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姚荷生:脏腑病证的要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2 21: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1:23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 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


1、肺病辨证:


肺之气,司肃降,开窍于鼻,因此肺脏病变的主要表现在 呼吸系统,其主要症状为咳、喘,以及痰涕、声音、胸背、喉鼻的改变。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当肺脏有病时,往往皮毛、大便、小便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因为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特点。


1.1虚证

1.1.1 气虚:

肺气虚的主要表现为经常咳痰无力(与外感风寒咳时胸紧、痰不易咳出者不同),痰多泡沫,咳时声低息短,自觉气难接续,出汗怕风,气候稍有波动——尤其是气候 转寒,即易受感冒而咳喘加剧,喷嚏、清涕,面白,神疲,舌质 淡或胖嫩,少苔或薄白,脉虚软,甚则虚弱。上述症状在一些慢性肺部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不全的某些阶段可以见到。有些老年人无故清涕自出,或兼脱肛,或兼大小便无力下达,甚则虚秘,这些症状也属气虚的范围。气虚的治法以补气为主,如用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之类。


1.1.2 阴虚:

肺阴虚的主要表现为干咳、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气促,语言稍多声音即易转嘎,口干而不多饮,大便秘结而无腹满、腹痛等痛苦,形瘦,皮肤枯燥,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细弱。上述症状称为肺燥。例如在麻疹后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又如在呼吸道炎症的后期,有时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治宜益气生津,如用生脉散之类。


活动性肺结核(虚劳)患者往往兼有午后、晚间自觉烦热,甚则半夜中午定时潮热、盗汗、颧红、胸胁下陷、声音嘶哑,咳痰白如银丝,舌质尖细而光绛,脉细数同现。以上虚痨症状也属阴虚范围。治宜滋补,如天冬、熟地、白及、阿胶之类。白喉患者出现的喉干,红痛不肿或出现灰白色假膜,亦属阴虚范围,治疗宜用养阴清肺汤。


1.2实证:

1.2.1寒饮:

主要表现为咳嗽,胸胁引痛,痰多稀白,有的喉中可有哮鸣音,胸满、气喘,甚则胸中窒塞,咳嗽气喘,必须 起坐,不易平卧,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舌质淡或无大改变、舌苔白,脉弦或兼沉。有的胸背觉冷,或经常背部自觉寒冷如掌大。以上症状在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某些类型可以见到。治以温肺化痰,如用射干麻黄汤之类。如脉浮,兼现寒、热,头、身痛,为外感风寒诱发,表证未罢宜先从表证治疗为主,如小青龙汤之类。


1.2.2热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鸣、痰浓或黄,或带血色,或咽喉红肿,面色赤,舌质红,舌苔黄厚或兼滑腻,脉洪数。以上症状多见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如肺部炎症浸润广泛,影响肺呼吸功能时,则可兼有胸高气粗,喘促,鼻翼扇动,鼻鸣。治宜清热化痰,如用黄芩、石膏、知母、桑白皮、瓜蒌之类。若初起寒战,脉滑数有力,干咳声高,胸中隐隐作痛,继则经常咳出大量腥臭的浓痰,是肺痈(肺脓疡)的表现。亦属热痰范围。不可误认寒战为表证或寒证。治宜清热排脓,如鱼腥草、犁头草之类,亦可用芦根汤(原千金苇茎汤)。


2.心(附心包络)病辨证:


心主血脉,主神明,心脏病变,在中医以心痛、心跳、神志失常为主要症状。其表现地带为心胸、血脉。其辨别也有寒热虚实不同。不过虚证多兼涉脾、肾。至于实证则由于在封建 社会 里把心比作“君主”,心包络比作“臣使”,并且荒谬地说“心为君主,义不受邪”,因而病邪犯心(如下文温热逆传, 浊痰蒙蔽等)都把它归纳到心包。


2.1虚证:

2.1.1血虚(多兼脾胃)

自觉心动不安、易惊,日间不易耐 劳、劳则心惊、气喘、汗多,疲倦思睡而夜寐不安、不得眠,嘈杂似饥而不想食,或夜半嘈杂,面色淡黄,唇舌淡红而稍暗,舌苔薄自,脉细或弱,或出现结、代。上述症状在病后身体衰弱、神经官能症某些类型及某些贫血患者可以见到。是心脾两虚的表现。治宜补养心脾,如用归脾汤之类。


