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吴用和卢俊义的性格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3 10:1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2:44
卢俊义的性格.
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卢俊义就是这句话的典型代表,他这种性格既让他成为一名骁勇的战将,又多次由于对自己的盲目自信而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首先说他这种性格的好处,在战斗中,不管如何危险的境地,卢员外几乎没有低头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时战大辽的时候,一次卢员外中了敌人的计,使得他的部队被从中间断开,他本人也被包围在了敌军之中,大辽四员大将一起来取卢俊义的人头,我看到这的时候很为卢员外担心,没想到卢俊义真的是无比强悍,抖擞精神秒杀一员大将,其他三个大将也被卢俊义的武艺惊呆了,落荒而逃,在初上梁山与众好汉进行车轮战时也体现出他的武艺和勇猛。
但他过于迷信自己的武艺不可战胜,当初他在被劝到有可能是梁山的草寇赚他上山时,他立刻显示出一丝轻蔑,以为梁山的那帮垃圾能把我卢俊义怎么样,结果吃了大亏,后来也有一次出兵之前燕青曾提醒卢俊义不亲自出马很危险,但卢俊义依仗个人武艺超群,只当耳旁风,要不是小乙哥智勇双全,卢大员外的这条名就没了。
卢俊义的这种骄傲不象李逵之流的那么张狂,但的确是发自内心的而且是超强的自信(李逵那中人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其实一旦被人家焦挺摔了两跤马上没脾气了),从武将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很优秀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武力的发挥,但从统帅的角度来讲,又是一种隐患。
吴用
他机智、敏锐、忠诚,生为梁山兄弟谋福利,死为带头大哥作邻居,忠义双全,千古文人典范!
吴用:《水浒〉版的诸葛亮
在中国历史上,有争夺帝位不外两种人,一是豪族,如杨坚、李世民等是。二是流氓,如刘邦、朱元璋等是。
此盖豪族有所凭借,便于取得权力,流氓无所顾忌,勇于冒险。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十几个开国君主连带他们的从龙将佐,有过偷鸡摸狗放火打劫贩私盐前科的可说是比比皆是,那时真称得上是流氓的黄金时代。
那么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这为数不少的流氓成了气候,而同样没有背景的文人却不行?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些有担当的流氓不象文人,满脑子忠孝节义,性格保守,行事又寒酸可厌,他们豪爽豁达,敢于铤而走险,所以天下大乱时往往能应运而起。他们害怕事情不成,灭他们的族,于是,历史重任便落在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流氓身上。
文人也不是没有梦想,但他们的梦想是最上者为帝王师,退而求其次为帝王友,再退而求其次为帝王臣,他们称不了王,只能为佐贰,但他们也很重要,他们无胆也无力去独力破坏,但出谋划策及建设新秩序却也离不开他们,所以历代聪明的流氓也懂得礼贤下士那一套,需要文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扮演重要角色。
吴用,其实是水泊梁山最有用的人。水泊梁山这个鱼龙混杂的反*武装,吴用坐不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他个人的威望不及原东溪村的准*头子托塔天王晁盖,更不及名动江湖的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宋江,靠他个人的号召力是不足以缔造梁山泊的,但是可有一样,梁山大寨可以没有白胜,没有王矮虎,甚至鲁智深、武松或关胜、秦明、呼延灼中少一个也无妨,但是不能没有吴用。
吴用在水浒世界里是智慧的化身,地位近于诸葛亮,重要性近于诸葛亮,在一般民众的心中,他其实就是水浒版的诸葛亮吧?
但在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里,《水浒》中的吴用能否比得上《三国》中的诸葛亮?恐怕不能。也许还可以说,是远远比不上。
首先应说吴用的智慧,感觉上不及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吴用跟诸葛亮较量过,输给了诸葛亮,而是说《水浒传》对谋略的描写相对来说是简单化的。
《三国演义》展现出的是一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历史大动荡时代。除了诸葛亮用兵如神以外,还有很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谋之士,如郭嘉,如周瑜,如庞统,如司马懿,等等,等等,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就是在和杰出对手的碰撞中闪出耀眼的光华的,双方对对方的用兵方略和决策心理展开一层层军事反推,最后诸葛亮在智慧的较量中技胜一筹,使对手落入彀中,这样充满了深刻的辨证法和对策论思想。但是这样精彩的谋略描写《水浒》中显然没有。
水浒世界里的吴用是全无对手的。这句话的意思还不是说对手都不及他,而是说扮演他的对手角色的人根本就没有,只要他竖起两个指头,说出一番计谋,对手保证就会乖乖上套,听凭梁山人马痛揍,这也未免太简单化了,很难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吴用的计谋中真正可圈可点的大概也只有智取生辰纲吧?
