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句解第五十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2 17: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5:36
【原文】:
“笃信好学”,笃信不好学,不越为善人信士而已。“好德如好色”,好仁为甚矣;见过而内自讼,恶不仁而不使加乎其身,恶不仁为甚矣。学者不如是不足以成身,故孔子未见其人,必叹曰“已矣乎”,思之甚也。
【译注】:
诚实并且好学,诚实如果不善于学习,那么就不会成为善良守信用的人。爱好德行深厚的人就好像爱慕异性一样,这就是爱好仁德的极致(将德行放在第一位,就能达到最高的道);看到自己有了过失并且能够内心反省忏悔,厌恶不仁爱的人而不使这样的行为在自己身上发生,这就是厌恶不仁爱的人到达的极致(能看到并且远离不仁爱,并且不让自己有不仁爱的言行,这就是道)。学习道德的人如果不能这样做就不足以用道来立身安命,所以孔子见不到这样具有仁爱思想的人,一定会感叹的说道德没有了吗,这是他太思念有仁爱道德之人的缘故了(这是一个准则,需要遵从)。
【原文】:
孙其志于仁则得仁,孙其志于义则得义,惟其敏而已。
【译注】:
如果有志于获取仁爱之心那么就会获得,如果有志于获取正义的行为那么也会获得,这就在于自己心性是否真诚敏捷的原因(真诚心很重要,能获得天的德能)。
【原文】:
博文约礼,由至著入至简,故可使不得叛而去。温故知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德,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缘旧所见闻而察来,皆其义也。
【译注】:
广学多问并且善用礼仪规范自己,从最显著的道理到达最清明的境界,所以能够使用天的德能并且永远不会背叛天的德能(君子修养的境界,不离天性)。温习旧的知识最后得到新的知识,经常能认识自己以前说的话、做的事那么这样就在不断的继续善的德行,相续当中的善业在不断增长不会断绝,想到以前没有做到的现在做到了,想到以前的见闻今天观察的更微细了,这样做都是在涵养善的行为(善心就是善于观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中正之道,善行就是从来不会违背中道)。
【原文】:
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译注】:
善于责备自己的人应当知道天下国家没有不存在错误的道理,所以学习达到了不怨人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学习的极致(对于历史不怨,对于人也不怨,只是改正自己,就是在做善业)。
【原文】:
闻而不疑则传言之,见而不殆则学行之,中人之德也。闻斯行,好学之徒也;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世有不知而作者”,盖凿也,妄也,夫子所不敢也,故曰“我无是也”。
【译注】:
听到了但是不产生疑惑那么就可以传播这样的道理,看见了但是不会停止那么就会学习他的这种行为,这就是中正之人拥有的德行(不疑惑也不停止的学习,就是圣贤所走的路)。听到他的行为,这也是善于学习的结果;看见了并且了解了他的善行但是没有向他学习,那就是还没有完全了解的缘故(善行首先是自己要践行要了解,才能学习他人的善行)。世间有不知道道但是却行道的人吗,这大概是空说,妄语吧,孔子是不敢这样做的,所以才说我不是这样的人(只有知道才会行道,所以一定要广学多闻,谦虚谨慎)。
【原文】:
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
【译注】:
以自己的能知能见心去请教不能知不能见的人,这是以低心待人,以自己的多闻多见去请教少闻少见的人,这也是心不离一切人,平等看待一切人,以汲取他人的善行智慧来补充自己的不足,这种仁爱之人总是隐藏着难以见到(将自己看的很低,总是能发现他人的善的一面并进而学习,这就是真正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