兼虚热则心烦,自觉手心发热,大便或秘或较干结,口干不欲饮,形瘦,面隐隐发红,唇舌较红,或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或兼弦数。治宜养血清热,如黄连、阿胶之类。


2.1.2阳虚(多兼肾虚)

(1)水气冲心:心悸,压住觉舒服,咳嗽、痰稀、气喘、汗出、小便不利,甚则形成水肿,有的背寒、肢冷,头觉昏闷,自觉筋、肉跳动,振战有要跌倒的感觉,面白,唇舌淡白,脉弦迟或微细。由于阳虚不能温化,因而停水,水气冲心,临床上多见于心衰竭,治宜温阳化水,如真武汤之类。


(2)阴寒凝闭:阳虚生内寒,寒邪闭塞心阳,以致阴寒凝闭。其症状为自觉胸中闭塞心痛,甚则心痛突然剧烈发作,痛时放射到手及肩背部,手足发青发冷直至膝肘关节。上述症状类似心绞痛发作,治宜温开,如瓜蒌、薤白、桂枝之类。


甚则动则气喘,喘时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喉间痰声漉漉,汗出如珠。面色灰暗,唇、舌黯黑,脉沉微。若脉虚数无度,或反而弦大鼓指(脉搏搏动太强,鼓动医生的手指),均属危极之象。上述症状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治宜回阳救逆,如参附汤之类,并采取其它急救措施。


(3)心气虚极:久病精神恍惚,语言低细重复、偶有错乱,立即又能自己发觉,甚则无故发笑。这种失神的表现,见之于各种疾病严重的后期,是阴阳离决,病已垂危的预兆。发现这种情况,宜特别加以注意。


2.2实证

2.2.1 温热犯心(即过去所谓的逆传心包)

高热、心烦,甚则神昏、谵语,手足做出捻衣摸床等无意识的动作。多见于湿温(肠热症)、乙型脑炎、流脑、败血症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严重阶段。治宜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如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之类。


热毒外发,多为疮疡红肿热痛,如口、舌生疮,舌尖起刺赤痛等。治宜清热解毒,如用黄连、山栀、连翘、犁头草等药。


2.2.2浊痰蒙蔽(痰迷心窍)

自觉心胸郁闷,喉间又有痰粘,而不易咯出,甚则或发痴呆、语言错乱,哭、笑无常,但无狂暴行动,或突然昏倒,不知人事,脉、舌无固定表现,风痰过盛时,可出现脉弦、舌苔滑等象。某些精神病人如出现上述症状者,为浊痰蒙蔽。治宜祛痰开窍,如菖蒲、竹沥、明矾、郁金之类。


3.肝病辨证:


肝主风,风势妄动,则表现于头目、筋脉;又由于藏血与疏泄失职,其症状多牵涉到肠、胃、脾、肾以及胁部、少腹、爪甲等处。辨证虽也分虚实,但很多都属于虚实夹杂,所以纲目列为偏虚、偏实,与它脏稍有不同。


3.1偏虚

3.1.1血亏气郁

(1)肝气郁结:胁胀或痛,嗳气、放屁(矢气)即觉稍舒;女子胀痛多连少腹(下腹部),月经不调,经期有的乳房作胀,以上是血亏气郁的常见症状,治宜养血疏肝,如用逍遥散之类。


兼虚热:自觉心中烦热,易怒,睡时多梦,饥而不能多食,或渴而不能多饮,女子经色深红,或夹紫色筋膜,量或较多,或量少不畅而拖延难净,舌尖边红,苔少或白,或微黄,脉细弦兼数。治宜养血疏肝兼清热,如丹栀逍遥散。


(2)肝气犯胃:中脘亦觉胀痛,食欲欠佳,甚则呕恶反酸,大便欠畅,面色萎黄消瘦,有苦闷病容,舌苔白,脉细弦。上述症状在溃疡病,慢性胃炎可以见到。治宜疏肝和胃。如高良姜、香附之类。