吴用谋略的品位也远不及诸葛亮,行事时常不择手段。为了*朱仝上山,竟和宋江定下计策,让李逵活活劈死四岁的小衙内。这手段正与宋江屠灭一村来*反秦明相似,残忍毒辣全无人性;又如为了强拉卢俊义上山,就去骗卢俊义题反诗,又对卢的管家李固谎称卢已立意上山造反,嗾使李固去出首,险险害了卢俊义的性命,这恐怕也只能用阴险二字形容。总之,吴用使的尽是些典型的流寇手段,能成什么气候?
吴用的品位低于诸葛亮。在《三国》中,诸葛亮一方面是智慧的化身,但同时,他还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天命的悲剧英雄。而这些正是《水浒》中的吴用,以及后来作品中的徐懋功、刘伯温这一军师系列形象所没有的。
因此可以说,《水浒》中的吴用,虽是个重要角色,但只能看作一个单向度的类型人物。
参考资料:http://www.lyinfo.net.cn/book/gdwx/gdxs/shuihuz/shrenwu.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2:45
吴用
排 名:坐第3把交椅。
籍 贯:郓城(今山东省-郓城县)。
绰 号:智多星。
星 号:天机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乡学先生、知识分子。
上山原因:在晁盖的率领下,设计劫取生辰纲后,造反上山。
梁山职务:机密军师。
武 器:八门玄机链,孔明宴传羽扇。
必杀技:八门金锁阵,银河万丈冲。
特殊技:移天换日,河洛璇玑。
主要事迹: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结 局:征辽、平方腊后,朝廷封其为武胜军承宣使。闻宋江死后,缢死在宋江墓前。
被誉为梁山上第一军师兼“智多星”,土匪窝里的光荣称号。一般人的观念里,这人是诸葛孔明一流的人物,原著中也敢写到,谋略敢欺诸葛亮。估计这是作者在臭他啊!嘿嘿,其实呢,他也有一个小名挺贴切的,叫吴学究,怎耐一个“学究”了得,也挺人寻味。诸与吴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吴某人是自愿上山人之代表。说真的,对和晁天王抢生辰纲的这几个我是统统的不喜欢。吴某人,仅仅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穷书生,落魄到在东溪村教娃娃们念书。由于那个地方是农村,穷的叮咚响,村里的人自然把他捧的比天高,一群不识字的人称他为“学究”。干嘛,干嘛,我这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不过,好感觉时间不长,穷就是穷,我过够穷日子了。我要富,富了有肉吃、有酒喝,还可以娶媳妇,怎么办?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有办法了,就是抢“银行”。哈哈,不是真银行,是有钱的人。他邪念一生,就联合晁盖等一群人,还真的成功了,谁叫杨志领了一群小笨蛋,连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挺差。一次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抢劫成功了,我们也终于可以成为大王了,花不完,可以慢慢用。不过,现实好像比理想要差一样,偷钱后钱怎么花??我的心怎么如此之不踏实?
