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4 08: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7:55
是原平崞阳吧? 在原平玩,可以当晚住在原平市城内的宾馆,条件还不错。然后去一些比较大的好玩的地方,交通都方便,可以先去天涯石鼓景区,然后去崞阳老城看看,还有五峰山景区,最后到大营温泉度假村放松一下! 去崞阳有方便的市区公交线路,往北车程20分钟左右。 崞(guo)阳镇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区北部18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北纬38°53′,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邻沿沟乡,西北是段家堡乡,西南是大牛店镇。是原崞县县城所在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文化发达,是以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原平市域北部中心城镇。崞(guo)阳镇境内现存古建筑主要有古城墙、古城门、教堂、文庙、吉祥寺、千佛寺、观音阁和普济桥,有经历千年的乾隆泉、崞县八景之一的崞山叠翠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崞(guo)阳历史文化遗存景点: ★★★崞阳明代古城门及城墙。最早记载为,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并州刘琨迁徙陉北五县之地民于陉南,部分分布于今崞阳城,立城城邑但当时未称县名。至北魏时置石城县,隋大业二年始称崞县。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崞阳始建城池,用砖石砌筑。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崞阳修筑四座城门,东为保和门,西为临沱门,北为定远门(后改为宁远门),南为景明门。 ★★★★崞阳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 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普济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至今仍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雄姿和瑰丽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浮雕均典雅古朴,寓意深远,造型优美,精巧别致。 ★★★★★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建筑庞大、气势恢弘、规制完备。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棂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百楹建筑星罗棋布,构设精巧。 ★★★崞阳关帝庙位于崞阳镇东关。据碑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关帝庙座北向南,原有关公殿、戏台、东西配房、圣母殿、三义殿、龙王殿、山门等建筑,构成总体平面为长方形。现戏台、西配房已无存,余其皆完整。 关公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四周有石质栏杆,栏杆左右各有望柱四根,前有八根。题记为清咸丰元年重修。 关公殿后有小式木作圣母殿、龙王殿、三义殿各三间,均系晚清建筑。山门有台阶十四阶,逐级而上,又有台阶八级,并有砖铺平台,四周有砖砌花栏。山门门额上书“关帝庙”,门前有照壁一座,石狮一座。 现存建筑具有古建筑及艺术价值,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崞阳吉祥寺原来叫岱(泰)山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解放后是镇*的办公所在地,保存基本完好,现在又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大殿建于明成化年间,四柱三间,直曲翘角歇山顶,屋脊雕花,两端有兽首,前后厅连接紧凑,浑然一体,其造型精妙独特、洒脱灵逸。殿顶除青灰瓦盖顶外,还有绿、黄琉璃瓦拼成装饰图案。殿前筑有宽阔的月台,青砖铺地,石栏杆、石栏板相围,中间筑有石条台阶。据《崞县志》载:“岱山庙在崞县南关路东,创建于元至治三年,赵杞施地四亩募众建成,明成化中知县徐寿、县丞阎庄率耆老杜凤捐资重修,乾隆四十年、嘉庆二年、道光二十五年、咸丰二年屡次重修,各有碑记,邑人刘通泉施地五亩,每年三月二十八日祭祀,*完备”。在整修大殿时拆出一根梁,上面记有“明成化十八年更修”字样。另外还从坍塌的山墙里挖出许多已破碎的壁画残片,依然可见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的特点,一方“天狗吠月”的图画还很完整。 ★★崞阳(县)城隍庙,位于崞阳中学内,应始建于西晋末,后历经毁坏重建。《崞县志》中记载:“城隍庙在县城东北隅,创建年代久,明宏治七年知县陈志重修,关西薛敬之纪石。雍正二年、乾隆二十八年知县顾弼、嘉庆二年知县陆如冈、道光二十五年阖邑士民屡次修葺各有碑记,每年九月初九致祭。”现正大殿保存完好,东西有配房,厢房并列,大殿周围有完整石栏杆,上有精美雕图,下两侧两眼古井。 ★清崞县县衙,慈禧西逃时崞县的落脚地,位于原平二中内(残存)。 ★崞阳原*教堂遗存(位于平定街,邮局旁),原平市崞阳镇(原崞县)*教堂是1889年清光绪15年由英国牧师司徒购建并主持崞县教会事工,常住崞县城教堂。教堂座落在南街(现平定街),占地面积10亩,建房108间,男女学校各一所(校址在教堂院)。现有石碑一座,在致远学校门口铺着,现在邮局北面就是“教堂巷”,门洞上还有“*教”三个字。一九四六年英国司徒牧师贺天美等先后回国,教堂被县*和税务所占用。 以下红色*文化纪念点: ★★*崞县特别支部旧址。位于崞阳镇首舒街11号院,这里曾是1933年*崞县特别支部成立时的旧址。 ★续范亭纪念堂原址,位于原平二中(原范亭中学旧址)内,始建于1952年,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崞阳镇烈士堂,位于平定街(玉皇庙巷口),纪念为解放崞县而牺牲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