兼虚寒:上逆则头痛、或昏。胃痛觉冷,干呕,吐涎沫,甚则手足厥冷,面色青白,舌淡,苔少色白,脉沉细弦迟。治宜温肝和胃,如吴茱萸汤之类


3.1.2阴虚阳亢

头昏、眼花、头痛。或偏头抽痛,有时遍身筋脉亦自觉抽痛,甚则头重脚轻,行动不稳,中指或食指发麻,咽干,便秘,面赤,舌质红,或有干裂纹,脉弦或兼有硬象。以上是肝风内动的表现,是高血压病的症状。治宜养阴息风,如石决明、首乌、白芍、钩藤之类。若风势剧烈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瘫痪,口眼歪斜(面神经瘫痪的症状),半身不遂,病势危急。是脑血管意外的症状,俗称中风。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它属于偏虚还是偏实,及时进行抢救。


3.2偏实

3.2.1热极生风

高热,神昏,头痛,颈项强硬,呕吐势急,严重者很快出现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卷、*内缩(囊缩);有的由热久昏迷转变而来,面赤,更严重者由于末梢循环障碍,因而发热越高,手足反而发冷(热深厥深),面青或赤,舌质红,苔厚、或自滑,或黄、黑干粗,甚则很快剥落而出现光绛,舌体或胀大,或于瘦上卷,脉弦数有力,或细弦而硬。


以上症状多见于急性传染病高热引起的高热惊厥。由于小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称为惊风。多见于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病。治宜熄风清热,如羚羊钩藤饮、蛇胆 、陈皮、石决明合清瘟败毒饮加减之类。


3.2.2风火流窜

上逆多头昏、头痛,甚则巅顶灼热、痛不可近,口苦,耳鸣。以 上为风火流窜的常见症状。或兼耳内流脓(中耳炎),或出鼻血,或目赤肿痛。下迫者或下痢赤多(赤痢),里急后重,一天多达几十次,口渴,或淋浊胀痛灼热,女子或崩漏色紫,带下黄浓。治宜泻肝胆风火,如龙胆泻肝、白头翁、当归龙荟之类。


3.2.3血淤(多牵涉脾肾)

淤热多出现黄疸。淤结多出现胁下痞块,或腹部膨胀青筋显露,面色青黑,舌边紫黯,爪甲枯厚,脉沉弦或硬、或涩。以上为肝硬化的症状,治宜软坚破血,如三棱、莪术、鳖甲之类。


女子或兼经闭、小腹硬满,治宜攻逐瘀血,如抵当汤之 。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 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 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上接《姚荷生脏腑辨证(一)》)


4、脾病辨证:


脾脏病变,大多由于运化或统摄失职,主要症状为饮食、二便异常;其外形多为腹部、四肢、肌肉、口唇的改变。临床上虚证以中气不足,不能生血,与兼挟寒湿为多见;气虚不能摄血与脾阴不足比较少见;实证以湿热淤浊为多见,虫食积结比较步见。


4.1虚证

4.1.1 中气不足:

疲倦思睡,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软或腹泻;腹部自觉虚气坠胀,很想矢气雨不易畅达,甚则肌肤虚浮,或肿或消,尿少,面色淡黄,消瘦,唇、舌俱淡(气虚不能生血的关系),舌苔薄白,脉虚濡(与“软”的音义大致相同)。以上这些脾阳虚弱,运化功能失常的症状,在许多慢性病病的某些阶段可以见到。治宜补脾为主,如六君子汤之类。


若脾虚不能摄血则大便下血,牙龈出血。女子则月经崩漏,其色都比较暗淡,其质都比较稀薄,有的也会出现暗红(不是紫红)血块,有的皮肤出现色暗淡的阴斑,面色萎黄,有的白眼球也会出现淡黄,脉虚弱不受按。上述症状在临床各种血液病中可以见到。治宜补脾为主,如黄土汤、实脾饮、归芪建中之类。


