3:10
在我们大唐,常见的通信主要方式有: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旗语等。每种通信的方式都有它最适合的场景,综合考虑之下,我们选择了旗语加击鼓的方式。
每座望楼上的四面都设置了旗语装置。旗语装置通常是三乘三或二乘九的木头格子。每个格子内可放置白、紫两色不用的彩布。明显的色差足以让间距为三百步的望楼及时的读取到彼此的信息。将灯放入格子里,以光亮代替彩旗显示。虽说没有宵禁的那几天长安城夜晚灯火辉煌,但是这个高度上还没有谁能与望楼传信亮光媲美。
除了视觉上的传递,我们还让望楼配以声音传递信息。为了让鼓声能在嘈杂的长安城里轻易的被分辨出来,我们特意从波斯进口了蜥皮鼓。蜥皮鼓的鼓声很具有特色,低沉且清晰,传播的距离也很远,绝不会和节鼓、街鼓、登闻鼓之类的声音混淆。这样一来,不论是正在待命的武侯,还是在外办案的旅贲军,望楼的鼓声一旦响起,他们也能马上作出响应,大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办事效率。
发送设备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的是信息加密。作为安防严密的靖安司,传递信息必须要加密,这是我的强制性要求。于是我给徐宾下达了任务,编配出一套合理的加密语言。并且,非靖安司特定之人,绝对不能读懂我们传播信息的含义,以此来保障我们的信息安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3:11
在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机构,望楼就是旗亭,士兵们通过旗语来传递消息,虽然没有小说中描写的那么神奇,但是也确实可以传信。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3:11
在古时候确实有这样的监控系统,但它并不知道望楼,它叫做旗亭,它的用处也没有望楼那么强大,只是在作战时用来监控敌方情报的,而且是由木头搭成。它也没有那么多的密码用来传递消息,只是通过插旗来获得情报。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03:12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确实有传信的功能,古代的密码一般是以插旗的方式来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