吴用是一个并不怎么高明的阴谋家。罢了,上梁山吧,那样还可以睡个安稳觉。没有什么大的抱负,我知道自己比不上人家诸葛亮,但是我推行的“替天行道”理论,可以建立一支“敢死队”。在他们的保护之下,我的人身安全还是可以保障的。于是乎,他拥护智商并不是特别高的晁盖做老大,后来又拥护宋江做老大。吴用的计谋在他伪造蔡京家书一事中,体现了他的造假技术。换成是现在,估计他要造假币。试想,黄文炳这个三脚猫小子都发现书信的破绽,吴用却等戴宗走了很长时间后,才想起来信中的不足之处,真是事后369啊。吴用的计谋败点在擒高俅一事中也体现较深。死高太尉,撒了个小小的谎,就把这一谋士骗的溜溜转,可见其智商太一般了。招安心切的宋江还聪明点,找个聪明人萧让一起跟着去京城。吴用这时马后炮打响,怕一个不够用,又让乐和也去了。不过,这个最会放屁保护自己,高俅前脚走,他后就吹, “我年这个人此人,面相不好,是个见好处忘义的人。”晕!老大你不早说,宋江心里肯定这样想。
吴用的性格软弱,阴性有余、阳光不足。有时候,吴用也是一个好的参谋,但没有力挽狂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胸襟。在招安之初,征方腊之前,朝廷由于怕宋江等人再次造反,没有给这群土匪封官,还*人身自由。这进修,大家都有造反的心里,只有于老大宋江不敢,所以大家没有再反。这时时张横等好多人对吴用说,“朝廷是没有信用的,意思是让我们人心散开。你要拿个主意,和哥哥商量,咱们杀进东京也行,也可以回去继续打劫。”在这重要时刻,他挺不起头,有必要以死相谏啊,他的不挺头,连累大家都受累,真是很不好玩啊。他还不要脸的说,“老大肯定不愿意的,他不愿意大家枉费了力,我可不敢自主张”这些滑头话,吴用不费力气说了出来。一个明白人,恰恰不知道君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古训。实际上,兵谏也可以,*宋江反,一群人重新打天下。
吴用的结局是以悲收场。他本可以出家,或者的隐居起来,但是最后自缢而死的结局又真是让人郁闷、郁闷!其实,吴用和宋江是有区别的,宋江只是为了招安目标,不顾兄弟们死活。而吴用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兄弟们的感觉也还是有的,虽然滑了些。
吴用名字可读为“无用”,令人深思,感叹!
卢俊义
卢俊义本是大名府里一富户,因他“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如天神”,故有“玉麒麟”之美誉。卢俊义之所以“名震河北”,在于他“棍棒天下无对”,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王望如批《水浒》,指责卢俊义不该有福不享,“无端好使*棒,名震京师”,结果被*上梁山做了“强盗”。其实,卢俊义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当时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频仍,北方的金国、辽国虎视眈眈,对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宋朝历来重视“文治”不重“武功”,加之朝廷*,贪官遍地,国家积贫积弱,“猛士”奇缺。在此背景下,卢俊义虽身不入官籍,仅是一个在野的“员外”,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练就一身武艺,为的是“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这是多么可贵的爱国精神!
然而,卢俊义是不幸的,尽管他名震京师,宋王朝却偏偏不用他。在一个充斥着贪官污吏的朝廷里,是断断容不得有真才实学的刚直之士的。所以,多年来,卢俊义仍是一个“员外”。若不是宋江、吴用发现了他而赚他上山入伙,卢俊义空抱一身武艺、毕生才学和满腔报国热忱终老城里也未可知。李卓吾先生认为:“宋江、吴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强盗!最可恨是赚玉麒麟上山也。”殊不知,施耐庵大写 “吴用智赚玉麒麟”,正是对*不堪的宋王朝的极为辛辣的嘲弄的讽刺!正当国家用人之际,代表国家的宋朝廷有雄才偏偏不用,在知人善任方面反不如占山为王的“强盗”!