若脾虚兼挟寒湿则口淡,甚则口冒清水,大便溏泻,或兼呕吐,寒较多者,腹痛绵绵不断,喜按;湿较多者,大便更稀,小便不利,脘、腹闷胀;甚则头部、四肢、腰部自觉沉重、疼痛,怯冷,甚则水肿,有的面目出现暗黄;湿痰阻遏清阳不得上升者,常发眩晕(自觉头昏天旋地转)想呕,有的也能呕出痰涎。面白(寒较多)或黄(湿较多)面滞,舌苔白润或白滑,脉沉迟无力或虚弦。治宜健脾,温阳化湿,如苍术、干姜、茯苓、附子之类。及平胃散、黄芪五物、黄芪防己、茵陈五苓、天麻半夏白术汤之类。


4.1.2脾阴不足

大便常秘,便出干涩,但无坠胀灼热、腹痛等痛苦,便色近常,或稍有青色。治以润导为主,如麻仁之类。


若久病气血大伤,则肌肉消瘦至极,太肉(指腿部、臀部的肌肉)尽脱,唇反(嘴唇吊起)或短,牙根宣露,舌质萎薄,脉沉细而弱,或兼弦涩。以上症状是久病极度虚弱的恶液质表现,需根据病的不同情况,积极给以治疗。


4.2 实证

4.2.1湿热

腹部胀满、口中粘腻,有的觉甜;渴不多饮、或喜热饮;不欲食,有的呕吐;小便不利,色深黄或浊;大便溏而粘腻不畅,或有灼热.其色酱黄;面色深黄垢腻;舌红、苔黄厚而浊;脉软数。以上为脾湿热的常有症状,多见于痢疾及肝胆疾病。治宜清热利湿,如茵陈、栀子、黄柏之娄。


兼淤浊:有的寒热不退.有的常发往来寒热,胁下出现痞块,腹部胀大,有的面色深黄,脉弦数。以上肝脾肿大症状,在疟疾(痞块称为疟母)、血吸虫病、肝炎晚期可以见到。治宜清热利湿兼祛淤浊.如赤芍、鳖甲之类。


4.2.2 虫食积结

(1)虫结:腹常胀痛,上下不定,痛时包块鼓起,痛止复消,大便常泻,有时又现秘结,或与虫同下,正常进食很差,但经常想吃零食和香甜食物。鼻痒,口角糜烂,舌红苔白或黄,舌面有红色斑点(斑点平铺,与起刺不同)。以上为蛔虫病的症状,宜用驱虫药物,如苦楝树根皮、使君子之类,及西药驱虫剂。


(2)食积:如兼有腹大青筋,四肢消瘦,毛发枯黄耸起;或牙龈出血发臭(走马疳);面白唇红,甚则面部焦黄枯瘦;舌苔斑剥如花纹;指纹多现沉滞,脉数或兼细弦。以上为疳积症候。治宜健脾消积,如用煅石燕、胡黄连、鸡内金、五谷虫、参、术、苓、草之类。走马疳可用砒霜、红枣治之。


(3)若腹部肿大,皮肤淡黄浮肿,眼珠并不发黄,唇、舌俱淡,正常进食较差,而好食生米、土、炭,也属有虫有水的象征。以上为钩虫病症状,可用针砂枯矾之类。


5.肾病辨证:


肾为水脏,主五液,又主藏精;肾脏病变主要是由于水液、精气的变化,其表现多在腰膝、小腹、骨、脑、瞳孔等部分。肾病有阳虚和阴虚之分,此外还有精亏,精亏即阴阳两亏的证候。祖国医学认为肾处五脏的最深地带,病势深入到肾,就很严重,故有肾为阴阳之根的说法。肾病的虚证比他脏普遍,故一般认为肾病无实证。事实上肾病的实证虽然较少,但不是绝对没有,同时肾病的虚证之中往往也包括一些实证的证候。


5.1虚证

5.1.1 阳虚

经常身寒(肌肤清凉,与外感发冷而身热不同),肢冷,或背部、腰、膝、小腹觉冷。冷汗自出(包括睡中冷汗),小便清白畅利,或夜尿独多,大便泄泻稀薄,内夹完谷不化,面白无神,唇舌俱淡,脉微或沉弱。以上症状是脾、肾阳虚引起内寒的表现,见于慢性疾病(如慢性肠炎、肠结核、消化不良等)的某些阶段,治宜温补肾阳,如附子、干姜、甘草之类。甚则身大热反欲得近衣为真寒假热,治宜附子干姜之类。或消渴,饮一溲二(小便的总量比一天喝进去的水份还要更多),乃尿崩之症,治宜温化,如附桂八味丸之类。或五更(黎明)溏泻,治宜温固,如四神丸之类。


