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8 01: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17:39
甲骨文“盥 ”、“沐”、“浴”字
秦汉时期“不好盥浴”会遭嘲笑
《盐铁论·殊路》记载“西子蒙以不洁鄙夫掩鼻”
“饭前便后要洗手”是现代的卫生口号,古人也早这么要求了。古人对个人卫生最在意头、脚、手、身的清洁。在四者中,洗手是最为频繁的。“洗”在先秦时多指洗脚,在甲骨文中“洗”字上半为足形,下为水形,就有这层含义。而洗手当时不叫“洗”,称为“盥”。甲骨文中的“盥”字就是将手放在水盆里洗的样子,可见古人对洗手是多么重视。
就餐前将餐食洗干净,在秦汉时期已是一条卫生标准。《淮南子·诠言训》称:“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浣而后馈,可以养家老。”而在清洗餐具时,则须先把手洗干净,此即《礼记·少仪》所谓“凡洗必盥”。隋唐人孔颖达就此注疏:“洗,洗爵也;盥,洗手也。凡饮酒必洗爵,洗爵必宜先洗手也。”
如果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往往会被嘲笑。如东汉时有个名叫刘宽的*,不喜欢洗手洗澡,在当时的京城出了名,故《后汉书·刘宽列传》中称他“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
秦汉时期,不注意个人卫生是当时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盐铁论·殊路》中有这样的说法:“西子蒙以不洁,鄙夫掩鼻。”意思是,就算美如西施,如果不卫生,俗人走过都捂鼻子。
至于如厕后洗手,古人同样讲究。《世说新语·纰漏》有一则“王敦如厕”的故事:王敦从厕所出来后,有婢女双手托着盛满水的金盆,后面则端着装有高级洗涤用品澡豆的琉璃碗。王敦见状,把澡豆掺上水吃了,称是“干饭”。王敦是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此则故事发生在王敦初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舞阳公主(实为襄城公主)时,他上的是皇帝家的厕所。故事并不是说“便后洗手”之俗不存在,而是笑话王敦少见识,不识澡豆。
到后来,“便后洗手”已成为古人须从小养成的卫生习惯。如清李毓秀编学童启蒙读物《训蒙文》(《弟子规》)中即要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西周时期的虢季子白盘,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青铜“大浴缸”
先秦时期春季群众性沐浴活动已蔚然成风
甲骨文“沐”字是洗头“濯发也”“浴”字指洗身即“洒身也”
洗澡,是古人做好春季个人卫生的常规行为。古时称洗澡为“沐浴”,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意思,其实在古代是一个人用水处理个人卫生的不同行为:“沐”是洗头,即《说文解字》中所谓“濯发也”;“浴”指洗身,《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洒身也”。
从商周时甲骨文、金文中可以看出,沐浴在先秦时期蔚然成风。“沐”字,是一个人跪在水盆旁边,双手掬水洗头状;“浴”字,为一个人置身于盆里,用水淋身。
秦汉以后,洗澡已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上升到制度层面,所有公务员都要定期回家沐浴,并形成了一种“休沐”制。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称“汉官五日一假,休沐也”,此即现代公休制度前身。
或许有读者会认为,洗澡在古代只是“有身份者”的行为,其实不然,它是整个社会的习俗。两千多年前已出现“浴室”一词,再早则称为“湢”。据《仪礼·聘礼》记载,当时一般人家都有“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洗澡设施。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还要烧水给父母公婆沐浴。在古人看来,洗澡还是一种境界,商汤的洗澡盆上所刻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盘铭),正是这种心情的表达。
古人如何洗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汤”(热水)洗,一般在室内进行。另外就是为民间普遍的到河里去洗。魏晋时期盛行的修禊之风,就是中国古人春季卫生行为的遗俗。所谓修禊,就是指春季时官吏及百姓都到水边嬉游以消灾祈福的仪式。据《周礼·春官》记载,当时的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释“禊”:“禊者,洁也……”
先秦时期,每年春季都会在水边设祭,这是一种通过沐浴达到去除不祥的宗教仪式。这一活动一般选在三月初三上巳日进行,由此形成了“上巳节”,出现了中国独有的群众性春季沐浴活动。
除上巳沐浴外,到初夏时的端午节,还会有家庭性的统一沐浴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烧水洗浴,还会在水里加入草药以除疾消毒,汉《大戴礼记》即称:“午日以兰汤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