宋江与僧闲话,听得卢俊义的大名,道:“梁山泊若得此人时,何怕官军缉捕?岂愁兵马来临?”这是何等的气度!相形之下,东京城里的那群尸位素餐的王侯将相以及大名府那个“裙带”留守梁中书真是“狗也不值”了。
卢俊义中了吴用的计谋后被赚上梁山,誓死不愿落草,他说;“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可见他的正统思想还是很重的,虽然“大宋”并没把他看到眼里,他却对“大宋”一往情深。宋江闻言大受感动,便不再勉强。不料,卢俊义回到家后,却被梁中书逮捕了。梁留守宁信小人李固的诬陷,也不信英雄卢俊义的申辩,硬是将卢俊义屈打成招,判处死刑。将一个本应为己所用的忠臣义士推给了敌人,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相比之下,宋江的最可贵处,在于对招揽上山的英雄豪杰放手使用,使之有用武之地。卢俊义被梁山好汉救上山后不久,宋江便让他坐了第二把交椅,在后来的几次大战役中,卢俊义独当一面,成了宋江的得力助手。所以,后来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佞认为:“先对付了卢俊义,便是绝了宋江一只臂膊。这人十分英勇,若先对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变了事,倒惹出一场不好。”可怜玉麒麟,终为奸贼所害。
卢俊义,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周佟的徒弟,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善使矛。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告到大名府梁中书那里。卢屈打成招,被打入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2:45
吴用,其实是水泊梁山最有用的人。水泊梁山这个鱼龙混杂的反*武装,吴用坐不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他个人的威望不及原东溪村的准*头子托塔天王晁盖,更不及名动江湖的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宋江,靠他个人的号召力是不足以缔造梁山泊的,但是可有一样,梁山大寨可以没有白胜,没有王矮虎,甚至鲁智深、武松或关胜、秦明、呼延灼中少一个也无妨,但是不能没有吴用。
吴用在水浒世界里是智慧的化身,地位近于诸葛亮,重要性近于诸葛亮,在一般民众的心中,他其实就是水浒版的诸葛亮吧?
但在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里,《水浒》中的吴用能否比得上《三国》中的诸葛亮?恐怕不能。也许还可以说,是远远比不上。
首先应说吴用的智慧,感觉上不及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吴用跟诸葛亮较量过,输给了诸葛亮,而是说《水浒传》对谋略的描写相对来说是简单化的。
《三国演义》展现出的是一个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历史大动荡时代。除了诸葛亮用兵如神以外,还有很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谋之士,如郭嘉,如周瑜,如庞统,如司马懿,等等,等等,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就是在和杰出对手的碰撞中闪出耀眼的光华的,双方对对方的用兵方略和决策心理展开一层层军事反推,最后诸葛亮在智慧的较量中技胜一筹,使对手落入彀中,这样充满了深刻的辨证法和对策论思想。但是这样精彩的谋略描写《水浒》中显然没有。
水浒世界里的吴用是全无对手的。这句话的意思还不是说对手都不及他,而是说扮演他的对手角色的人根本就没有,只要他竖起两个指头,说出一番计谋,对手保证就会乖乖上套,听凭梁山人马痛揍,这也未免太简单化了,很难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吴用的计谋中真正可圈可点的大概也只有智取生辰纲吧?
吴用谋略的品位也远不及诸葛亮,行事时常不择手段。为了*朱仝上山,竟和宋江定下计策,让李逵活活劈死四岁的小衙内。这手段正与宋江屠灭一村来*反秦明相似,残忍毒辣全无人性;又如为了强拉卢俊义上山,就去骗卢俊义题反诗,又对卢的管家李固谎称卢已立意上山造反,嗾使李固去出首,险险害了卢俊义的性命,这恐怕也只能用阴险二字形容。总之,吴用使的尽是些典型的流寇手段,能成什么气候?
吴用的品位低于诸葛亮。在《三国》中,诸葛亮一方面是智慧的化身,但同时,他还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天命的悲剧英雄。而这些正是《水浒》中的吴用,以及后来作品中的徐懋功、刘伯温这一军师系列形象所没有的。
因此可以说,《水浒》中的吴用,虽是个重要角色,但只能看作一个单向度的类型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2:46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
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西门庆在这里被作者描写的简直是“臭不可闻”,几乎上谁看完都痛骂他一两句,这能体现作者是多么的会描写人物啊!
《水浒传》读书笔记(四)--卖刀汴京城
杨志盘缠用尽,只得将宝刀卖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题诗浔阳楼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本集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环节。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诗罢了。而正是有了这一集,才能更好的衬托出下一集截法场的情景来。用宋江题诗被抓着一段来衬托出后面截法场的情景。的确,用宋江题诗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让你说不出什么,二还可以把他们截法场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觉得这集好。
水浒传》一*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后感