兼寒湿则腰膝痹(麻木或沉重)痛;兼停水则面脚浮肿。小腹胀满,二者都经常出现小便不利。


5.1.2 阴虚

肌肉消瘦,自觉手足心热,面部经常出现油光;咽干、口燥,并不多饮,饮水也不能缓解。头昏头痛、耳鸣声小(与风火声大不同),目蒙干涩,小便频数不利,有时自觉灼热;大便经常秘结,腰脚酸软,面瘦隐红,舌体尖细、色红少苔;脉细沉弱或兼弦数。以上症状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治宜养阴清热,如知柏八味丸之类。甚则骨蒸痨热(发热时自觉骨内煎熬难过),兼虚火则往往尿中夹血,或身大寒反不欲近衣为真热假寒。


5.1.3 精亏

头脑空痛或自觉腹臌胀,脑鸣,头昏眼花,善忘;脚肿瘦削,行动无力;甚则骨萎不能起床;挟热则现阴虚的涩脉,挟寒则现阳虚的涩脉。以上症状为疾病晚期身体十分虚弱的骨痿症,治宜填精补髓,如龟鹿胶之类。


小儿先天发育不良,一岁以上囟门仍然宽大,头颅骨缝不合,五迟(起坐迟、行走迟、齿生迟、语言迟、发密迟),都属精髓不充范围。治疗可用龟鹿胶及服钙片等。


5.2 实证

肾病实证比较少见,但确有存在,例如有些患者腰部拒按(与虚证喜按喜捶者不同),小便频数不利,尿色深黄或兼浑浊,尿时尿道中有灼热的感觉;脉沉细弦涩。上述症状乃肾病实证,见于肾盂炎等某个阶段,可以萆分清饮治之。又如附骨阴疽(骨结核)每多虚实夹杂的现象。


6.胆病辨证: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所以胆腑病变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很多症状不易分割。不过也有它的特点,例如胁痛一证,肝病很多下连小腹,胆病则只在中脘偏右肋缘下,总的情况肝病兼虚较多,胆病则实证较多,这与其它相表里的脏腑大致相同。


6.1 实证

6.1.1 火旺

口苦、咽干、眼花、耳鸣(声大),可以黄芩汤治之。甚则耳聋,目赤肿痛;心中烦热,狂暴易怒;头胀面赤,夜睡不安;头痛多在两侧,有时亦可上达巅顶(少阳与厥阴经脉相为表里的关系),灼热拒按;或耳前后、耳内肿痛,耳内流脓;或鼻中常出黄浓臭涕;面红,唇、舌红,舌苔黄厚,脉弦数有力。上述肝胆火旺的症状,类似高血压头痛,以及五官炎症,治宜苦寒降火,如龙肝泻肝汤之类。


6.1.2 郁热

(1)热为寒郁,多出现胸、胁、中脘胀闷作痛,心烦,喜呕,或呕水酸苦,甚则其色黄、绿,其味苦涩;大便不畅,或结、或秘;嘈杂似饥而不能多食;痛时烦热,汗出又觉怯冷;舌尖边红,苔白或淡黄;脉弦。治宜苦降,如温胆汤之类;挟往来寒热之表者,小柴胡汤;里较重腹满、便难,大柴胡汤。


(2)热为湿浊所郁,多出现黄疸,小便不利,或黄浑、灼热;中脘偏右剧痛难忍,痛处胀满拒按。其痛往往反复发作,有时兼有寒热,面色黄滞如象蒙上一层灰尘,有时发青,唇、舌或红或暗,苔多黄腻,脉多沉弦,有的痛发时脉现弦大。上述症状在胆道发炎时或可见到,治宜苦寒泄热,如茵陈、栀子、黄芩、黄柏及龙胆泻肝汤之类。


