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宋首富天下,却受制于游牧民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6 10:0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4
唐强宋富,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学生常问起,既然宋朝比唐还富裕,人口也要多得多,且在宋代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的兴起,使宋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那么,为什么富裕了的宋朝,反而强盛不起来呢?
也许,宋代的建筑可以给我们提供某种答案。
宋代建筑艺术,较之汉唐,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这是中国建筑最大的一次转型,它由汉唐的雄浑质朴、宏伟大气,转变为宋代的柔丽纤巧、清雅飘逸。最具特征的是,宋代建筑挑檐,不似汉唐的沉实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而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这其实较集中体现出了宋代建筑的风格。
这显然是一种世俗化亦贵族化的表现。而这,可以说是受到唐代晚期市民社会的兴起,及至到宋代,整个社会的市井化、商业化的影响。南宋年间,偏安的国都临安,人口逾百万,但皇族与官吏竟占全城总人口的1/4弱,他们大都是北宋的王公贵戚南下而来的,于是,一般花天酒地,夜夜笙歌。这一来,刺激了城市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人口,他们也占去人口的近1/4。酒肆、歌馆、青楼,以及小摊贩,可谓夜以继日,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骄奢淫逸,醉生梦死。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空前繁荣,靠近临安的泉州,一跃为中国第一大港,虽说只红火南宋元初一段,却也可见宋代商贸之昌盛。因此,宋代建筑,正是适应了这种贵族化了的市民社会的生活,食不厌精,寝不厌软,住也就更追求精美、精细与精致了。
北宋之汴梁、南宋之临安,都形成了官民杂处、商民相间的住宅格局,外城更按商业自然发展而形成了街道,古制的里坊为此瓦解而商业街、夜市出现并兴盛,也就使建筑变得灵活、顺势并富于享乐的世俗意味。园林艺术也在宋代臻于完美。
耽于享受、疏于治国,外弱而内敛,今朝有酒今朝醉,社会的颓风,不可因高度的富裕而冲淡,反而只会更不可救药,以为能赔给人家几万万两银子、几万匹丝绸,便足以买来平安,照旧可以灯红酒绿,颠鸾倒凤。结果呢,多么美轮美奂的建筑,多么富足的粮仓,也敌不过人家的铁蹄!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不管他这一描述是否准确,但是,当时的中国城市,如泉州、广州等,的确已是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了,其城市格局,理所当然属商业性而非行政性的,这一来,城市建筑的品格,也就走出了汉唐大一统的模式而出现了新的转换。平心而论,这种转换,在建筑艺术上无疑也是一种发展与进步,所以,宋代的各类建筑都很发达,尽管没汉唐的大气,却在艺术上,也包括技术上,都有相当高的造诣,更贴近人的世俗生活,宋代之“繁华一梦”,都可以从宋城、宋代建筑中看出来。过于艺术化、梦幻化,是否会因此轻飘起来而失重呢?但责任并不在艺术,也不可归咎于梦幻。
马可·波罗是元代来到中国游历的,他笔下的城市,自然是宋代留下来的繁华、富裕,以致他认为自己到了天堂,甚至他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误译为苏州为“地上的城市”,杭州为“天上的城市”。杭州的民宅,也“建筑华丽、雕梁画栋”;西湖的亭台楼阁,与游艇画舫,相映成趣,让人赏心悦目……光他这些描绘,对于已亡国了的宋朝遗民,当是怎样的一种讽喻——也许,这可以回答文前学生的问题了。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参考资料:www.tom.com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4
之前的回答可能都是宋朝过于集权、崇尚文官治国、军事保守等,我个人认为,宋朝是官僚主义、机构臃肿和奸臣亡国。
宋朝本身脱胎于五代,**深受唐末节度使割据影响,宋朝表面上强调集权,军事*统一步伐都是通过太祖、太宗两个马上皇帝连年征战加速度取得的,这里本身就隐含了政权不稳固的风险,后代几个皇帝片面强调解除地方兵权,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迟钝保守,地方官吏甚至连百名以上的士兵都调动不动,要经烦琐的呈报审批手续,游牧民族短频快的打法当然行之有效。
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倍出的时代,这可能跟宋朝皇帝个人素质都不高有关。宋朝仅出了岳飞、梁世忠、宗泽等有限的几个武官,文官上缺乏大才能者。王安石和司马光个人素质都是不错的,可惜为了政见弄得头破血流。苏轼没当过太大的官职,只能赤壁怀古。范仲淹到算得上是中兴之臣,但也郁郁不得志。除了秦桧、高俅,后来南宋王朝更是出了贾世道等大奸臣,国家焉能不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5
北宋承五代之余叙,燕云十六州尽失,大河以北,无险可守;而产马之地,无非北与西,北既付之与辽,西又失之于夏,所谓步队不能当马队,南马不能当西马,辽军铁骑,一日一夜可以到黄河边,三日就可以威胁汴梁,来去无踪,既不能战,又不可守,无以应敌,一也;(按:北宋非不知此节也,然而当时关中残破、洛阳衰败,取汴梁为都,是为了节省漕运,纵然如此,漕运仍然消耗了北宋十分之一的国力)
辽、夏、金有夫皆兵,兵士之锐、弓弩之劲、甲胄之精,宋军不能及,此二也;
有宋一代,惩晚唐五代骄兵悍将之弊,压抑武将权力,行军用兵之际,不是派监军,就是授图用兵,将领不得自专,战阵之际,千变万化,宋军*墨守陈规,纵有名将,亦不得用,安得不败?此三也;
宋代特优文人,却造成冗官甚多,无险可守而外敌当前,只能多养兵,承平日久,军士不用,反而造成冗兵甚多,虚耗国力,此四也。
又及,所谓宋富者,亦是虚胖,盖因其聚敛民间、地方,远甚于汉、唐。宋代财富藏于宫室,故有强干弱枝之功效,却也使得中枢一失,四肢皆不能守。唐代安史之乱,两京皆失,而能规复,张巡以绥阳一城,可以坚守年余,渊蔽江淮;宋代则斡离不袭取汴梁,勤王师*为,各城皆不可守,此故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5
在几千年历史中,华夏富甲天下的朝代不只宋朝,而富甲天下但又受制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也不仅仅是宋朝。自西周以降,也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以后,中国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真正处于胜利一方的,也只有汉武帝时期。
可能别人的回答,都是围绕着宋朝过于集权的*、军事组织制度来论述的,才不会让你满意。我认为,内因是一方面,而北方游牧民族强悍、好战、野蛮的特性,才是中原屡屡被北方民族打败的原因。毕竟,他们天生就是靠掠夺过生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7:46
其他民族势力的发展
游牧民族的自身优势
落后战胜先进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