甚则痛时大汗,手足厥冷,或发晕厥。上述症状多见于胆道蛔虫症,称为蛔厥。可以乌梅、黄连、川椒等治之。


6.2 虚证

胆病虽有虚证,如胆气不足等,但临床意义不大,此处从略。


7、胃病辨证


胃腑病变较多,其发往往与脾、大、小肠很难分割;不过脾病多虚,胃病多实;脾多腹痛(痛在下腹部)、胃多脘痛(痛在上腹部);脾与大、小肠以大小便失常为主,胃则以口渴、呕吐为主。


7.1 实证

7.1.1 燥热

(1)高热,大汗,大渴引饮(要喝很多的水),饮则喜冷(喝水要喝凉的);心烦,张目(眼睛是经常打开的)不眠;甚则神昏谵语(说糊话),手足反现厥冷(手足远端发冷)。面红,唇、舌都红,苔厚或黄或白;脉洪大,或滑数有力。凡各种发热的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都可用甘寒清热之药,如白虎汤或凉膈散之类。


(2)若兼伤津液,则口舌兼干,舌苔干粗,甚则剥落,脉兼现虚象,洪数而芤(脉大,按到/中部0却是空的,很象摸到葱管)。上述为发热引起的失水症状,治宜益气生津,可以用白虎汤加人参汤或增液汤治之。


若发热,出汗并不突出,但出现消渴(喝水很多还是不能解渴),消谷善饥(吃的很多还是不能止饿),同时出现小便频数深黄,大便秘结,肌肉消瘦很快,脉弦数,为中消症。上述症状可见于糖尿病,治宜清热润燥养阴,如知母、石膏、玉竹、生地之类。


7.1.2 湿热

初起湿温发热不退,午后较甚,或身热足冷,汗出不能下达,脘闷,便溏不爽,色多深黄,或不大便,小便深黄不利;能稍进饮食而自己却无饥饿感觉。渴喜热饮,或喜冷而不能多饮,神识蒙混(迟钝模糊的现象),昏昏似睡而实际并未入睡;脉初濡后数,苔白或黄厚。上述症状是湿温由表入里的表现,治宜苦寒清热,初起微恶寒,宜藿香、佩兰、郁金、芦根、苡仁、滑石之类;重则如茵陈、栀子、大黄(茵陈蒿汤)之类。


有的并不一定发热而经常反复出现胃脘胀痛,或兼感脘内灼热,想吃冷的饮食。嗳腐、吞酸(嗳气有怪味,反酸至咽间为止,又必须吞回去),呕吐黄浊。以上是胃有郁热症状,治宜苦降,如用栀子、厚朴之类。


兼涉血分则牙龈肿痛,或糜烂出血,口臭,甚则呕出脓血;有的面色深黄,舌红,苔黄厚腻;脉甚则滑数。或发斑疹,如犀角地黄汤、化斑汤之类。


7.1.3 寒滞

此证或由暴饮暴食生冷、粘腻等物,阻滞上脘,以致胸脘突然胀痛,或由胃中素停寒湿,饮食不能很好消化,以致中脘经常闷胀作痛。口淡,不欲食,食后或午后更胀,饮食喜欢吃热的,如果吃了冷的立即感到闷痛发作或加重,呕吐痰水夹食物残渣。有的面色黄滞,舌苔白厚,有的脉迟不弱。治宜苦温消导,如用香砂平胃散和保和丸之类。


7.2 虚证

7.2.1 津液素虚

经常咽干、口燥,时欲冷饮而所饮不多;嘈杂善饥而不能多食,食物多喜清淡;有时也出现胃痛,但不反酸;以上是津液虚的表现;有时呃逆连声,其声高亢。甚则大便秘结特甚,每次进食必须立即吐出,形体瘦弱,面白,舌红,苔薄白或黄而干,甚则中心无苔,脉虚数,甚则细弦而数。以上是胃阴虚的表现,治宜养胃阴,如玉竹、麦冬、石斛之类。噎膈(幽门痉挛),增液汤亦可用。


7.2.2 虚气上逆

中脘痞闷,按之软(有的硬如薄板)而不痛;干嗳食臭(嗳出饭食的气味),并不反酸与呕吐;有的经常呃逆,其声不高。面黄消瘦,舌色近常,脉虚弦。治宜降逆益气,如旋覆花代赭汤之类。兼虚寒则中脘隐痛,时作时止,痛时喜按,有的中脘觉冷,喜得热熨,有的呕出涎沫亦觉清冷,甚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早晨吃的晚间吐出,晚间吃的早晨吐出),完谷不化,面色淡黄,唇、舌俱淡,脉沉弱。以上为幽门梗阻的症状,治宜温中理气,如用丁寇理中汤。


8.大肠病辨证

大肠功能主要为传导糟粕,因而它的主要症状为大便失常。不过大便失常的机理牵涉很广,并不专属大肠一腑的责任,现在只选择其发病以大肠为主要矛盾方面者,稍加申述,其余分见各脏腑,不宜重复。


8.1 实证

8.1.1 燥结

是由于燥热引起的大便秘结。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时干结困难,更重要的是腹中胀痛,甚至摸之有粪块,压之有些胀痛,不喜按,放屁(矢气)很臭。小便畅利,色黄,唇舌深红,苔焦黄,脉沉而有力。有些病人出现潮热,高声说胡话。少数患者虽然泻水黄臭,但具有上述症状,仍属燥结范围。治宜苦寒泄泻,如大黄、芒硝等药物。


8.1.2 湿热

多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一般表现为大便溏(粥样便,多*粘液)而不爽(便时粘腻不畅快),或先硬后溏,或泄泻较稀,它的颜色都比较深黄,小便深黄不利(量少,次数少),或二便都有灼热的感觉,腹胀脘闷,或有痛时。兼入血分则有的脓血杂下,里急后重。苔黄腻或白而干,脉濡或兼数。临床可用黄芩、黄连等苦寒药及苡仁、滑石等甘淡药以清热利湿。


此外入血分者还有先血后便,其色鲜红,为近血;有的*肿痛,患处血出点滴,或出血如箭,或肛痒糜烂水血粘腻。上述症状见于痔疮、肛裂等疾患。也属湿热范围。


8.1.3 寒滞

腹痛,肠鸣,泄泻酸馊,痛即欲便,便即痛减,不欲食。有的泄泻并不很重,但缠绵不已,欲畅泻而不易得,腹部觉胀,面色多黄滞,舌苔白厚,脉迟。上述症状见于伤食引起的消化不良,治用保和丸之类。


8.2 虚证

(1)津液未复

久热或泄泻之后,各种症状都已消失,饮食、睡眠都已接近常人,但出现大便不解、或较干结,腹部并无痛苦,这是肠内津液一 时尚 未恢复,用饮食调理数天,即可自愈。


(2)气虚下陷

久痢脓血清稀、暗淡,或所下多气,或脱肛难收,或兼腹痛喜按;甚则冷汗自出,手足清凉;面白,唇、舌暗淡,苔白润,脉虚濡,或较细弱,治宜温补固涩。


本文选自:姚荷生的《脏腑辨证》。

姚荷生:脏腑病证的要点

6.胆病辨证: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所以胆腑病变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很多症状不易分割。不过也有它的特点,例如胁痛一证,肝病很多下连小腹,胆病则只在中脘偏右肋缘下,总的情况肝病兼虚较多,胆病则实证较多,这与其它相表里的脏腑大致相同。 6.1 实证 6.1.1 火旺 口苦、咽干、眼花、耳鸣(声大),可以黄芩汤治...

姚荷生的人物简介

姚老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其精通伤寒之学,以辨证为本,上溯《内经》、《难经》,旁及诸家,更参以亲身临证之所得,发仲景未尽之意,对《伤寒论》理论与实践均有颇多阐发与创新,极好地发挥了《伤寒论》为临床诊断治疗学纲要的指导作用。其于中医教学,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也善于通过实践印证提升理...

姚荷生医学家姚荷生

他的教学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善于通过实践印证提升理论水平。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包括气化学说、脏腑经络统一基础、疾病分类与证候鉴别、活用经方、合方化裁,并能以六经理论指导温病方药的运用。他发表的论文论著为汇通中医辨证论治纲领,树立了重要的范例,产生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姚老不仅在学术...

姚荷生的人物生涯

姚荷生老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且医术高超的中医专家,他在诊疗过程中严格遵守规范,早年即对中医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他提出,中医诊断依赖于直觉感官收集患者的异常现象(信息),即所谓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证状,然后综合分析是否符合病因(包括六淫、七情、痰、水、瘀、...

姚荷生的人物生涯

姚老临证不仅经验丰富,医技高超,屡起沉疴,而且诊疗操作严格规范,早年就对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给出了精确的定义,提出:祖国医学限于历史条件,临床时全靠直觉感官收集患者病因干扰机体的异常现象(信息),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证状,综合分析其是否符合病因(包括六淫、...

中医的殊途同归——胡希恕与姚荷生

他的学术视野独特,不拘泥于传统经络脏腑理论,而是独创六经八纲辩证体系,主张从一般规律出发,寻求疾病的通用治疗方法,是中西医学交融的先驱。他的医术精湛,被刘渡舟先生赞誉为“药少而效宏”,这无疑是他医术高超的有力证明。而姚荷生先生,出身东南中医世家,其叔父姚国美声名远播。他27岁即独立行医,...

六经辨证和经络辩证的有什么异同?

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中医“三焦”你真的了解么?

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其认为三焦空有主持诸气之用而无具体形态。徐勇刚、魏晖在《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中认为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姚荷生、姚梅龄等在《三焦膜病辨治》 中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

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的辨证要点是 脏腑辨证要点 中经络与中脏腑的鉴别要点 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的鉴别要点是 中医五脏辨证要点 脏腑辨证总论是谁讲的 与气逆证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脏腑经络证候是什么病 脏腑辨证结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请问神舟笔记本售后问题,我是在x宝上买的准系统,要是坏了是不是随便去... 写出不 不 的成语三个。(简单的)。 做淘宝天猫客服兼职,是真的吗?还要押金 淘宝刷单兼职被骗了要怎样办 神舟电脑坏了怎么办? 不( )不( )(成语) 椭圆形的脸适合这个发型吗? 天猫店铺注册兼职是真的吗?可以做吗?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须知 2017年10月6号到2020年5月16号,一共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两种火龙果的减肥吃法值得一试 吃火龙果可以减肥吗 火龙果怎么吃减肥 如果要生二胎,你觉得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几岁最为“完美”? 歌词有讨丑我喜欢你 红皮猪如何治疗方法 谁知道硬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借鉴一下吗 江南Style MP3格式链接 QQ空间可用的 为什么我在百度MP3搜索“江南style”会什么都搜不出来?错误内容如下: 江南style歌曲链接,放在空间,怎么弄? 求Jayesslee 的江南Style,姐妹花吉他弹唱清新版的mp3 吃激素成满月脸 吃激素导致的满月脸多久可以消失 如何治疗激素引起的满月脸 早上练瑜伽,晚上跑步好吗 练瑜伽好?还是晨跑好 左心衰竭的表现有哪些? 宝宝脱水,盐水不肯喝怎么办 乳酸酸中毒简介 乳酸性酸中毒后遗症 人生不过三万天,借副皮囊而已,何必执念下一句 促甲状腺激素多少高是垂体瘤 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fsh偏高是什么原因 男性血清卵泡刺激素正常值是多少 膝盖内侧痛是不是患上了滑囊炎? 膝盖滑囊炎不做手术切除会有何后果? 膝盖滑囊炎能做什么运动? 拉稀时能不能拔火罐 hiv感染造成腹泻期间给肛门拔罐子要注意些什么? 腹泄三四年拔罐能治好吗 牙周萎缩牙龈退化怎么办 宝宝咳嗽了吃什么好? 有谁能帮忙提供meige综合症这种疾病的信息? 怎样练提臀 妊娠腹痛中医治疗 选好时间吃甜食能帮助减肥 请问吃排毒的药有没有减肥的效果 泪腺炎能好吗?慢性泪腺炎吃什么药 胃炎会引起打嗝吗? 医生我想问下,前几天开始腹泻,然后发烧,昨天下午一直打嗝到现在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